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653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其中,包括摄像组件、第一光线入射通道和第二光线入射通道,第一光线入射通道和第二光线入射通道的开口方向不同;摄像组件与第一光线入射通道相对设置,以直接采集与第一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摄像组件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之间设置有反射组件,以通过反射组件采集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一套摄像组件来实现双向的拍摄功能,节省了元器件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同时,还保证了双向拍摄的效果一致,减少了双向光线的相互干扰,提高了使用体验。

Front and rear reusable camer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GPS和电子邮件功能。结合目前4G通信网络的支持,智能手机势必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随着数码相机功能日益强大,内置在智能手机中的数码相机也日益强大,如更高级别的像素、自动调焦等,使得许多人都逐渐习惯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照。因此,智能手机的摄像功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卖点,也是手机厂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智能手机的摄像装置一般包括相对独立的前摄组件和后摄组件,如图1所示,基于前摄组件的用途和硬件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通常前摄组件的像素没有后摄组件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组件、第一光线入射通道和第二光线入射通道,第一光线入射通道和第二光线入射通道的开口方向不同;摄像组件与第一光线入射通道相对设置,以直接采集与第一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摄像组件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之间设置有反射组件,以通过反射组件采集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组件、第一光线入射通道和第二光线入射通道,第一光线入射通道和第二光线入射通道的开口方向不同;摄像组件与第一光线入射通道相对设置,以直接采集与第一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摄像组件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之间设置有反射组件,以通过反射组件采集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射组件包括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第一反光板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相对设置,第二反光板与摄像组件相对设置,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可通过第一反光板反射至第二反光板上,并通过第二反光板反射至摄像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光板活动设置,摄像组件采集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时,第一反光板相对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和第二反光板旋转,以将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反射至第二反光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前后复用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光板活动设置,摄像组件采集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时,第二反光板相对于第二反光板和摄像组件旋转,以将与第二光线入射通道对应的物体光线反射至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