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凤梅专利>正文

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及无井道电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40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及无井道电梯,涉及无井道电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无井道电梯翻板打开后竖直高度较高,易影响电梯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包括折叠盖板和枢轴,折叠盖板由多个折叠单元组成,每相邻两个折叠单元之间均铰接,紧邻枢轴的折叠单元与枢轴枢接;折叠盖板能盖合于电梯的穿层开口处,折叠盖板沿枢轴旋转时多个折叠单元之间实现折叠或展开而打开或关闭穿层开口。折叠盖板分为多个折叠单元后,打开穿层开口时折叠单元的高度较低,即收折后折叠盖板的高度低,不易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相应地也可提高电梯运行速度;且枢轴所受扭矩减小,有利于无井道电梯的稳定可靠运行。

A kind of elevator without hoistway through layer device and elevator without hoist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及无井道电梯
本技术涉及无井道电梯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及无井道电梯。
技术介绍
无井道电梯无需建设土建井道、无需挖底坑、无机房且无顶层高度要求,而且外观还能配合不同风格和不同结构的建筑进行设计,因此在家用电梯等小型电梯领域应用越来越多。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为了保证人员安全,穿层开口21'处需要设置穿层装置。现有无井道电梯的穿层装置一般采用对开翻板式,翻板1'绕铰接轴旋转而实现打开和关闭(参见图7)。这种方式翻板1'打开或关闭行程长、用时长,而且翻板打开后竖直高度较高,电梯轿厢3'下行时翻板如打开不及时会影响电梯的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了电梯运行速度的提升;而且铰接轴所受扭矩较大,影响其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及无井道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翻板打开后竖直高度较高,易影响电梯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包括折叠盖板和枢轴,所述折叠盖板由多个折叠单元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之间均铰接,紧邻所述枢轴的所述折叠单元与所述枢轴枢接;所述折叠盖板能盖合于电梯的穿层开口处,所述折叠盖板沿所述枢轴旋转时多个所述折叠单元之间实现折叠或展开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穿层开口。可选地,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还包括轨道,远离所述枢轴的所述折叠单元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轨道可滑动连接。可选地,所述枢轴传动连接有电机。可选地,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还包括触碰开关、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触碰开关和所述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可选地,所述折叠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可选地,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包括两个对开的所述折叠盖板。所述枢轴上套设有扭簧。可选地,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还包括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穿层开口的外围。可选地,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穿层开口的至少与电梯门对应的一侧。可选地,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外壳、提拉板、弹簧、磁铁和缓释轨道,所述缓释轨道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提拉板沿竖直方向可升降设置于所述缓释轨道中,所述磁铁与所述弹簧分别设置于所述提拉板的正面和背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井道电梯,包括轿厢和以上任一所述的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及无井道电梯,折叠盖板由多个折叠单元组成,每相邻两个折叠单元之间均铰接,折叠盖板沿枢轴旋转时多个折叠单元之间实现折叠或展开而打开或关闭穿层开口;折叠盖板分为多个折叠单元后,打开穿层开口时折叠单元的高度较低,即收折后折叠盖板的高度低,不易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相应地也可提高电梯运行速度;且枢轴所受扭矩减小,有利于无井道电梯的稳定可靠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折叠盖板的翻转方向;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护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护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折叠盖板的翻转方向;图中1、折叠盖板;11、折叠单元;2、混凝土;3、连接杆;4、电机;5、轨道;6、导向轮;7、自吸式提拉板;71、磁铁;72、弹簧;73、外壳;74、缓释轨道;75、提拉板本体;8、控制器;9、扭簧;图7是现有技术一种无井道电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翻板;2'、楼层地面;21'、穿层开口;3'、轿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包括折叠盖板1和枢轴,折叠盖板1由多个折叠单元11组成,每相邻两个折叠单元11之间均铰接,紧邻枢轴的折叠单元11与枢轴枢接;折叠盖板1能盖合于电梯的穿层开口处,折叠盖板1沿枢轴旋转时多个折叠单元11之间实现折叠或展开而打开或关闭穿层开口。折叠盖板1分为多个折叠单元11后,打开穿层开口时折叠单元11的高度较低,即收折后折叠盖板1的高度低,不易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相应地也可提高电梯运行速度;且枢轴所受扭矩减小,有利于无井道电梯的稳定可靠运行。枢轴上套设有扭簧9,关闭穿层开口时有利于降低启动力矩。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还包括轨道5,远离枢轴的折叠单元11上设置有导向轮6,导向轮6与轨道5可滑动连接。轨道5设置于折叠盖板1支架上,轨道5方向与枢轴的方向相垂直。远离枢轴的折叠单元11上的导向轮6沿轨道5滑动,减小折叠盖板1在折叠过程中的阻力,提高开关穿层开口的便捷性,省时省力。上述实施方式中枢轴均为连接杆3。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作为枢轴的连接杆3传动连接有电机4。通过电机4驱动枢轴转动,进而带动折叠盖板1折叠或展开,效率高。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还包括触碰开关、感应器和控制器8,触碰开关和感应器分别与控制器8信号连接,控制器8与电机4电连接。无井道电梯的穿层装置,每层楼的地面上有供轿厢穿过的穿层开口,穿层开口的位置设有可折叠的折叠盖板1,通过电机4驱动打开和关闭穿层开口的折叠盖板1,每层楼靠近穿层开口的位置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触碰开关装置。当电梯上升时,设置在楼层板下方的触碰开关被接触到,触碰开关会把信号传递给控制器8,控制器8控制电机4运动,电机4带动折叠盖板1打开,轿厢从穿层开口的位置穿过,当轿厢穿过开口时,设置在楼层板上方的感应器感应到轿厢离开,把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机4运动,电机4驱动折叠盖板1关闭楼层板上的穿层开口,防止人们掉下去,保证人们的安全。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6所示,折叠单元11的数量为两个。折叠单元11的数量为两个,便于控制,而且能减少故障率,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盖板和枢轴,所述折叠盖板由多个折叠单元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之间均铰接,紧邻所述枢轴的所述折叠单元与所述枢轴枢接;所述折叠盖板能盖合于电梯的穿层开口处,所述折叠盖板沿所述枢轴旋转时多个所述折叠单元之间实现折叠或展开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穿层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盖板和枢轴,所述折叠盖板由多个折叠单元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之间均铰接,紧邻所述枢轴的所述折叠单元与所述枢轴枢接;所述折叠盖板能盖合于电梯的穿层开口处,所述折叠盖板沿所述枢轴旋转时多个所述折叠单元之间实现折叠或展开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穿层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远离所述枢轴的所述折叠单元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轨道可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传动连接有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井道电梯穿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碰开关、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触碰开关和所述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井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宋凤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