眼科手术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00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器械,包括:外管套;内管体;握持手柄,该握持手柄安装在外管套的后端,握持手柄内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一前限位面和第一后限位面;按压手柄,按压手柄具有伸入所述容纳槽内的伸入端;滑动件,滑动件设置在容纳槽内,滑动件设置有前作用面、后作用面、第二前限位面和第二后限位面,前作用面用于向前推动内管体,伸入端止抵后作用面,滑动件滑动至前侧时,第一前限位面与第二前限位面限位配合;滑动件滑动至后侧时,第一后限位面和第二后限位面限位配合。由此,可以实现滑动件在容纳槽的前后限位,这样能够避免按压手柄磨损及卡顿的问题,便于操作,并能延长按压手柄的使用寿命。

Ophthalmic surgical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科手术器械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眼科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在眼科手术中,经常需要通过手术器械对眼部组织(如动脉、眼直肌或静脉阻塞等)进行钩取、剪切等操作。此外,在视网膜假体植入手术时,还需要通过固定钉将植入体的电极阵列钉入视网膜表面。在这些眼科手术中,由于眼内空间极小,因此通常采用包括内管体及外管套结构的手术器械。这类手术器械的内管体能相对于外管套伸缩移动,并在内管体的前端设置能进行钩取、剪切及钉入的手术工作端,外管套与握持手柄连接,并在握持手柄上设置有按压手柄,通过按压手柄的压下或放开,实现内管体相对于外管套的前进或后退。但是按压手柄与握持手柄之间的配合结构不佳,极易导致按压手柄在受力过程中磨损,且容易导致在后止点复位时卡顿,影响手术时医生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眼科手术器械,该眼科手术器械可以避免按压手柄的磨损,而且可以使得按压手柄复位顺畅,便于手术顺利进行。根据本技术的眼科手术器械,包括:外管套,所述外管套内形成有轴向的中空通道;内管体,所述内管体设置在所述中空通道内且相对所述外管套可轴向移动;握持手柄,所述握持手柄安装在所述外管套的后端,所述握持手柄内设置有朝前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一前限位面和第一后限位面;按压手柄,所述按压手柄设置在所述握持手柄上且具有伸入所述容纳槽内的伸入端;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相对所述握持手柄可轴向移动,所述滑动件设置有前作用面、后作用面、第二前限位面和第二后限位面,所述前作用面用于向前推动所述内管体,所述伸入端止抵所述后作用面,所述滑动件滑动至前侧时,所述第一前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前限位面限位配合;所述滑动件滑动至后侧时,所述第一后限位面和所述第二后限位面限位配合;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外管套内且用于推动所述内管体向后复位。由此,通过在滑动件上和容纳槽内设置相互配合的前限位面和后限位面,可以实现滑动件在容纳槽的前后限位,这样能够避免按压手柄磨损的问题,能够延长按压手柄的使用寿命,以及可以保证按压手柄和握持手柄的配合可靠性。另外,在按压手柄复位时,通过后限位面的止抵,可以避免出现卡顿的现象,保证按压手柄的复位顺畅性,从而可以便于医生操作,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位于所述第二槽段的前侧,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为所述第一前限位面;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柱段和第二柱段,所述第一柱段位于所述第二柱段的前侧,所述第一柱段设置在所述第一槽段内,所述第二柱段设置在所述第二槽段内,所述第一柱段的前端面为所述前作用面,所述第一柱段和所述第二柱段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为所述第二前限位面,所述第二柱段的后端面的一部分为所述后作用面。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为所述第一后限位面;所述第二柱段的后端面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后作用面,所述滑动件还包括:第三柱段,所述第三柱段的横截面为半圆状,所述第三柱段从所述第二部分向后延伸,所述第三柱段的后端面为所述第二后限位面。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槽段和/或所述第二槽段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柱段和/或所述第二柱段设置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握持手柄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前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管套的后端且内部中空;手柄体,所述手柄体的前端安装在所述连接体的后端且相对所述连接体可转动,所述手柄体的前端封闭所述连接体的后端以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手柄体的外表面为握持区域。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体的后端和所述手柄体的前端之间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设置有径向的插销;或所述连接体的后端和所述手柄体的前端之间设置有过盈配合的两个半圆体。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眼科手术器械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外管套内且垫设在所述内管体的后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管体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外管套的内表面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件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管体的前端为持钉端,所述持钉端适于使得夹持的固定钉轴线相对所述内管体的轴线倾斜,所述外管套的前端面构造为斜面,以适于止抵所述固定钉。