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大泉地下水动态的模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文地质
,具体地说是一种岩溶大泉地下水动态的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预测地下水动态方法主要有基于时间序列水位监测的数理统计方法、基于地下水动力学的解析法及数值法。岩溶含水层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含水层体系,包含了孔隙、裂隙、岩溶管道、小溶洞等多种空隙类型,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流大多满足达西定律,而岩溶裂隙类管道介质中存在的快速流运动,不能简单的用达西定律来描述,因此数理统计法、解析法、数值法等模拟非均质的岩溶水位往往存在偏差较大。为保护岩溶大泉,及时制定保泉措施,需精准的预警泉水位动态变化,为提高非均质含水层系统地下水位的模拟精度,前人将等效多孔介质模型与管道流耦合解决了岩溶地区多重介质场非均质性模拟的问题,但该方法中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及地球物理法确定岩溶管道位置存在一定缺陷。如地质统计学方法具有不确定性,地球物理方法具有多解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溶大泉地下水动态的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孔内水温度和电导率的分层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溶大泉地下水动态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确定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的空间分布;/n1.1确定泉域的侧向边界;/n1.2确定泉域范围内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的垂向分布;/n第二步,采集基础数据,所述的基础数据包括泉水位Hs、泉流量B和步骤1.1确定的泉域范围内的地下水水位H、河水渗漏量R、开采量W、降水量P;/n第三步,进行抽水试验,并求取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n第四步,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到的参数,进行多孔介质渗流模拟;/n第五步,示踪试验确定地下径流通道的连通性;/n5.1以当地已有的最长溶洞或暗河的长度L为参考值,并以岩溶大泉为中心,以长度L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大泉地下水动态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的空间分布;
1.1确定泉域的侧向边界;
1.2确定泉域范围内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的垂向分布;
第二步,采集基础数据,所述的基础数据包括泉水位Hs、泉流量B和步骤1.1确定的泉域范围内的地下水水位H、河水渗漏量R、开采量W、降水量P;
第三步,进行抽水试验,并求取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
第四步,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到的参数,进行多孔介质渗流模拟;
第五步,示踪试验确定地下径流通道的连通性;
5.1以当地已有的最长溶洞或暗河的长度L为参考值,并以岩溶大泉为中心,以长度L为半径确定示踪试验范围;
5.2将落入示踪试验范围内的观测孔的水位观测数据Hi与泉水位Hs建立回归方程;
5.3根据回归方程求得相关性系数R2,并选取相关性系数最大的观测孔Smax;
5.4根据落入示踪试验范围内的观测孔的水位观测数据绘制等水位线图;
5.5以步骤5.3确定的观测孔Smax为示踪剂投放点,布置地下水水位、水样监测网,并检测示踪剂浓度作为背景值;
5.6向投放点内投放示踪剂,对监测网内监测点的示踪剂浓度进行监测;
5.7根据监测数据绘制各监测点的示踪剂浓度的变化曲线图,并记录位于泉位置的监测点的示踪剂浓度变化曲线图中的波峰数量N;
第六步,确定岩溶管道的空间分布
6.1对示踪试验范围内的钻孔每隔2m监测地下水的温度和电导率;
6.2根据6.1的监测结果,找到投放点和各监测点的水温、电导率的拐点;
6.3根据钻孔资料绘制示踪试验范围内垂向岩溶发育情况统计图;
6.4根据第五步的示踪试验结果预设可能存在的岩溶管道;
6.5结合步骤5.3绘制的等水位线图和步骤6.3中绘制的垂向岩溶发育情况统计图对预设的岩溶管道进行判断,取与等水位线图和垂向岩溶发育情况统计图相吻合的岩溶管道作为最终岩溶管道;
若最终岩溶管道的数量等于步骤5.7中波峰的数量N,则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立亭,董亚楠,邢学睿,彭玉明,侯玉松,李常锁,李传磊,朱恒华,赵振华,张风娟,王立艳,刘莉,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