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679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包括:展示台、计算机、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展示台上表面设有展示区和演示区,计算机中的显示器固定安装在展示区,计算机的主机箱安装固定在展示台内;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安装固定在演示区,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包括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上设有: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山体滑坡演示结构、泥石流展示结构;实现了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能够进行动态和静态的进行地质灾害展示,且结合了具体和模型和虚拟的模型进行展示,展示形式多样的技术效果。

A display devi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展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我国西部山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水文条件,加之人类工程活动频繁,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域,给公路建设和正常运营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地质灾害信息模型可视化及灾害过程模拟,对公路交通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质灾害可视化和灾害过程模拟方面,传统的地质灾害模型展示模型多为实体模型,或为计算机显示的二维模型,很难灵活的展示地质灾害相关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对于灾害过程的模拟,现有研究通常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手段实现,虽然成本比较低、组织比较灵活,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却难以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传统地质灾害模型展示存在的仅为模型静态展示,或仅在显示器中展示二维模型图像,展示形式单一、展示信息有限的技术问题。此外,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能够进行具体的和虚拟的地质灾害发生过程演示,既能形象直观地展示不同规模地质灾害发生对公路造成的破坏情况,又能对比具体和虚拟演示结果,增加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展示台、计算机、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展示台上表面设有展示区和演示区,计算机中的显示器固定安装在展示区,计算机的主机箱安装固定在展示台内;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安装固定在演示区,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包括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和公路实体模型主体,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上设有: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山体滑坡演示结构、泥石流展示结构;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包括:若干崩塌物体、第一电磁铁、第一开关、第三电磁铁、第三开关,若干崩塌物体之间的形状和尺寸均不相同,崩塌物体采用金属制成,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均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表面上,第一电磁铁通过第一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三电磁铁通过第三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均固定在展示台上表面,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用于通电吸附崩塌物体,且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吸附的崩塌物体数量和质量均不相同;山体滑坡演示结构包括:第一电动传输带、第二开关、第二电动传输带、第四开关;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带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表面上,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带上表面分别设有不同厚度的岩土层,且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的传输速度不同;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上端延伸至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侧面中部,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下端延伸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侧面底部,第一电动传输带通过第二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二电动传输带通过第四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固定在展示台上表面;泥石流展示结构包括:半圆筒、蓄水箱、水管,电磁阀、控制器;蓄水箱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中部以上的侧面上,水管上端从蓄水箱底部延伸至蓄水箱内,水管下端延伸至半圆筒上端,半圆筒下端延伸至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侧面底部,半圆筒内用于填充砂石和泥土,半圆筒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中部以下的侧面上,水管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公路实体模型主体包括:基板,基板为长条弯曲状,基板弯曲延伸至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山体滑坡演示结构、泥石流展示结构下方,基板下表面固定在展示台上表面,基板上沿竖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路床层、路基层、路面层。其中,本技术的原理为:首先本装置在展示台上为用户进行展示,且展示台上表面设有展示区和演示区,展示区用于利用电脑和显示器进行虚拟地质灾害模型的展示,而演示区则结合具体的模型进行动态的展示,其中本装置中虚拟的地质灾害动态演示是通过本装置中的计算机实现。当需要进行虚拟模型展示时,打开电脑,运行相应的模型软件即可生成相应的地质灾害模型,通过设置相应的参数在显示器中动态显示灾害发生过程,供用户观看;当需要进行实体动态展示时,利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进行动态展示,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上设有: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山体滑坡演示结构、泥石流展示结构,可以分别进行山体崩塌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动态演示,满足多种演示需求,并对比实体演示和虚拟演示结果。其中,利用山体崩塌演示结构演示山体崩塌地质灾害的过程为:演示前,打开第一开关,使得第一电磁铁与电源导通,第一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将若干金属制的崩塌物体吸附在第一电磁铁上,形成悬挂的山体崩塌物体,当需要进行山体崩塌展示时,关闭第一开关,第一电磁铁断电,磁力消失,若干崩塌物体由于重力掉落,其中,第一电磁铁为竖直状,若干崩塌物体掉落形成了山体崩塌演示。若需演示不同规模的崩塌结果,只需按照同样的方法打开、关闭第三开关即可,从而对比不同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而本结构则能够良好的演示上述崩塌地质灾害。其中,利用山体滑坡演示结构进行山体滑坡演示的过程为:电动传输带上表面设有一层岩土,当需要进行演示时,打开第二开关,电源为电动传送带供电,使得电动传输带传输移动,进而带动电动传输带上表面的岩土层移动,形成类似山体滑坡,完成山体滑坡演示,演示完成后关闭第二开关。并且本技术在山体滑坡演示结构上设有两个电动传输带,且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带上表面分别设有不同厚度的岩土层,且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的传输速度不同;进而实现了当需要实现不同程度山体滑坡的演示,如开启不同的传输带,传输不同厚度的岩土以及采用不同的速度进行传输,进而产生了不同规模的山体滑坡演示效果,其中,也可以采用控制器对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更加丰富的山体滑坡演示效果。