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骨架及梁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81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骨架及梁柱结构,其中支撑骨架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一立柱沿着第一方向延伸;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通孔沿着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连接梁,所述连接梁沿着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表面连接;贯穿梁,所述贯穿梁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支撑骨架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且提高使用安全系数。

Support framework and beam colum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骨架及梁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支撑骨架及梁柱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中,支撑骨架是形成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支撑骨架一部分是起到梁结构的作用,另一部分是起到柱结构的作用,其中柱结构是用于传递梁结构上的载荷,梁结构是承受建筑物楼面板等载荷,梁结构将载荷传递到柱结构上,柱结构将载荷再传递到基础上,基础再把载荷传到地基上。但是现有的支撑骨架的稳定性差,且结构不稳定,当发生晃动等极端的天气时,支撑骨架之间由于连接质量差,支撑骨架容易发生变形或散落,造成形成的建筑物结构坍圮,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安全。所以如何支撑骨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支撑骨架的稳定性,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骨架及梁柱结构,提高形成的支撑骨架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骨架,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一立柱沿着第一方向延伸;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通孔沿着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连接梁,所述连接梁沿着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表面连接;贯穿梁,所述贯穿梁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梁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正方形或圆形。可选的,所述连接梁包括:连接梁上翼缘、连接梁下翼缘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梁上翼缘和连接梁下翼缘之间连接梁腹板,所述连接梁上翼缘与所述连接梁下翼缘呈平行分布。可选的,所述贯穿梁包括:贯穿梁上翼缘、贯穿梁下翼缘以及位于所述贯穿梁上翼缘和贯穿梁下翼缘之间的贯穿梁腹板,所述贯穿梁上翼缘与所述贯穿梁下翼缘呈平行分布。可选的,所述贯穿梁上翼缘与所述连接梁下翼缘连接或所述贯穿梁下翼缘与所述连接梁上翼缘连接。可选的,所述贯穿梁与所述连接梁之间采用焊接或铆接的连接方式。可选的,还包括:若干保护箍,若干所述保护箍套设在所述连接梁上。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呈平行分布,相邻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梁。可选的,所述第一立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所述第一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梁。可选的,所述第二立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梁。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梁柱结构,包括上面所述的支撑骨架。可选的,还包括: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填充在所述空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立柱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一立柱上设置有通孔,通孔沿着第二方向贯穿第一立柱,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连接梁沿着第二方向与第一立柱的外表面连接,贯穿梁的端部穿过通孔后与连接梁连接,这样形成的支撑骨架的强度高以及结构稳定性好。这是由于贯穿梁与第一立柱以及连接梁之间形成了双重连接,贯穿梁穿过通孔后再连接在连接梁上,当发生摇晃的时候,连接梁和第一立柱同时提供阻止贯穿梁发生位移的阻力,贯穿梁在双重阻力的阻止下,很难与第一立柱之间或连接梁之间发生滑脱或脱落,从而使得贯穿梁和第一立柱之间的结合强度得到提高,同时连接梁不仅与贯穿梁连接,而且与第一立柱连接,这种双重连接,使得连接梁与第一立柱的连接处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使得最终形成的支撑骨架的稳定性增强,安全系数提高。进一步,在空腔内填充混凝土层,使得混凝土层与贯穿梁之间形成咬合,这样贯穿梁与第一立柱和连接梁之间发生错位的难度大大增大,从而使得贯穿梁不易发生位移,提高了形成的梁柱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贯穿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梁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目前在建筑领域中,支撑骨架的形成方法是:先在立柱上形成穿过立柱的连接件,再将连接梁的端部与连接件焊接在一起。专利技术人经过分析发现,这种支撑骨架的稳定性差,连接梁和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差,随着时间的延长,连接梁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发生老化,连接梁与立柱之间容易发生脱落或脱离的现象,从而造成形成的支撑骨架发生坍圮,影响人们居住的环境和居住的舒适度。这是因为连接梁与连接件之间就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当连接梁与连接件的接口处发生老化时,连接梁与连接件发生脱离时,没有能够提供阻止连接梁发生脱落的阻力,这就造成形成的立柱和连接梁之间容易发生脱离,影响形成的支撑骨架的稳定性。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在第一立柱上设置有通孔,通孔沿着第二方向贯穿第一立柱,连接梁沿着第二方向与第一立柱的外表面连接,贯穿梁的一端穿过通孔后与连接梁连接,这样形成的支撑骨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强度。这是因为贯穿梁的端部穿过第一立柱后,再连接在连接梁上时,一方面贯穿梁与第一立柱和连接梁之间形成整体性连接,贯穿梁与第一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提高,形成的贯穿梁的稳定性更好;另外一方面,贯穿梁分别与第一立柱、连接梁之间形成双重连接,这种双重连接的方式,在贯穿梁发生位移时,第一立柱和连接梁能够同时提供阻止贯穿梁发生位移的阻力,这样贯穿梁就不易发生位移,贯穿梁与第一立柱以及连接梁之间不会脱离或脱落;同时连接梁不仅与第一立柱连接,而且与贯穿梁连接,这种双重连接的方式,使得连接梁与第一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形成的支撑骨架的结构稳定性。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地说明。首先参考图1,支撑骨架100,包括第一立柱200、连接梁300以及贯穿梁400。第一立柱200内具有空腔210,且所述第一立柱200沿着第一方向延伸;通孔220,位于所述第一立柱200上,所述通孔220沿着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立柱200,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连接梁300,所述连接梁300沿着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立柱200的外表面连接;贯穿梁400,所述贯穿梁400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220后与所述连接梁300连接。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贯穿梁400穿过所述通孔220后再与所述连接梁300连接,使得所述贯穿梁400连接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提高了形成的所述支撑骨架100的强度和稳定性。这是因为所述贯穿梁400穿过所述通孔220后再与所述连接梁300连接,所述贯穿梁400与所述第一立柱200以及所述连接梁300之间形成整体性连接,在所述贯穿梁400发生相对于所述第一立柱200和所述连接梁300的位移时,所述贯穿梁400、所述第一立柱200以及所述连接梁300要同时发生位移,此时所述贯穿梁400不仅受到来自所述第一立柱200的阻力,而且受到来自所述连接梁300的阻力,使得所述贯穿梁400发生相对位移的难度增大,从而提高了所述贯穿梁400的结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提高形成的所述支撑骨架100的强度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300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也得到提高,这是因为所述连接梁300不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一立柱沿着第一方向延伸;/n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通孔沿着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n连接梁,所述连接梁沿着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表面连接;/n贯穿梁,所述贯穿梁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一立柱沿着第一方向延伸;
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通孔沿着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连接梁,所述连接梁沿着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表面连接;
贯穿梁,所述贯穿梁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连接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正方形或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连接梁上翼缘、连接梁下翼缘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梁上翼缘和连接梁下翼缘之间连接梁腹板,所述连接梁上翼缘与所述连接梁下翼缘呈平行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梁包括:贯穿梁上翼缘、贯穿梁下翼缘以及位于所述贯穿梁上翼缘和贯穿梁下翼缘之间的贯穿梁腹板,所述贯穿梁上翼缘与所述贯穿梁下翼缘呈平行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艮杰吴成吴敏李寒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息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