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历史教学用地动仪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历史教学用地动仪。
技术介绍
地动仪是中国汉朝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专利技术的,它包括外形像一只带盖的凸肚茶杯的主体,主体表面铸有八条龙,龙嘴是活动的,每条龙嘴里都含有一颗球,主体内安装有都柱和八道,都柱是一根上粗下细的棍,起震摆作用,八道设在都柱周围八个方向上,并与机械传动装置相连,另有八只张嘴蛤蟆。地动仪放置于地上,龙头对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八只张嘴蛤蟆对着龙嘴蹲在地上。教学时,只能按照图片进行讲解,不能模拟发生地震,且现有的地动仪均没有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容易磕坏或者摔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历史教学用地动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历史教学用地动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教学时,只能按照图片进行讲解,不能模拟发生地震,且现有的地动仪均没有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容易磕坏或者摔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历史教学用地动仪,包括地动仪本体,所述地动仪本体底端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历史教学用地动仪,包括地动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动仪本体(1)底端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底端设有底板(111),所述底板(111)顶端表面设有凹槽(112),且所述凹槽(112)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所述底座(11)内设有弹簧(12),且所述弹簧(12)底端和所述底板(11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中间的位置设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有多个拉绳(15),且每个所述拉绳(15)一端均贯穿所述地动仪本体(1)内壁并延伸到地动仪本体(1)外侧,所述地动仪本体(1)内壁呈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历史教学用地动仪,包括地动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动仪本体(1)底端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底端设有底板(111),所述底板(111)顶端表面设有凹槽(112),且所述凹槽(112)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所述底座(11)内设有弹簧(12),且所述弹簧(12)底端和所述底板(11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中间的位置设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有多个拉绳(15),且每个所述拉绳(15)一端均贯穿所述地动仪本体(1)内壁并延伸到地动仪本体(1)外侧,所述地动仪本体(1)内壁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有多个固定杆(16),每根所述固定杆(16)底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曲连杆(17),且每根所述曲连杆(17)顶端均贯穿地动仪本体(1)内壁并延伸到地动仪本体(1)外侧,所述地动仪本体(1)外壁位于曲连杆(17)顶端下方的位置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有多个滑轨(18),所述曲连杆(17)与所述滑轨(18)的位置和数量均一一对应,且每根所述曲连杆(17)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滑轨(18)之间均设有钢珠(19);
所述地动仪本体(1)外围设有木盒(2),所述木盒(2)顶端设有盒盖(21),所述地动仪本体(1)顶部的左端与所述盒盖(21)的左端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盒盖(21)顶端设有手提带(22),所述木盒(2)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欣,黄和芳,温启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陶特思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