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基于SiC的保护器件的结构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986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题为“用于基于SiC的保护器件的结构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器件,所述器件可以包括形成在SiC衬底内的P‑N二极管。所述器件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SiC衬底内的N型区、形成在所述N型区的上部部分中的P型区;以及注入的N型层,所述注入的N型层设置在所述P型区和所述N型区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基于SiC的保护器件的结构和方法
关于联邦资助研究的声明本专利技术是根据国防部授予的W911NF-15-2-0088号合同在政府支持下完成的。政府对这项专利技术有一定的权利。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整体涉及保护器件,特别地涉及基于SiC的TVS二极管。
技术介绍
瞬态电压抑制器(TVS)二极管是设计成保护电子电路免受电压瞬变的影响的保护二极管。电压瞬变是具有短持续时间的电能中的浪涌。在正常操作期间,TVS二极管设计成使泄漏电流和电容最小化。在电压瞬变期间,TVS二极管操作被触发,以安全地释放浪涌电流。TVS二极管的峰值功率(PP)针对不同的脉冲宽度(td)进行表征,并且在产品数据表中报告。市售TVS二极管基于硅(Si)技术。SiTVS二极管设计有不同的击穿电压和额定功率,以满足不同应用的保护需求。对于给定的击穿电压,TVS二极管的峰值功率额定值通过增加管芯尺寸而增加。管芯尺寸较大的TVS二极管具有较高的电流处理能力,因此具有较高的峰值功率额定值。对于一些应用,TVS二极管预计在高环境温度下操作。在高温下,SiTVS二极管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器件,包括:/nP-N二极管,所述P-N二极管形成在SiC衬底内,并且包括:/nN型区,所述N型区形成在所述SiC衬底内;/nP型区,所述P型区形成在所述N型区的上部部分中;和/n注入的N型层,所述注入的N型层设置在所述P型区和所述N型区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5 US 16/121,9161.一种器件,包括:
P-N二极管,所述P-N二极管形成在SiC衬底内,并且包括:
N型区,所述N型区形成在所述SiC衬底内;
P型区,所述P型区形成在所述N型区的上部部分中;和
注入的N型层,所述注入的N型层设置在所述P型区和所述N型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N型区包括:
体衬底区,所述体衬底区具有第一掺杂水平;和
外延SiC层,所述外延SiC层设置在所述体衬底区和所述注入的N型层之间,并且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掺杂水平的第二掺杂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件,还包括结终端扩展区(JTE区),所述JTE区设置在所述外延SiC层内,围绕所述P型区,并且与所述外延SiC层的一部分形成界面区,其中所述P型区包括第一P掺杂水平,所述JTE区包括具有小于所述第一P掺杂水平的第二P掺杂水平的P型掺杂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还包括结终端扩展区(JTE区),所述JTE区设置在所述P型区周围,并且与所述N型区形成界面区,其中所述P型区包括第一P掺杂水平,所述JTE区包括具有小于所述第一P掺杂水平的第二P掺杂水平的P型掺杂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P型区包括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第一距离,其中所述注入的N型层沿着所述下表面延伸小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P型区包括下表面,其中所述注入的N型层沿着所述下表面延伸,并且与所述结终端扩展区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包括大于20V且小于650V的击穿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N型区包括体衬底区,其中所述注入的N型层形成在所述体衬底区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P-N二极管包括大于20V且小于100V的击穿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还包括:
阳极触点,所述阳极触点设置在所述P型区上;和
背面触点,所述背面触点设置在所述SiC衬底的背表面上,与所述N型区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器件,还包括:
场氧化物区,所述场氧化物区在所述P型区上方限定窗口;
金属层结构,所述金属层结构设置成与所述阳极触点接触;
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层结构上方;和
聚合物层,所述聚合物层设置在金属层结构上方,其中所述聚合物层和所述金属层结构限定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凯文·马蒂卡基兰·查蒂布莱克·鲍威尔苏吉特·班纳吉
申请(专利权)人:莫诺利斯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