其中,利用泥石流展示结构进行泥石流展示过程为:打开电磁阀门,蓄水箱中的水通过水管传输至半圆筒,对半圆筒上的砂石和泥土进行冲刷,形成泥石流,完成泥石流演示,演示完成后关闭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电磁阀的流量,实现不同的水流,进而形成不同规模的泥石流演示效果。其中,本装置中还设有公路实体模型主体,利用公路实体模型主体结合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山体滑坡演示结构、泥石流展示结构,可以演示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对公路的损坏,通过动态演示灾害发生过程可以直观的看出灾害发生以后对公路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其中,山体崩塌演示结构中设有两个开关,分别控制2个电磁铁,而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吸附的崩塌物体数量和质量均不相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不同规模的崩塌地质灾害动态演示,通过演示可以直观的看出不同规模的崩塌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影响。进一步的,展示台底部设有带刹脚轮。利用带刹脚轮可以便于移动。进一步的,展示台位长方体状,展示台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蓄电池,展示台上表面设有电源插座,电源插座与蓄电池连接。利用电源插座方便装置中的用电设备进行用电。进一步的,计算机中的键盘、鼠标、音频输出设备均位于展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展示台、计算机、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展示台上表面设有展示区和演示区,计算机中的显示器固定安装在展示区,计算机的主机箱安装固定在展示台内;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安装固定在演示区,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包括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和公路实体模型主体,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上设有: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山体滑坡演示结构、泥石流展示结构;/n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包括:若干崩塌物体、第一电磁铁、第一开关、第三电磁铁、第三开关,若干崩塌物体之间的形状和尺寸均不相同,崩塌物体采用金属制成,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均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表面上,第一电磁铁通过第一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三电磁铁通过第三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均固定在展示台上表面,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用于通电吸附崩塌物体,且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吸附的崩塌物体数量和质量均不相同;/n山体滑坡演示结构包括:第一电动传输带、第二开关、第二电动传输带、第四开关;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带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表面上,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带上表面分别设有不同厚度的岩土层,且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的传输速度不同;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上端延伸至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侧面中部,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下端延伸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侧面底部,第一电动传输带通过第二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二电动传输带通过第四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固定在展示台上表面;/n泥石流展示结构包括:半圆筒、蓄水箱、水管,电磁阀、控制器;蓄水箱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中部以上的侧面上,水管上端从蓄水箱底部延伸至蓄水箱内,水管下端延伸至半圆筒上端,半圆筒下端延伸至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侧面底部,半圆筒内用于填充砂石和泥土,半圆筒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中部以下的侧面上,水管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n公路实体模型主体包括:基板,基板为长条弯曲状,基板弯曲延伸至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山体滑坡演示结构、泥石流展示结构下方,基板下表面固定在展示台上表面,基板上沿竖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路床层、路基层、路面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展示台、计算机、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展示台上表面设有展示区和演示区,计算机中的显示器固定安装在展示区,计算机的主机箱安装固定在展示台内;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安装固定在演示区,地质灾害实体模型包括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和公路实体模型主体,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上设有: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山体滑坡演示结构、泥石流展示结构;
山体崩塌演示结构包括:若干崩塌物体、第一电磁铁、第一开关、第三电磁铁、第三开关,若干崩塌物体之间的形状和尺寸均不相同,崩塌物体采用金属制成,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均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表面上,第一电磁铁通过第一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三电磁铁通过第三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均固定在展示台上表面,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用于通电吸附崩塌物体,且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吸附的崩塌物体数量和质量均不相同;
山体滑坡演示结构包括:第一电动传输带、第二开关、第二电动传输带、第四开关;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带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表面上,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带上表面分别设有不同厚度的岩土层,且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的传输速度不同;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上端延伸至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主体侧面中部,第一电动传输带和第二电动传输下端延伸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侧面底部,第一电动传输带通过第二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二电动传输带通过第四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固定在展示台上表面;
泥石流展示结构包括:半圆筒、蓄水箱、水管,电磁阀、控制器;蓄水箱固定在地质灾害实体模型中部以上的侧面上,水管上端从蓄水箱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瑞芳于秀珍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