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化进给节点的电火花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1133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03:59
一种电火花加工技术领域的稀疏化进给节点的电火花加工方法,通过将工具电极加工工件的无干涉进给运动分解为基于初始进给起点的平动和转动,得到工具电极在三维平动空间和转动空间内无干涉进给的平动曲线和转动曲线;基于平动曲线和转动曲线进行稀疏化插补移动,得到各加工阶段的进给节点,并以全部进给节点为基准输出符合电火花机床加工运动形式的数控代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抬刀频率,减少抬刀耗时,提高工具电极的进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火花加工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稀疏化进给节点的电火花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电火花成形加工属于非接触式加工,依赖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火花放电作用来去除材料。在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中,使用“终位形面拷贝法”来完成形面加工。该方法在加工复杂型腔时,工具电极的运动通常可以划分成为两个阶段:进给阶段和拷贝阶段。进给阶段是指,工具电极自型腔外沿着一条与零件最终形面无干涉的轨迹运动到形面偏置后的地方,即进给的终点。拷贝阶段是指,在进给的终点上通过一系列的工具电极形面拷贝运动加工出最终的工件形面。因而工具电极进给轨迹规划在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会直接决定加工的成败。目前,大多数数控机床所支持的数控代码格式都只有G代码的形式。电火花成形加工方面,将进给运动转换成数控代码的方法一般都是沿用切削加工中所用的手段,即采用广义直线插补方式去逼近原有轨迹。具体来说,是在进给运动轨迹上选取足够密集的节点,将两个节点之间的所有自由度上的运动都采用线性插补的方式实现。电火花加工的抬刀是周期性的,即每完成一定时间的进给,随之沿着原有轨迹回退一定距离,然后再继续进给。抬刀的作用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稀疏化进给节点的电火花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疏化进给节点的电火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工具电极加工工件的无干涉进给运动分解为基于初始进给起点的平动和转动,得到工具电极在三维平动空间和转动空间内无干涉进给的平动曲线和转动曲线;基于平动曲线和转动曲线进行稀疏化插补移动,得到各加工阶段的进给节点,并以全部进给节点为基准输出符合电火花机床加工运动形式的数控代码;所述的稀疏化插补移动是指从平动曲线和转动曲线的起点开始,以间距最大化方式选取下一阶段的进给节点,要求这两个点之间的运动在各轴上线性变化,且电极不与工件干涉,并将该进给节点作为下一个加工阶段工具电极的进给起点,重复此过程直至到达曲线终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31 CN 20161078716231.一种稀疏化进给节点的电火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工具电极加工工件的无干涉进给运动分解为基于初始进给起点的平动和转动,得到工具电极在三维平动空间和转动空间内无干涉进给的平动曲线和转动曲线;基于平动曲线和转动曲线进行稀疏化插补移动,得到各加工阶段的进给节点,并以全部进给节点为基准输出符合电火花机床加工运动形式的数控代码;所述的稀疏化插补移动是指从平动曲线和转动曲线的起点开始,以间距最大化方式选取下一阶段的进给节点,要求这两个点之间的运动在各轴上线性变化,且电极不与工件干涉,并将该进给节点作为下一个加工阶段工具电极的进给起点,重复此过程直至到达曲线终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疏化进给节点的电火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平动和转动包括:工具电极在正交坐标系三个方向上的平动以及工具电极在三个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万生康小明梁为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