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顶安装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613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28
一种采光顶安装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安装系统包括连接盘和若干连接筒,各连接筒与该连接盘的侧面之间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该连接盘具有安装侧面,中部设有通孔,各安装侧面设有横向的与该通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该连接头包括固定板和插接部,插接部包括竖板及若干横板,相邻横板之间的竖板设有第二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各横板设有竖向的第三安装孔;该连接筒末端套设于该插接部外周,该连接筒设有与该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该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现场容易安装和维护,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标准化生产,易于满足构件需求及建筑物外观。

Insta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daylighting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光顶安装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幕墙
,特别是一种采光顶安装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设计日益多样化。建筑幕墙凭借轻质、高强、高通透、节能环保等优势备受青睐。现有玻璃采光顶的安装一般采用一种刚性单层网壳结构的节点结构。然而,上述安装结构不利于安装和维护,安装成本较高,不利于工程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光顶安装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其现场容易安装和维护,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标准化生产,易于满足构件需求及建筑物外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光顶安装系统,包括连接盘和若干连接筒,各连接筒与该连接盘的侧面之间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该连接盘截面呈正多边形,具有与该正多边形的边数对应的安装侧面;该连接盘中部设有竖向的通孔,各安装侧面设有横向的与该通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该连接头包括竖向的固定板和插接部,该固定板与该安装侧面紧贴;该插接部截面呈E型,包括竖板及若干与该竖板垂直连接的横板,该竖板与该固定板一体连接;相邻横板之间的竖板设有与该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该第二安装孔贯穿该竖板及该固定板;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该第一固定螺栓末端位于该通孔内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各横板设有竖向的第三安装孔;该连接筒末端套设于该插接部外周,该连接筒设有与该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该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该连接盘截面对应挡盖,两个挡盖中部通过第三固定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与建筑主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连接盘的连接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的截面呈正六边形。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和连接头均为铸造件。一种所述的采光顶安装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工厂铸模做出连接盘和连接头;将连接筒与连接头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现场将连接头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在连接盘的安装侧面;将两个挡盖通过第三固定螺栓固定在连接盘的顶面和底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光顶安装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安装需求,工艺简单,造价低廉。2)本专利技术现场容易安装和维护。3)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标准化生产,易于满足构件需求及建筑物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采光顶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采光顶安装系统的横剖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采光顶安装系统的纵剖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采光顶安装系统的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采光顶安装系统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采光顶安装系统的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采光顶安装系统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光顶安装系统,包括连接盘1和若干连接筒2,各连接筒2与该连接盘1的侧面之间通过连接头3固定连接。该连接盘1截面呈正多边形,具有与该正多边形的边数对应的安装侧面11,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盘1的截面呈正六边形,该连接盘1和连接头3均为铸造件。该连接盘1中部设有竖向的通孔12,各安装侧面11设有横向的与该通孔12连通的第一安装孔13。该连接头3包括竖向的固定板31和插接部32,该固定板31与该安装侧面11紧贴。该插接部32截面呈E型,包括竖板321及若干与该竖板321垂直连接的横板322,该竖板321与该固定板31一体连接。相邻横板322之间的竖板321设有与该第一安装孔13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3,该第二安装孔33贯穿该竖板321及该固定板31。该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33内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4,该第一固定螺栓4末端位于该通孔12内并通过固定螺母41固定。各横板322设有竖向的第三安装孔323。该连接筒2末端套设于该插接部32外周,该连接筒2设有与该第三安装孔323对应的第四安装孔21,该第三安装孔323和第四安装孔21内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22。为了连接牢靠,还可以将连接筒2和连接头3焊接。该连接盘1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该连接盘1截面对应的挡盖5,两个挡盖5中部通过第三固定螺栓51固定连接,将通孔12内的螺栓头及螺母遮挡,以保证室内外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该连接筒2的另一端与建筑主体固定连接,以将荷载传递给建筑主体,或者,当采光顶较大时,也可以采用多个连接盘,此时该连接筒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该连接盘的连接头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的采光顶安装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工厂铸模做出连接盘1和连接头3,满足受力构造和功能要求,同时满足室内外美观性,将连接筒2与连接头3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2固定连接,焊接好送到工地。在现场将连接头3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固定在连接盘1的安装侧面11,将两个挡盖5通过第三固定螺栓51固定在连接盘1的顶面和底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光顶安装系统,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安装需求,工艺简单,造价低廉。2)本专利技术现场容易安装和维护。3)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标准化生产,易于满足构件需求及建筑物外观。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光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和若干连接筒,各连接筒与该连接盘的侧面之间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n该连接盘截面呈正多边形,具有与该正多边形的边数对应的安装侧面;该连接盘中部设有竖向的通孔,各安装侧面设有横向的与该通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n该连接头包括竖向的固定板和插接部,该固定板与该安装侧面紧贴;该插接部截面呈E型,包括竖板及若干与该竖板垂直连接的横板,该竖板与该固定板一体连接;相邻横板之间的竖板设有与该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该第二安装孔贯穿该竖板及该固定板;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该第一固定螺栓末端位于该通孔内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各横板设有竖向的第三安装孔;/n该连接筒末端套设于该插接部外周,该连接筒设有与该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该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光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和若干连接筒,各连接筒与该连接盘的侧面之间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
该连接盘截面呈正多边形,具有与该正多边形的边数对应的安装侧面;该连接盘中部设有竖向的通孔,各安装侧面设有横向的与该通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
该连接头包括竖向的固定板和插接部,该固定板与该安装侧面紧贴;该插接部截面呈E型,包括竖板及若干与该竖板垂直连接的横板,该竖板与该固定板一体连接;相邻横板之间的竖板设有与该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该第二安装孔贯穿该竖板及该固定板;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该第一固定螺栓末端位于该通孔内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各横板设有竖向的第三安装孔;
该连接筒末端套设于该插接部外周,该连接筒设有与该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该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的顶面和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赋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