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31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衬构件(1),包括:半透明的第一层(2);天然材料的第二层(3),其以可见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第一层(2)的正面(2a)上,其中所述第二层(3)是完全半透明的或具有一或多个半透明区域(3a),且其中所述第二层(3)具有一或多个非透明区域;衬底(5),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层(2)的背面(2b)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与所述衬底(5)之间布置有第三层(4),其中所述第三层(4)的层颜色如此地选择,使得所述内衬构件(1)的可见内衬颜色与所述天然材料的材料颜色相匹配。

Lining me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衬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内衬构件以及一种针对这种内衬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现有技术,为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内衬构件配设天然材料层,以便增强该内衬构件表面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为此而使用木材表面和石材表面。但使用天然的实心石材表面极为昂贵。另外,实心石材表面还难以成型,并导致部件重量增大。出于这种原因,通常使用具有极薄石材层的石材贴面来节省成本,并实现良好的三维成型性能且降低内衬构件的重量。但这类薄石材贴面在结构和外观品质方面不及实心石材表面。GB2541893A中描述了一种改良具有石材贴面的内衬构件外观的可行方案。所描述的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层压内衬面板具有背衬层、发光层和半透明的石材贴面。设置发光层来直接或间接照亮石材贴面。为此,发光层包括具有编织到织物层中的一或多个光纤的光导体或者一或多个LED。此外,该内衬构件还具有散光层或反光层。发光层能够从背面照亮石材贴面,从而改良车辆内衬的外观。但从背面照亮薄石材贴面不会产生像实心石材层那样自然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内衬构件,其具有天然材料的外观,特别是实心石材或木材的外观,同时具有良好的三维成型性能和很轻的重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内衬构件的相应方法。本技术的内衬构件包括:半透明的第一层,其具有正面和背面;天然材料的第二层,其以可见的方式布置在第一层的正面上,其中第二层是完全半透明的或具有一或多个半透明区域,且其中第二层具有一或多个非透明区域;以及衬底,其布置在第一层的背面上。更进一步,本技术的内衬构件的特征在于,第一层与衬底之间布置有第三层,其中第三层的层颜色如此地选择,使得内衬构件的可见内衬颜色与天然材料的材料颜色相匹配。这里,半透明层或半透明区域是指并非绝对透明或透光的透亮或透光层或者透亮或透光区域此外,半透明层或半透明区域包括透明层或透光层或者透明区域或透光区域。半透明的第一层能够在天然材料层后面、特别是在薄石材或木材贴面后面产生深度效果。通过使层颜色与天然材料的材料颜色相匹配,结合深度效果,实现实心天然材料的外观、特别是实心石材或木材的外观。同时,保留天然材料薄层的正面特性,即轻重量和良好的三维成型性能。在本技术的有利设计方案中,第一层是透明的,以及/或者第二层具有一或多个透明区域和/或一或多个非半透明区域和/或一或多个非透明区域。特定而言,第二层可包括透明区域和半透明到非透明区域、或者透明区域和非半透明区域、或者非半透明和半透明到非透明区域。此外,第二层还可包括透明区域、半透明到非透明区域和非半透明区域。在本技术的另一有利设计方案中,第二层可为连续层。第二层也可为非连续层,其特别是具有多个单独的层区段或单独的天然材料颗粒。就此而言,连续和非连接的天然材料的第二层均可具有天然材料的图案和/或结构。此外,第二层还可具有变化的层厚,其中一或多个半透明区域的层厚优选可小于非半透明区域。在本技术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第二层可具有石材、木材或矿物或者由其组成,特别是第二层可为石材贴面、木材贴面或矿物贴面。第一层可具有半透明的粘合剂或树脂或者由其组成。特定而言,第一层可具有透明的粘合剂或树脂。特定而言,第一层可具有PVAC(聚乙酸乙烯酯)、聚酯、苯乙烯-丙烯酸酯或EVA(乙烯-乙酸乙烯酯)。通常情况下,第一层的厚度为0.2mm至0.6mm。优选地,第一层的厚度为0.3mm至0.5mm或其厚度为0.4mm。第二层的层厚可为0.1mm至0.6mm,特别是其平均厚度可为0.4mm、0.2mm或0.1mm。第三层可具有塑料,特别是TPU(热塑性聚氨酯)或PC(聚碳酸酯),或者由其组成。第三层例如可为塑料薄膜,特别是印刷薄膜。第三层的厚度可为0.02mm至0.5mm,特别是0.1mm至0.2mm,优选为0.12mm。第三层优选借助PA(聚酰胺)粘合剂固定于第二层。衬底可具有PC/ABS(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或PA66(聚酰胺66)或者由其组成。优选地,衬底的厚度可为2mm至5mm,特别是2.4mm至3mm。