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865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及其制备方法。该壳体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由玻璃或蓝宝石形成;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由玻璃、陶瓷或蓝宝石形成,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并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通过塑胶件连接。由此,该壳体为一体化结构,结构简单,且塑胶件不仅可以连接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在壳体跌落或受外力时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Shel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目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壳体通常采用金属中板加玻璃前盖以及玻璃后盖,或者金属后盖板加玻璃前盖的结构,由此,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然而,目前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及其制备方法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目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外观“同质化”严重,如前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通常采用金属中板加玻璃前盖以及玻璃后盖,或者金属后盖板加玻璃前盖的结构。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金属后盖板与玻璃前盖构成的壳体,金属与玻璃两种不同材料的装饰效果很难达到一致,且金属壳体对天线会有一定的限制,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采用金属中板加玻璃前盖以及玻璃后盖构成的壳体,虽然玻璃前盖与金属中板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玻璃前盖板,但其结构仍较复杂。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该壳体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由玻璃或蓝宝石形成;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由玻璃、陶瓷或蓝宝石形成,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并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通过塑胶件连接。由此,该壳体为一体化结构,结构简单,且塑胶件不仅可以连接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在壳体跌落或受外力时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壳体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1)提供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由玻璃或蓝宝石形成,所述第二盖板由玻璃、陶瓷或蓝宝石形成;(2)通过塑胶件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连接共同限定出容纳腔,以便获得所述壳体。由此,利用简单的方法即可形成具有一体化结构的壳体,且塑胶件不仅可以连接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在壳体跌落或受外力时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电子设备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根据前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或者提供前面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将电子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纳腔中。由此,该方法具有前面所述的制备壳体的方法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通过简单的组装即可形成电子设备,简化了电子设备的制备过程。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前面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或者是根据前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以及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纳腔中。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壳体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子设备具有一体化结构的壳体,组装过程简单。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壳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图10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电子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盖板;200:第二盖板;300:塑胶件;400:装饰膜层;500:耐磨层;600:玻璃基板;10:容纳腔;20:限位件;30:导向槽;40:电连接接口;60:中板;61:容纳空间;70:通孔;90:开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壳体包括:第一盖板100、第二盖板200以及塑胶件300。其中,第一盖板100由玻璃或蓝宝石形成,第二盖板200由玻璃、陶瓷或蓝宝石形成,第一盖板100和第二盖板200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0,并且第一盖板100和第二盖板200通过塑胶件300连接。由此,该壳体为一体化结构,结构简单,且塑胶件不仅可以连接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在壳体跌落或受外力时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该壳体的各个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盖板100和第二盖板200可以均由玻璃形成,由此,该壳体完全由玻璃构成,一体化外观效果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形成第一盖板100以及第二盖板200的玻璃可以为透明玻璃,还可以为有色玻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当玻璃为透明玻璃时,第一盖板100和第二盖板200可以分别独立地由铝硅玻璃形成。由此,利用普通的玻璃即可形成该壳体,成本较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盖板100以及第二盖板200可以分别独立地为平面玻璃(2D)、2.5D玻璃(如第一盖板100的上表面具有弧形)、或者三维玻璃(3D玻璃,如第二盖板,侧壁和外表面均具有弧形),由此,可以丰富该壳体的外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第一盖板100可以由玻璃形成,第二盖板200可以由陶瓷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镀膜处理将由玻璃形成的第一盖板100做出具有陶瓷质感的外观,从而使得第一盖板100与第二盖板200相匹配,使得该壳体的一体化外观效果更好。关于镀膜处理的具体过程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只要将由玻璃形成的第一盖板做出具有陶瓷质感的外观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玻璃盖板的厚度可以为0.1-5mm。由此,可以保证壳体的性能,且不至于使壳体的厚度过厚。关于玻璃盖板的尺寸(长度、宽度)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电子设备的类型和尺寸进行设计。关于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的结构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只要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相对设置,并且能够连接在一起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盖板100可以为平面结构,第二盖板200可以为盒型结构,二者相对设置,并通过塑胶件300相连(如图1所示)。或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第一盖板100为盒型结构,第二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由玻璃或蓝宝石形成;/n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由玻璃、陶瓷或蓝宝石形成,/n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并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通过塑胶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由玻璃或蓝宝石形成;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由玻璃、陶瓷或蓝宝石形成,
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并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通过塑胶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是通过注塑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独立地由玻璃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装饰膜层,所述装饰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的至少部分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设置在所述装饰膜层的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层含有耐磨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
电连接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中板,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至少之一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由弹性材料形成,
所述电连接接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
所述中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至少两个容纳空间,或者
所述中板与所述塑胶件同步注塑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的透光率大于等于8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由聚碳酸酯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至少之一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端,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端。


13.一种制备壳体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兰陈梁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