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90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属于液压接头领域。本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一,连接部一位于接头体一端;还包括连接部二,连接部二位于接头一端,连接部二与连接部一相抵且为密封连接;还包括螺母,螺母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部二上,螺母另一端与连接部一之间具有锁紧槽;还包括限位丝,限位丝可拆卸连接于锁紧槽,当限位丝连于锁紧槽内时,螺母与连接部一轴向周向限位。本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连接稳定性强,连接可逆,减少了轴向窜动现象。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joint and join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液压接头领域,涉及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液压接头广泛用于我们生活当中,液压管接头就是将不同的液压元件(泵,输送管路,换向阀,截止阀,液压马达,液压缸,还有一些辅助元件,比如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之类)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回路的液压系统,是起一个连接作用的一个配件。接头体是液压管接头和设备连接的一个桥梁。当管接头和设备连接时,连接方式不匹配或需要变径,这个任务就由接头体来完成,接头体的一端连接管接头,一端连接设备。目前,接头体和接头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是卡圈限位或冲压限位。如申请号为2017110472341,专利技术名称为液压系统管接头的接头件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记载了一种液压系统管接头的接头件,其由螺帽和接头芯组成,接头芯由接头芯本体和接头芯本体端部的六个以上的接头芯变形条组成,每个接头芯变形条之间具有间隙,螺帽具有与接头芯变形条配合的螺帽内锥面,接头芯中部设置有接头芯卡槽,螺帽具有与接头芯卡槽配合的螺帽端部扣环。结合说明书附图1得出螺帽2和接头芯3通过螺帽端部扣环4实现连接,就是上述说的冲压限位方式,连接方式基本为不可逆,同时带来了轴向窜动问题。而卡圈限位结构在阀门上极其常见,即利用开口卡圈配合螺母实现相连,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因振动发生螺母脱离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新的连接方式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本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连接稳定性强,连接可逆,减少了轴向窜动现象,解决了目前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存在螺母脱离、轴向窜动、连接不可逆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一位于接头体一端;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二位于接头一端,所述连接部二与所述连接部一相抵且为密封连接;螺母,所述螺母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二上,所述螺母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一之间具有锁紧槽;限位丝,所述限位丝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锁紧槽,当所述限位丝连于所述锁紧槽内时,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部一轴向周向限位。连接部一是接头体的组成部分,连接部二是接头的组成部分,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相对应配合,当连接部二与连接部一相抵靠时能够形成密封,连接部二的外壁具有螺纹。装配过程如下:螺母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部二外壁,然后将连接部一从螺母的另一端伸入至与连接部二形成抵靠密封,接着将限位丝穿入锁紧槽实现螺母和连接部一的轴向限位,这里的轴向限位不是依靠螺母一端的螺纹连接,而是仅仅在锁紧槽和限位丝的配合实现螺母和连接部一的轴向限位,因此即使螺母的一端螺纹因振动等原因产生松动的趋势,在上述轴向限位结构作用下螺母依然不会发生脱离,限位丝锁紧槽结构与螺纹连接相配合同时限制死了螺母的轴向周向运动,很大程度避免了螺母轴向窜动、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限位丝为可拆卸安装,拆下时螺母轴向恢复自由,因此连接可逆,设计巧妙。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螺母另一端内壁开设有分槽一,所述连接部一的外壁上开设有分槽二,所述分槽一和分槽二位置对准,所述螺母的外壁上开设有穿丝孔,所述穿丝孔贯穿所述螺母的壁与所述分槽一连通。锁紧槽由分槽一和分槽二构成,分槽一和分槽二分别沿螺母内壁圆周、连接部一圆周方向环状分布,螺母与连接部二连接完毕后,将连接部一插入螺母另一端内实现相抵密封,此时分槽一和分槽二位置对应,最后将限位丝从穿丝孔内伸入直至填充一圈分槽一和分槽二。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分槽一和分槽二的截面均呈半圆形。在实际中,分槽一和分槽二的截面可以是矩形等其他形状。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限位丝为不锈钢丝且初始形状为圆圈形。不锈钢丝在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可弯性,便于穿设。限位丝的初始形状即为圆圈形,在穿设完毕后能够较好的维持初始形状保持限位丝的整体轴向抗性。该种方案中不锈钢丝的粗细与锁紧槽吻合。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限位丝外套设有外护套。外护套为软套,由于限位丝穿入锁紧槽后与锁紧槽壁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在外护套的存在下能够尽可能的减少间隙,避免螺母轴向窜动。该种方案中,外护套的粗细与锁紧槽吻合,该方案中,外护套的粗细与只用不锈钢丝方案中不锈钢丝的粗细是相同的。此外,外护套还能够提供一定的密封性能。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外护套为丁腈橡胶。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螺母的另一端内壁具有向内延伸的环状台阶,所述分槽一开设在所述环状台阶内壁上。环状台阶与螺母为一体结构,螺母的另一端是受力集中点,环状台阶的设置能够增加螺母另一端的强度,避免断裂。同时环状台阶弥补了连接部一与连接部二之间的高度差,实现螺母与连接部一、连接部二之间的连接。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一端部具有倾斜面一,所述连接部二端部内具有匹配的倾斜面二,所述倾斜面一和倾斜面二之间具有第一密封结构。连接部一上与连接部二相连的一端具有倾斜面一,连接部二上与连接部一相连的一端具有倾斜面二,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相抵时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实现密封。斜面结构使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相抵形成密封便捷。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槽开设在所述倾斜面一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内。第一密封槽呈环状,第一密封圈受倾斜面二挤压形成密封。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部二之间具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环状挡沿,所述环状挡沿成型在所述连接部二上,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环状挡沿与所述螺母一端面之间。环状挡沿一体成型在连接部二上,螺母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部二上时,通过环状挡沿实现位移限位,防止螺母继续向连接部二运动,为分槽一和分槽二的吻合提供便利,同时通过第二密封圈实现螺母与连接部二的密封,实现双重密封功能。上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螺母一端面上开设有呈圆环状的配合槽一,所述环状挡沿一面上开设有配合槽二,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配合槽一和配合槽二。配合槽一和配合槽二对第二密封圈实现限位,有利于第二密封圈的稳定。现有技术相比,本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通过穿丝锁合结构设计,结合螺纹连接实现对螺母的轴向周向限制,使螺母连接稳定性强极大程度减少了螺母轴向窜动。2、本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中的穿丝锁合结构为可逆可拆结构,使用灵活,设计巧妙。3、本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具有双重密封结构,通过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的第一密封结构以及螺母和连接部二之间的第二密封结构大大提高了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能。4、本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n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一位于接头体一端;/n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二位于接头一端,所述连接部二与所述连接部一相抵且为密封连接;/n螺母,所述螺母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二上,所述螺母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一之间具有锁紧槽;/n限位丝,所述限位丝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锁紧槽,当所述限位丝连于所述锁紧槽内时,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部一轴向周向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一位于接头体一端;
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二位于接头一端,所述连接部二与所述连接部一相抵且为密封连接;
螺母,所述螺母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二上,所述螺母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一之间具有锁紧槽;
限位丝,所述限位丝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锁紧槽,当所述限位丝连于所述锁紧槽内时,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部一轴向周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另一端内壁开设有分槽一,所述连接部一的外壁上开设有分槽二,所述分槽一和分槽二位置对准,所述螺母的外壁上开设有穿丝孔,所述穿丝孔贯穿所述螺母的壁与所述分槽一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槽一和分槽二的截面均呈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丝为不锈钢丝且初始形状为圆圈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接头和接头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丝外套设有外护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斯平曾德显肖华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