第三层的特别优势在于,它可用作背面注塑衬底的屏蔽。这样就能将衬底直接在背面注塑到第三层上。在此情形下,第三层防止第一层或第一层和第二层因背面注塑期间的高温和材料剪切力而受损。背面注塑的衬底由坚实的材料制成,因此内衬构件还可具有高硬度和高刚度。此外,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制造内衬构件的方法。在本技术的方法中,布置复合层,其中复合层具有半透明的第一层和天然材料的可见第二层,且其中第二层布置在第一层的正面上并是完全半透明的或具有一或多个半透明区域,且其中第二层具有一或多个非透明区域。此外,在第一层的背面上布置有衬底。本技术的方法的特征尤其在于,第一层与衬底之间布置有第三层,其中如此地选择第三层的层颜色,使得内衬构件的可见内衬颜色与天然材料的材料颜色相匹配。为选择第三层的层颜色,在基准步骤中,借助分光光度计测量天然材料样本的材料颜色。此外,在组合步骤中,将复合层的样本与第三层的样本叠合成针对第三层的多种不同颜色的相应层组合,其中所述复合层具有第一层的样本和第二层的样本。在测量步骤中,借助分光计,针对第三层的每种颜色,测量第二层的样本上的层组合的内衬颜色。在计算步骤中,针对第三层的每种颜色,计算天然材料样本的材料颜色与层组合的内衬颜色的色差。在选择步骤中,则选择色差低于预定阈值的颜色作为层颜色。在本技术的方法的另一有利设计方案中,如果所计算的色差均不低于阈值,则重复组合步骤、测量步骤和选择步骤,其中使用色差小于或等于所计算的色差中最小值的多种颜色的第三层的样本来形成层组合。优选地,针对第三层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特别是针对其十种不同颜色,相应形成层组合,以便选择层颜色。根据另一有利方案,对天然材料样本的材料颜色进行多次测量,优选至少十次测量,并确定天然材料样本的材料颜色的平均值。特别优选地,形成天然材料的多个、优选至少十个样本中的每一个样本与第三层的多种不同颜色的多个样本中的每一个样本的层组合,针对每个层组合,借助分光光度计测量第二层的样本上的层组合的内衬颜色,并确定每个第三层的样本相对于第二层的样本的内衬颜色的平均值。作为进行基准步骤、组合步骤、计算步骤和选择步骤的替代或补充方案,为选择第三层的层颜色,也可在透射测量步骤中,测量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叠加样本的层组合的分光透射值,并在颜色计算步骤中,借助该透射值计算层颜色。特别优选地,将衬底在背面注塑到第三层。特别地,将衬底在背面注塑到第三层的背向第一层的背面上。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的内衬构件以及本技术的制造内衬构件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分别在具体实例中列出不同的技术实质要素或有利改进方案的要素,其中这些要素中的每个-即使在脱离相应实例的上下文和该实例的其他特征的情况下-也能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衬构件(1),包括:/n半透明的第一层(2),/n天然材料的第二层(3),其以可见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第一层(2)的正面(2a)上,其中所述第二层(3)是完全半透明的或具有一或多个半透明区域(3a),且其中所述第二层(3)具有一或多个非透明区域,/n衬底(5),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层(2)的背面(2b)上,/n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层(2)与所述衬底(5)之间布置有第三层(4),/n其中所述第三层(4)的层颜色如此地选择,使得所述内衬构件(1)的可见内衬颜色与所述天然材料的材料颜色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30 DE 102017221570.41.一种内衬构件(1),包括:
半透明的第一层(2),
天然材料的第二层(3),其以可见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第一层(2)的正面(2a)上,其中所述第二层(3)是完全半透明的或具有一或多个半透明区域(3a),且其中所述第二层(3)具有一或多个非透明区域,
衬底(5),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层(2)的背面(2b)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2)与所述衬底(5)之间布置有第三层(4),
其中所述第三层(4)的层颜色如此地选择,使得所述内衬构件(1)的可见内衬颜色与所述天然材料的材料颜色相匹配。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内衬构件(1),其中所述第一层(2)是透明的,以及/或者所述第二层(3)具有一或多个透明区域和/或一或多个非半透明区域和/或一或多个非透明区域。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衬构件(1),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西姆·米西奥里挨内·克拉维厄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内饰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