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再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816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包含游离碳利用吸附、再生或再活化的方法使物质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实现分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惰性气体加热后通入装有活性炭的吸附塔底部再生,然后依次经过碱液洗涤塔、气液分离器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所述碱洗塔通过管线与吸附塔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管线与碱洗塔连接,所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连接。利用该方法对苯吸附量达饱和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再生的活性炭再生后循环利用,且具有高效性。

Regeneration method of activated car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炭再生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含游离碳利用吸附、再生或再活化的方法使物质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实现分离的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方法。
技术介绍
醋酸乙烯(简称VAC)又称为醋酸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醋酸乙烯酯(PVAC)、聚乙烯醇(PVOH)、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或共聚树脂(EVA)、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EVC)、聚丙烯腈共聚单体及缩醛树脂等衍生物,广泛用于涂料、料浆、粘合剂、维纶、薄膜、皮革加工、合成纤维、土壤改良等领域(“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技术研究进展”,聂颖,乙醛醋酸化工,2015年第9期,第11页左栏第1段,公开日为2015年12月31日)。醋酸乙烯的合成方法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变,目前用于工业生产的有乙炔气相法和乙烯气相法。从1960年至2011年,我国一共有VAC生产装置18套,其中15套均采用乙炔法制备醋酸乙烯。我国生产的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是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在国内占主流并具有市场前景的重要原因。乙炔和醋酸可以催化反应合成醋酸乙烯CH≡CH+CH3COOH→CH2=CHOOCCH3(“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李东霞等,煤炭化工,2015年第38卷第10期,第39页左栏倒数第1段,公开日为2015年8月31日)。乙炔车间生产的纯度约为98.5%的含饱和水的粗乙炔送醋酸乙烯装置合成醋酸乙烯前,需要用98wt%浓硫酸进行酸洗,以除去其中的高级炔烃(AS)(包括:丙二烯、甲基乙炔、丁二烯、乙烯基乙炔、丁二炔、苯)和饱和水,使乙炔纯度达到99.5%以上,同时产生大量的废硫酸。吸收了高级炔烃(AS)和水的废硫酸浓度约为83wt%-85wt%,含有8wt%-15wt%的有机物和碳杂质及2wt%左右的水,密度为1.65-1.75g/ml,外观为褐色或黑褐色,并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和恶臭气味,给处理和利用带来较大困难。活性炭能够除去乙炔中的苯,然而,吸附后的活性炭如果不进行再生处理,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对活性炭进行再生,以此带来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几种活性炭再生方法的比较”,董文龙,湖北林业科技,2012年2月总第174期,第63-65页,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在活性炭再生工艺方面,已有相关的文献报道。如公开号为CN10277298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活性炭连续吸附和解析有机废气的装置,其采用吸附床回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该装置简化了工艺流程,但是利用该装置对活性炭再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同时水蒸气会破坏活性炭结构,从而影响活性炭的寿命。公开号为CN10202914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活性干法脱附装置,该装置将加热蒸汽管设计在装填活性炭的废气管内,使得脱附的时候水蒸气避免与活性炭直接接触,保持其干燥,避免了原先直接通过水蒸汽对活性炭进行脱附使活性炭吸收水分而造成的吸附能力下降以及在脱附过程中水蒸汽和溶剂结合后排放而造成的二次污染,但由于活性炭是热的不良导体,仅靠热传导升温极慢,从而造成活性炭再生效率低,且造成了与蒸汽管直接接触的活性炭的加速破损老化。公开号为CN20194014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从废气中回收有机溶剂的吸附净化单元及吸附回收装置,其采用电加热方法对活性炭床层进行脱附,但同时需要在管壁上设置弹性压紧、在罐下设置震动装置以解决电加热引起的活性炭床层松动问题,从而使得设备构造复杂,投资大,不利于维护。公开号为CN10508028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苯蒸汽回收装置中活性炭罐的活性炭脱附方法,其在真空条件下,采用蒸汽间接加热吹扫空气,在低温下脱附活性炭吸附的苯,其提高了活性炭的脱附效率,但是其需要在真空条件下操作,成本高,且吹扫空气不适合吸附了微量乙炔、苯的活性炭的脱附。吴慧英用微波加热,分别在载氮气和不在氮气条件下对活性炭进行再生(“微波辐射联用活性炭强化有毒物质去除及再生活性炭研究”,吴慧英,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公开日2011年12月31日)。但微波再生还处于实验室研究,工业化还需要考虑成本及生产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方法,该方法能够使吸附达饱和的活性炭再生后循环利用,以取代或部分取代浓硫酸,以减少浓硫酸的用量,缓解后续处理和利用的压力;该方法不影响活性炭的寿命;该方法再生效率高,不会造成活性炭的加速破损老化;该方法配套使用的装置构造简单,有利于维护;该方法成本低,适用于吸附了微量乙炔、苯的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该方法能够用于工业化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活性炭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惰性气体加热后通入装有活性炭的吸附塔底部再生,然后依次经过碱液洗涤塔、气液分离器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所述碱洗塔通过管线与吸附塔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管线与碱洗塔连接,所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惰性气体是指氮气、氦气、氖气、氩气、氪气和氙气等气体。所述底部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清楚的概念。专利技术人意外发现,利用该方法对吸附达饱和的活性炭再生后循环利用,以取代或部分取代浓硫酸,以减少浓硫酸的用量,缓解后续处理和利用的压力。该方法不影响活性炭的寿命。该方法再生效率高,不会造成活性炭的加速破损老化。该方法配套使用的装置构造简单,有利于维护。该方法成本低,适合吸附了乙炔、苯的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该方法能够用于工业化生产。进一步,所述加热是指加热至110-150℃,并每隔2h提高10℃。进一步,所述加热是指加热至120-130℃,并每隔2h提高10℃。进一步,所述再生的时间为10-18h。进一步,所述再生的时间为10-12h。进一步,所述惰性气体的流量为20-603/h。进一步,所述惰性气体的流量为35-503/h。进一步,所述惰性气体的空速为1-3h-1。进一步,所述惰性气体的空速为1.5h-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方法对苯吸附量达饱和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再生的活性炭再生后循环利用。利用该方法对苯吸附量达饱和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具有高效性。该方法不影响活性炭的寿命。该方法再生效率高,不会造成活性炭的加速破损老化。该方法配套使用的装置构造简单,有利于维护。该方法成本低,适用于吸附了微量乙炔、苯的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该方法能够用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的脱附再生装置图,其中,1为氮气进气管线,2为阀门,3为流量计,4为蒸汽进气管线,5为阀门,6为流量计,7为加热器,8为温度变送器,9为阀门,10为活性炭吸附塔,11为碱液洗涤塔,12为气液分离器12,13为取样分析阀,14为阀门,15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惰性气体加热后通入装有活性炭的吸附塔底部再生,然后依次经过碱液洗涤塔、气液分离器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所述碱洗塔通过管线与吸附塔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管线与碱洗塔连接,所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惰性气体加热后通入装有活性炭的吸附塔底部再生,然后依次经过碱液洗涤塔、气液分离器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所述碱洗塔通过管线与吸附塔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管线与碱洗塔连接,所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装置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是指加热至110-150℃,并每隔2h提高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是指加热至120-130℃,并每隔2h提高1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萍何志群胡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川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