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68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中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包括传动侧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打磨装置和第三电动推杆,所述传动侧板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传动侧板的内侧壁之间通过传动轴活动连接传动筒,所述传动筒的内侧传动轴的内端通过传动皮带传动链接,两组所述传动侧板的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板左侧壁均竖向安装第一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撑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传动侧板的外侧等距离设置打磨装置,有利于较有效的提高打磨加工效率,并且能够保证无缝隙无断层的打磨面,达到较良好的打磨效果。

A workpiece grinding device for machining c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设备
,具体为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0852436.7公开了一种数控机械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机,包括桌台,所述桌台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桌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木材,所述桌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贯穿桌台并延伸至桌台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块。但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缺陷,第一、在打磨工过程只能够单一工件进行打磨,造成打磨效率的低下,第二、打磨过程不连贯,容易造成打磨面的缝隙或是断层现象,打磨效果较差,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不仅在打磨工过程只能够单一工件进行打磨,造成打磨效率的低下,而且打磨过程不连贯,容易造成打磨面的缝隙或是断层现象,打磨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包括传动侧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打磨装置和第三电动推杆,所述传动侧板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传动侧板的内侧壁之间通过传动轴活动连接传动筒,所述传动筒的内侧传动轴的内端通过传动皮带传动链接,两组所述传动侧板的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板左侧壁均竖向安装第一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撑折板,两组所述支撑折板的竖向内侧壁均固定安装第二电动推杆,所述传动筒的上侧安装有工件,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之间固定夹接工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左侧壁固定连接移动撑架,所述移动撑架的下端设置有打磨装置,所述移动撑架的底侧横向固定安装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打磨装置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撑架的底侧横向对称设置两组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侧支架活动连接架杆,所述架杆的两端夹端之间固定连接打磨装置。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的内侧设置由电机与打磨片相互配合,所述打磨片设置为卷筒形状。优选的,所述支撑折板的右侧壁设置有嵌入端,且嵌入端活动插接在支撑架的两侧板左侧壁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安装位置与两组第二电动推杆的对称中心位置设置于同一水平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传动侧板、传动筒、传动皮带、支撑架、第一电动推杆、支撑折板和第二电动推杆之间的连接配合,有利于较有效的提高打磨加工效率;通过移动撑架、滑槽、打磨装置、架杆和第三电动推杆之间的连接配合,有利于较有效的提高打磨加工效率,并且能够保证无缝隙无断层的打磨面,达到较良好的打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第一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第二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传动侧板,2-传动筒,3-传动皮带,4-支撑架,5-第一电动推杆,6-支撑折板,7-第二电动推杆,8-移动撑架,9-滑槽,10-打磨装置,11-架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包括传动侧板1、第一电动推杆5、第二电动推杆7、打磨装置10和第三电动推杆12,传动侧板1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传动侧板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传动轴活动连接传动筒2,传动筒2的内侧传动轴的内端通过传动皮带3传动链接,两组传动侧板1的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两侧板左侧壁均竖向安装第一电动推杆5,两组第一电动推杆5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撑折板6,两组支撑折板6的竖向内侧壁均固定安装第二电动推杆7,传动筒2的上侧安装有工件13,两组第二电动推杆7之间固定夹接工件13,支撑架4的上端左侧壁固定连接移动撑架8,移动撑架8的下端设置有打磨装置10,移动撑架8的底侧横向固定安装第三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2的伸缩端与打磨装置10之间固定连接。更进一步说明,移动撑架8的底侧横向对称设置两组滑槽9,两组滑槽9的内侧支架活动连接架杆11,架杆11的两端夹端之间固定连接打磨装置10,有利于为打磨装置10的移动作用提供较有效、较灵活的移动安装条件,有利于达到较好的打磨效果,打磨装置10的内侧设置由电机与打磨片相互配合,打磨片设置为卷筒形状,通过打磨片设置为卷筒形状起到较好的打磨效果,保证打磨空层之间能够无缝无差别的连接,支撑折板6的右侧壁设置有嵌入端,且嵌入端活动插接在支撑架4的两侧板左侧壁内侧,有利于保证第二电动推杆7能够稳定的上、下假装作用,第三电动推杆12的安装位置与两组第二电动推杆7的对称中心位置设置于同一水平线,有利于保证打磨过程在空间上设置精确,达到较有效的磨光效果。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工件13在多组传动筒2组成的传动装置上侧传送,控制两组第二电动推杆7固定夹接工件13,在固定夹装工作完成后,控制两组第一电动推杆5推动两组第二电动推杆7上升,使得工件13离开传动筒2的表侧,打磨装置10工作,控制第二电动推杆7上升使得工件13的表面逐渐靠近打磨装置10的打磨片,打磨装置10的内侧设置由电机与打磨片相互配合,打磨片设置为卷筒形状,打磨工作过程控制第二电动推杆7带动打磨装置10来回的移动,在传动侧板1的外侧等距离设置打磨装置,有利于较有效的提高打磨加工效率,并且能够保证无缝隙无断层的打磨面,达到较良好的打磨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包括传动侧板(1)、第一电动推杆(5)、第二电动推杆(7)、打磨装置(10)和第三电动推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侧板(1)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传动侧板(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传动轴活动连接传动筒(2),所述传动筒(2)的内侧传动轴的内端通过传动皮带(3)传动链接,两组所述传动侧板(1)的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两侧板左侧壁均竖向安装第一电动推杆(5),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撑折板(6),两组所述支撑折板(6)的竖向内侧壁均固定安装第二电动推杆(7),所述传动筒(2)的上侧安装有工件(13),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7)之间固定夹接工件(13),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左侧壁固定连接移动撑架(8),所述移动撑架(8)的下端设置有打磨装置(10),所述移动撑架(8)的底侧横向固定安装第三电动推杆(12),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2)的伸缩端与打磨装置(10)之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中心的工件打磨装置,包括传动侧板(1)、第一电动推杆(5)、第二电动推杆(7)、打磨装置(10)和第三电动推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侧板(1)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传动侧板(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传动轴活动连接传动筒(2),所述传动筒(2)的内侧传动轴的内端通过传动皮带(3)传动链接,两组所述传动侧板(1)的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两侧板左侧壁均竖向安装第一电动推杆(5),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撑折板(6),两组所述支撑折板(6)的竖向内侧壁均固定安装第二电动推杆(7),所述传动筒(2)的上侧安装有工件(13),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7)之间固定夹接工件(13),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左侧壁固定连接移动撑架(8),所述移动撑架(8)的下端设置有打磨装置(10),所述移动撑架(8)的底侧横向固定安装第三电动推杆(12),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德索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