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管体的前端为设置有持钉槽的持钉端;或所述内管体的前端为设置有两个夹头的持钉端;或所述内管体的前端为剪刀;或所述内管体的前端为钩状的镊子。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眼科手术器械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眼科手术器械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眼科手术器械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眼科手术器械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内管体的持钉端夹持固定钉的立体图;图8是内管体的持钉端夹持固定钉的侧视图;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眼科手术器械将固定钉送入眼球内部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持钉端松开固定钉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端部为镊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端部为剪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眼科手术器械100;外管套10;中空通道11;导向槽12;斜面13;内管体20;导向件21;持钉槽22;夹头23;握持手柄30;连接体31;手柄体32;容纳槽33;第一前限位面34;第一后限位面35;第一槽段36;第二槽段37;转动销38;按压手柄40;伸入端41;滑动件50;前作用面51;后作用面52;第二前限位面53;第二后限位面54;第一柱段55;第二柱段56;第三柱段57;第二导向面58;复位件60;垫圈70;固定钉200;电极阵列300;视网膜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眼科手术器械100,其中,眼科手术器械100可以为进行视网膜假体植入手术的持钉器,也可以是对眼部组织(如动脉、眼直肌或静脉阻塞等)进行钩取的钩取器或剪切的剪切器。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管套,所述外管套内形成有轴向的中空通道;/n内管体,所述内管体设置在所述中空通道内且相对所述外管套可轴向移动;/n握持手柄,所述握持手柄安装在所述外管套的后端,所述握持手柄内设置有朝前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一前限位面和第一后限位面;/n按压手柄,所述按压手柄设置在所述握持手柄上且具有伸入所述容纳槽内的伸入端;/n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相对所述握持手柄可轴向移动,所述滑动件设置有前作用面、后作用面、第二前限位面和第二后限位面,所述前作用面用于向前推动所述内管体,所述伸入端止抵所述后作用面,所述滑动件滑动至前侧时,所述第一前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前限位面限位配合;所述滑动件滑动至后侧时,所述第一后限位面和所述第二后限位面限位配合;/n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外管套内且用于推动所述内管体向后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套,所述外管套内形成有轴向的中空通道;
内管体,所述内管体设置在所述中空通道内且相对所述外管套可轴向移动;
握持手柄,所述握持手柄安装在所述外管套的后端,所述握持手柄内设置有朝前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一前限位面和第一后限位面;
按压手柄,所述按压手柄设置在所述握持手柄上且具有伸入所述容纳槽内的伸入端;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相对所述握持手柄可轴向移动,所述滑动件设置有前作用面、后作用面、第二前限位面和第二后限位面,所述前作用面用于向前推动所述内管体,所述伸入端止抵所述后作用面,所述滑动件滑动至前侧时,所述第一前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前限位面限位配合;所述滑动件滑动至后侧时,所述第一后限位面和所述第二后限位面限位配合;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外管套内且用于推动所述内管体向后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位于所述第二槽段的前侧,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为所述第一前限位面;
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柱段和第二柱段,所述第一柱段位于所述第二柱段的前侧,所述第一柱段设置在所述第一槽段内,所述第二柱段设置在所述第二槽段内,所述第一柱段的前端面为所述前作用面,所述第一柱段和所述第二柱段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为所述第二前限位面,所述第二柱段的后端面的一部分为所述后作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为所述第一后限位面;
所述第二柱段的后端面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后作用面,所述滑动件还包括:第三柱段,所述第三柱段的横截面为半圆状,所述第三柱段从所述第二部分向后延伸,所述第三柱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聿昌庞长林潘伟维曾维波
申请(专利权)人: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