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89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包括外壳、一键控制按钮、万向转接头、液压油缸、柱塞油泵、转动连杆、直流电机、电磁阀、储油装置、安全阀、螺堵、放油阀、吸油单向阀、柱塞杆、回油单向阀、一位弹簧、活塞杆、二位弹簧、导向杆和电路控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压油缸设置有至少两路回油路,并且压接的压力可以调节。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在活塞杆的前端配装压接式钳头进行压接工作,也可以在活塞杆的前端连接万向转接头,将液压油经空心活塞杆通过万向转接头分为2路输出,连接独立式压接钳头进行压接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置有背带。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压接范围宽、压接力大、压接效率高和便于高空作业携带。

A high speed crimping device for back loaded lithium battery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线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气化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电气化线路现已逐步向县级城市覆盖,接触网安装作为电气化铁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就得提高整个线路安装效率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整个线路安全运营提供动力源。接触网中线缆的安装均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截取实际线缆长度,然后进行端子压接工作,再进行几个人合作安装线缆。传统方式是断线和压接均在地面上,通过体积较大的压接或切断设备来实现,然后安装到腕臂上,这种方式有时候由于线缆断切误差较大,造成二次压接,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压接范围宽、压接力大、压接效率高和便于高空作业携带的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包括外壳、一键控制按钮、液压油缸、柱塞油泵、直流电机、储油装置、一位弹簧、活塞杆和电路控制板;所述一键控制按钮设置在外壳上,其通过导线与电路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机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所述直流电机驱动连接于所述柱塞油泵;所述活塞杆设于所述液压油缸前部的空缸内,一位弹簧设于所述空缸内并与所述活塞杆相抵接;所述液压油缸内设有至少一路进油路和至少两路回油路,所述进油路和回油路上分别设有进油单向控制机构和回油单向控制机构,并且所述进油路和回油路均分别与空缸和储油装置相连通;所述柱塞油泵的柱塞杆设于所述进油路上,位于进油单向控制机构和空缸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进油路包括吸油口、进油口和柱塞杆孔;所述进油单向控制机构包括吸油单向阀,所述吸油单向阀设于所述吸油口内,并分别连通于所述储油装置和柱塞杆孔;所述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柱塞杆孔和空缸相连通;所述柱塞杆设于所述柱塞杆孔内。进一步地,其中一路回油路包括二位回油路和一位回油口,该路回油路的回油单向控制机构包括回油单向阀;所述一位回油口的一端和空缸相连通,另一端通过回油单向阀和所述二位回油路相连通,所述二位回油路与所述储油装置相连通;所述回油单向阀由电磁阀驱动开闭;电磁阀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更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驱动连接于转动连杆的一端并可驱动转动连杆的一端上下运动;所述液压油缸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上部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杆的另一端;所述导向杆的下方设置所述回油单向阀;所述导向孔的下端与外部相通并且设有放油阀,所述回油单向阀和放油阀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更进一步地,另一路回油路包括一位回油路和二位回油口,该路回油路的回油单向控制机构包括安全阀;所述二位回油口的一端连通于空缸,另一端通过安全阀连通于一位回油路,所述一位回油路与储油装置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连接有万向转接头,所述活塞杆和所述万向转接头均为空心结构,并且两者相连通;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液压油缸的空缸相连通;所述万向转接头设有若干对外输出油路。更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转接头包括转换块、螺杆、轴用卡簧、O型密封圈和锁紧螺母;所述转换块上设置有X向对外输出油路、Y向对外输出油路、Z向通孔;转换块通过Z向通孔设置在螺杆的上部;Z向通孔的内壁设置有O型圈槽,所述O型密封圈装配于O型圈槽内;转换块的顶部设有轴用卡簧,所述轴用卡簧连接于所述螺杆的顶端;转换块的下部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将转换块锁紧连接在所述螺杆上;螺杆的下半部分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万向转接头通过螺杆的下半部分外表面上的螺纹与活塞杆连接在一起。再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转接头的内部设有轴向油路口和横向油路口,液压油缸的空缸与轴向油路口的一端连通,轴向油路口的另一端与横向油路口的一端连通;横向油路口还分别与X向对外输出油路和Y向对外输出油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装置包括油箱和软油袋,所述软油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油单向阀和油箱相通。进一步地,还包括背带座和手柄,背带座设置在储油装置的顶部,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的前部,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背带座和外壳的手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液压油缸设置有至少两路回油路,实现了快速压接工作,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和压接工作效率,使产品压接质量也得到了保障。