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058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包括两根立梁和连接在两根立梁底部的下梁,所述下梁的截面呈U型,具有开口朝上的填充槽,填充槽的内部空腔中填充有对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把对重框的下梁设计为U型,在U型的填充槽中放置对重块,充分利用了对重框高度方向的空间,在满足对重块安装重量的前提下使对重框总体高度尽量减小,从而降低了对井道的高度的要求,适用于家用电梯。

Filled counterweight frame of household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
技术介绍
家用电梯安装在私人住宅中,通常井道空间有限,顶层高度和底坑高度都很小,导致对重框在井道内上下运行的行程很可能不够,这就需要对重框总体高度尽量小,而需要安装的对重块的总重量是一定的,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满足对重块安装重量的前提下降低对井道高度要求的对重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对井道高度要求的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电梯填充式对重框的技术方案是: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包括两根立梁和连接在两根立梁底部的下梁,所述下梁的截面呈U型,具有开口朝上的填充槽,填充槽的内部空腔中填充有对重块。进一步地,下梁的侧面安装有用于防止对重块晃动的顶丝。进一步地,对重块的顶面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安装有可拆的吊环。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中,把对重框的下梁设计为U型,在U型的填充槽中放置对重块,充分利用了对重框高度方向的空间,在满足对重块安装重量的前提下使对重框总体高度尽量减小,从而降低了对井道的高度的要求,适用于家用电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梯填充式对重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3所示,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包括上梁3、下梁1和两根立梁2,上梁3和下梁1分别连接在两根立梁2的顶部和底部,围成能够放置正常的对重块的空间。下梁1的截面呈U型,具有开口朝上的填充槽,填充槽的内部空腔中填充有对重块4。下梁包覆在立梁底部的外侧。下梁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安装有顶丝5,能够顶紧固定对重块,防止其晃动。对重块4的顶面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安装吊环6。安装或取出时需要临时使用吊环,安装完毕后将吊环拆掉。本实施例中,下梁内部填充的对重块有两块,并上下叠放。在其他实施例中,下梁内部填充的对重块可以为一整块。对重块采用铸铁或复合材料。本申请中,把对重框的下梁设计为U型,在U型空腔中放置对重块,充分利用了对重框高度方向的空间,可以使对重框总体高度尽量减小,降低了对井道的高度要求,同时也节约了成本,更有市场竞争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包括两根立梁和连接在两根立梁底部的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的截面呈U型,具有开口朝上的填充槽,填充槽的内部空腔中填充有对重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包括两根立梁和连接在两根立梁底部的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的截面呈U型,具有开口朝上的填充槽,填充槽的内部空腔中填充有对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召军冯浩聪朱国乾
申请(专利权)人: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