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85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1:30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空调器,包括壳体、泵体组件,壳体内设置有隔断件,以将壳体的内部隔离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泵体组件位于第一腔内,第二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排气通道,压缩机还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将第一腔与第二腔相连通,第一连通管设置在第二腔上的一端与排气通道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泵体组件排出的制冷剂和油液通过第一连通管进入第二腔内,制冷剂通过排气通道排出,油液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第二连通管流入第一腔内,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吐油率,防止压缩机的底部缺油,避免泵体组件因缺油导致磨损。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空调器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现有转子压缩机中,压缩机运行时不断向上排气,向上的扰流阻力远远大于油滴的质量,导致压缩机泵体组件中的一部分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被排出至压缩机外,一部分润滑油集中在电机上部,无法在压缩机内部有效下降并返回油池,致使压缩机油循环率较高,导致压缩机的底部缺油,进而出现泵体组件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空调器,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吐油率,防止压缩机的底部缺油,避免泵体组件因缺油导致磨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组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断件,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隔离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泵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第二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分别将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上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所述泵体组件排出的制冷剂和油液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进入所述第二腔内,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排气通道排出,所述油液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流入所述第一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泵体组件的排气口相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腔相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管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泵体组件与所述隔断件之间的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腔靠近所述排气通道一侧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二连通管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腔内还设置有油池,所述第二连通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油池相通,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腔靠近所述第一腔一侧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管内设置有第一止回部,以阻断流体从所述第二腔沿所述第一连通管回流至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第二连通管内设置有第二止回部,以阻断流体从所述第一腔沿所述第二连通管回流至所述第二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止回部和/或所述第二止回部包括阀座、支架和阀片,所述阀座与所述支架相扣合,以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阀片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阀座上设置有阀座通道,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架通道,所述阀片能够封闭所述阀座通道,以阻断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阀片能够打开所述阀座通道,以使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相通。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架座、所述支架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柱,至少两个限位柱沿所述支架座的周向设置,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架座上,另一端与所述阀座相接,所述限位柱上设置有限位面,所述阀片被限位在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阀座之间,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具有间隔,形成所述支架通道。优选地,当所述第一连通管内设置有第一止回部时,沿泵体组件的排气路径,所述第一止回部中的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止回部中的所述支架的上游侧;当所述第二连通管内设置有第二止回部时,沿所述第二腔向所述油池的排油路径,所述第二止回部中的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止回部中的所述支架的上游侧。优选地,所述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所述泵体组件的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上法兰上,所述隔断件与所述上法兰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的压缩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压缩机,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吐油率,防止压缩机的底部缺油,避免泵体组件因缺油导致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止回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止回部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壳体;2、隔断件;3、排气通道;4、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排气口;7、油池;8、第一止回部;9、第二止回部;10、阀座;11、阀座通道;12、支架;13、限位柱;14、阀片;15、上法兰。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1、泵体组件,壳体1内设置有隔断件2,以将壳体1的内部隔离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泵体组件位于第一腔内,第二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排气通道3,压缩机还包括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分别将第一腔与第二腔相连通,第一连通管4设置在第二腔上的一端与排气通道3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泵体组件排出的制冷剂和油液通过第一连通管4进入第二腔内,制冷剂通过排气通道3排出,油液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第二连通管5流入第一腔内。通过设置隔断件2,以使壳体1的内部隔离为第一腔和第二腔,将泵体组件设置在第一腔内,使隔断件2能够将泵体组件的排气阻挡,防止排气直接向上流动导致油滴无法下落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为排气和回油提供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吐油率,防止压缩机的底部缺油,避免泵体组件因缺油导致磨损。进一步的,隔断件2沿横向设置在壳体1内,隔断件2的外缘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进一步的,压缩机的电机组件位于第二腔内。进一步的,第一连通管4设置在第二腔上的一端与排气通道3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经第一连通管4排至第二腔内的流体中的气体和一部分油液向上运动,进而从排气通道3排出,一部分油液受重力作用,下落至第二腔的底部,进而经第二连通管5排出,实现了部分油液与气体的分离,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吐油率,防止压缩机的底部缺油,避免泵体组件因缺油导致磨损。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管4设置在第二腔上的一端水平延伸,排气通道3竖直设置在壳体1上,第一连通管4设置在第二腔上的一端与排气通道3成90度设置。进一步的,第一连通管4设置在第二腔上的一端位于排气通道3的斜下方。进一步的,壳体1的顶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底端插入壳体1内,,排气管的底端即为排气通道3的入口。第一连通管4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泵体组件的排气口6相通,第二端与第二腔相通,通过将第一端设置为与泵体组件的排气口6相通,能够使泵体组件的排气能够顺利进入第一连通管4内,并沿第一连通管4进入到第二腔内,保证了泵体组件排气的稳定性。进一步的,第一端设置在泵体组件排气口6处的壳体1侧壁上,第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略高于泵体组件的排气口6。进一步的,第二端设置在排气通道3的斜下方的壳体1侧壁上,尽量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排气口6设置。第一连通管4位于壳体1外,第一端设置在泵体组件与隔断件2之间的第一腔的侧壁上,第二端设置在第二腔靠近排气通道3一侧的侧壁上。通过将第一连通管4设置在壳体1外,提供了泵体组件排气路径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从第二端排出的油液不受上升气流影响,能够顺利的与排出的气体分离,进而滴落到第二腔的底部,实现回流,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吐油率。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泵体组件,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隔断件(2),以将所述壳体(1)的内部隔离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泵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第二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排气通道(3),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所述第一连通管(4)和所述第二连通管(5)分别将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4)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上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3)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所述泵体组件排出的制冷剂和油液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4)进入所述第二腔内,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排气通道(3)排出,所述油液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5)流入所述第一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泵体组件,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隔断件(2),以将所述壳体(1)的内部隔离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泵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第二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排气通道(3),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所述第一连通管(4)和所述第二连通管(5)分别将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4)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上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3)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所述泵体组件排出的制冷剂和油液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4)进入所述第二腔内,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排气通道(3)排出,所述油液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5)流入所述第一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4)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泵体组件的排气口(6)相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4)位于所述壳体(1)外,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泵体组件与所述隔断件(2)之间的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腔靠近所述排气通道(3)一侧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5)位于所述壳体(1)外,所述第一腔内还设置有油池(7),所述第二连通管(5)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油池(7)相通,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腔靠近所述第一腔一侧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4)内设置有第一止回部(8),以阻断流体从所述第二腔沿所述第一连通管(4)回流至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第二连通管(5)内设置有第二止回部(9),以阻断流体从所述第一腔沿所述第二连通管(5)回流至所述第二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艳韩鑫金冀龙白璐琛王一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