2、本专利技术中,压接的压力可以调节,可以适用于更多不同情况的压接需要,压接范围宽,压接力大。3、本专利技术中既可以在活塞杆的前端配装压接式钳头进行压接工作,也可以在活塞杆的前端连接万向转接头,将液压油经空心活塞杆通过万向转接头分为2路输出,连接独立式压接钳头进行压接工作,更加灵活,还有助于提高压接效率。4、本专利技术设置有背带,适用于高空作业,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液压油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液压油缸结构第一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液压油缸结构第二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液压油缸结构第三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万向转接头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万向转接头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外壳1;一键控制按钮2;万向转接头3;液压油缸4;柱塞油泵5;转动连杆6;带风冷直流电机7;电磁阀8;背带座9;油箱10;软油袋11;安全阀12;螺堵13;放油阀14;吸油单向阀15;柱塞杆16;回油单向阀17;一位弹簧18;活塞杆19;二位弹簧20;导向杆21;电路控制板22;转换块31;X向对外输出油路32;螺杆33;Y向对外输出油路34;轴用卡簧35;O型密封圈36;横向油路口37;锁紧螺母38;轴向油路口39;Z向通孔40;O型圈槽310;吸油口41;一位回油路42;二位回油路43;柱塞杆孔44;导向孔45;安全阀孔46;进油口47;液压缸空腔48;一位回油口49;二位回油口5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一种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外壳1、一键控制按钮2、液压油缸4、柱塞油泵5、转动连杆6、直流电机7、电磁阀8、储油装置、吸油单向阀15、回油单向阀17、一位弹簧18、活塞杆19、导向杆21和电路控制板22;所述一键控制按钮2设置在外壳1上,其通过导线与电路控制板22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机7和电磁阀8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22;所述直流电机7驱动连接于所述柱塞油泵5;所述电磁阀8驱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杆6的一端并可驱动转动连杆6的一端上下运动;所述活塞杆19设于所述液压油缸4前部的空缸48内,一位弹簧18设于所述空缸48内并与所述活塞杆19相抵接;所述液压油缸4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孔45,所述导向孔45的上部设有导向杆21,所述导向杆21的上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一键控制按钮(2)、液压油缸(4)、柱塞油泵(5)、直流电机(7)、储油装置、一位弹簧(18)、活塞杆(19)和电路控制板(22);/n所述一键控制按钮(2)设置在外壳(1)上,其通过导线与电路控制板(22)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机(7)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22);所述直流电机(7)驱动连接于所述柱塞油泵(5);/n所述活塞杆(19)设于所述液压油缸(4)前部的空缸(48)内,一位弹簧(18)设于所述空缸(48)内并与所述活塞杆(19)相抵接;所述液压油缸(4)内设有至少一路进油路和至少两路回油路,所述进油路和回油路上分别设有进油单向控制机构和回油单向控制机构,并且所述进油路和回油路均分别与空缸(48)和储油装置相连通;所述柱塞油泵(5)的柱塞杆(16)设于所述进油路上,位于进油单向控制机构和空缸(48)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一键控制按钮(2)、液压油缸(4)、柱塞油泵(5)、直流电机(7)、储油装置、一位弹簧(18)、活塞杆(19)和电路控制板(22);
所述一键控制按钮(2)设置在外壳(1)上,其通过导线与电路控制板(22)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机(7)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22);所述直流电机(7)驱动连接于所述柱塞油泵(5);
所述活塞杆(19)设于所述液压油缸(4)前部的空缸(48)内,一位弹簧(18)设于所述空缸(48)内并与所述活塞杆(19)相抵接;所述液压油缸(4)内设有至少一路进油路和至少两路回油路,所述进油路和回油路上分别设有进油单向控制机构和回油单向控制机构,并且所述进油路和回油路均分别与空缸(48)和储油装置相连通;所述柱塞油泵(5)的柱塞杆(16)设于所述进油路上,位于进油单向控制机构和空缸(4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路包括吸油口(41)、进油口(47)和柱塞杆孔(44);所述进油单向控制机构包括吸油单向阀(15),所述吸油单向阀(15)设于所述吸油口(41)内,并分别连通于所述储油装置和柱塞杆孔(44);所述进油口(47)分别与所述柱塞杆孔(44)和空缸(48)相连通;所述柱塞杆(16)设于所述柱塞杆孔(4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路回油路包括二位回油路(43)和一位回油口(49),该路回油路的回油单向控制机构包括回油单向阀(17);所述一位回油口(49)的一端和空缸(48)相连通,另一端通过回油单向阀(17)和所述二位回油路(43)相连通,所述二位回油路(43)与所述储油装置相连通;所述回油单向阀(17)由电磁阀(8)驱动开闭;电磁阀(8)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负式锂电电连接快速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8)驱动连接于转动连杆(6)的一端并可驱动转动连杆(6)的一端上下运动;所述液压油缸(4)设有导向孔(45),所述导向孔(45)的上部设有导向杆(21),所述导向杆(2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杆(6)的另一端;所述导向杆(21)的下方设置所述回油单向阀(17);所述导向孔(45)的下端与外部相通并且设有放油阀(14),所述回油单向阀(17)和放油阀(14)之间设有回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背负式锂电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冰陈瑞峰安小旭黄秋栓任佳星胡闯曹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