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凉感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310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涤纶凉感面料,包括基布层、依次设置于基布层的内表面设有抗菌层、第一凉感层、依次设置于基布层外表面的第二凉感层、透气层、抗静电层和防皱层,所述第一凉感层由第一纱线与第一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铜氨纤维、涤纶凉感纤维混纺,第一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中空涤纶长丝上制成,所述第二凉感层采用经纱和纬纱相互浮沉交织形成平纹组织,所述防皱层由第二纱线与第二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二纱线为记忆纤维、竹炭纤维混纺,第二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记忆纤维上制成。该面料具有凉爽的触感,并且能够抑制面料内部细菌的滋生。

A cool polyester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凉感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的领域,特别是一种涤纶凉感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面料的需要已不仅仅是遮羞、保暖的功效,人们需要更多功能的面料来满足他们对生活的需求;由于夏季人们出汗较多,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赋予接触面料凉爽性能的同时增加面料的抗菌性能是凉爽产品的基本要求,现提出一种涤纶凉感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涤纶凉感面料,具有凉爽的触感,并且能够抑制面料内部细菌的滋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涤纶凉感面料,包括基布层、依次设置于基布层的内表面设有抗菌层、第一凉感层、依次设置于基布层外表面的第二凉感层、透气层、抗静电层和防皱层,所述第一凉感层由第一纱线与第一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铜氨纤维、涤纶凉感纤维混纺,所述第一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中空涤纶长丝上制成,所述第二凉感层采用经纱和纬纱相互浮沉交织形成平纹组织,所述经纱为竹炭纤维、涤纶凉感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为超细纤维、涤纶凉感混纺而成,所述防皱层由第二纱线与第二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二纱线为记忆纤维、竹炭纤维混纺,所述第二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记忆纤维上制成。作为优选,所述抗静电层为由第四经线、第四纬线织造而成网状结构,所述第四经线为导电纤维、木棉纤维混纺而成,第四纬线为导电纤维、防螨纤维混纺而成。作为优选,所述抗菌层由第三经线、第三纬线织造而成,所述第三经线为甲壳素纤维、竹炭纤维混纺,所述第三纬线为莫代尔纤维、棉纤维混纺而成。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层为由第二经线、第二纬线织造而成,所述透气层上均布有透气孔,所述第二经线为木棉纤维、亚麻纤维混纺,所述第二纬线为中空涤纶纤维、亚麻纤维混纺。作为优选,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线、第一纬线织造而成,所述第一经线为涤纶纱线,所述第一纬线为竹炭纤维、棉纤维混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一种涤纶凉感面料,表层和内层分别采用凉爽层,不仅使面料具有凉爽的触感,而且铜氨纤维的手感特别好,还具备较强的除湿排气性,使面料内层舒适柔软,透气层可提高面料的透气效果,内层凉爽层的竹炭纤维、超细纤维具有导湿的效果。抗菌层可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抗静电层可有效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并且增添防螨纤维可抑制螨虫滋生,由于形状记忆纤维具有对纤维最初形状的记忆功能,防皱层能够使面料用手轻拂后即可恢复平整状态,减少表面的折痕。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涤纶凉感面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涤纶凉感面料,包括基布层1、依次设置于基布层1的内表面设有抗菌层2、第一凉感层3、依次设置于基布层1外表面的第二凉感层4、透气层5、抗静电层6和防皱层7,所述第一凉感层3由第一纱线与第一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铜氨纤维、涤纶凉感纤维混纺,所述第一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中空涤纶长丝上制成,所述第二凉感层4采用经纱和纬纱相互浮沉交织形成平纹组织,所述经纱为竹炭纤维、涤纶凉感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为超细纤维、涤纶凉感混纺而成,所述防皱层7由第二纱线与第二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二纱线为记忆纤维、竹炭纤维混纺,所述第二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记忆纤维上制成。所述抗静电层6为由第四经线、第四纬线织造而成网状结构,所述第四经线为导电纤维、木棉纤维混纺而成,第四纬线为导电纤维、防螨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抗菌层2由第三经线、第三纬线织造而成,所述第三经线为甲壳素纤维、竹炭纤维混纺,所述第三纬线为莫代尔纤维、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透气层5为由第二经线、第二纬线织造而成,所述透气层5上均布有透气孔,所述第二经线为木棉纤维、亚麻纤维混纺,所述第二纬线为中空涤纶纤维、亚麻纤维混纺。所述基布层1由第一经线、第一纬线织造而成,所述第一经线为涤纶纱线,所述第一纬线为竹炭纤维、棉纤维混纺。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涤纶凉感面料,表层和内层分别采用凉爽层,不仅使面料具有凉爽的触感,而且铜氨纤维的手感特别好,还具备较强的除湿排气性,使面料内层舒适柔软,透气层可提高面料的透气效果,内层凉爽层的竹炭纤维、超细纤维具有导湿的效果。抗菌层可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抗静电层可有效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并且增添防螨纤维可抑制螨虫滋生,由于形状记忆纤维具有对纤维最初形状的记忆功能,防皱层能够使面料用手轻拂后即可恢复平整状态,减少表面的折痕。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凉感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依次设置于基布层(1)的内表面设有抗菌层(2)、第一凉感层(3)、依次设置于基布层(1)外表面的第二凉感层(4)、透气层(5)、抗静电层(6)和防皱层(7),所述第一凉感层(3)由第一纱线与第一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铜氨纤维、涤纶凉感纤维混纺,所述第一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中空涤纶长丝上制成,所述第二凉感层(4)采用经纱和纬纱相互浮沉交织形成平纹组织,所述经纱为竹炭纤维、涤纶凉感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为超细纤维、涤纶凉感混纺而成,所述防皱层(7)由第二纱线与第二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二纱线为记忆纤维、竹炭纤维混纺,所述第二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记忆纤维上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凉感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依次设置于基布层(1)的内表面设有抗菌层(2)、第一凉感层(3)、依次设置于基布层(1)外表面的第二凉感层(4)、透气层(5)、抗静电层(6)和防皱层(7),所述第一凉感层(3)由第一纱线与第一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铜氨纤维、涤纶凉感纤维混纺,所述第一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中空涤纶长丝上制成,所述第二凉感层(4)采用经纱和纬纱相互浮沉交织形成平纹组织,所述经纱为竹炭纤维、涤纶凉感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为超细纤维、涤纶凉感混纺而成,所述防皱层(7)由第二纱线与第二包芯纤维织造而成,所述第二纱线为记忆纤维、竹炭纤维混纺,所述第二包芯纤维为涤纶凉感纤维缠绕在记忆纤维上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凉感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6)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琪瑶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