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01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6:18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剥离纸的剥离性的粘着片(100)。粘着片(100)包括:片状的基材(10);粘着剂层(20),配置在所述基材(10)上;第一剥离纸(30),配置在所述粘着剂层(20)的与所述基材(10)相反的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剥离纸(30)成为一边在规定方向上卷绕一边从所述粘着剂层(20)能够剥离的构成,同时具有在俯视时与所述粘着剂层(20)重叠的重叠区域(31)、从所述重叠区域(31)突出的扩张部(32)以及沿着与该第一剥离纸(30)的卷绕方向交叉的方向而设置在所述扩张部(32)的狭缝(33),所述狭缝(33)沿着所述卷绕方向散布多个。

Adhesiv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着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着片。
技术介绍
粘着片中作为以剥离纸为特征的现有技术的示例,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粘着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粘着片具备设置有粘着剂层的带状标签主体和带状剥离纸,所述带状剥离纸与粘着剂层粘接而与带状标签主体层叠,带状剥离纸具有从带状标签主体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突出的摘取部。此外,该带状剥离纸在与粘着剂层粘接区域中具有狭缝。通过这种构成,能够从带状标签主体容易地剥离带状剥离纸。具体地,剥离时,将拇指抵接在摘取部上,将食指抵接在狭缝的位置而摘取,以将食指扭曲的方式顶起时,打开狭缝部分,狭缝和带状标签主体的粘接部分容易被剥离,进行以该剥离作为触发进行剥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7-2331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当不是手动作业而想要通过辊等自动卷绕机来卷绕剥离纸而剥离时,若是通过专利文献1公开的构成的话,存在剥离不能顺利地进行的情况。剥离纸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时等,当剥离纸的柔韧性低时,即使从狭缝部分开始剥离,剥离纸也不能顺着辊的旋转,而发生不能进行剥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剥离纸的剥离性。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粘着片,包括:片状的基材;粘着剂层,配置在所述基材上;第一剥离纸,配置在所述粘着剂层的与所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剥离纸成为一边在规定方向上卷绕一边从所述粘着剂层能够剥离的构成,同时具有在俯视时与所述粘着剂层重叠的重叠区域、从所述重叠区域突出的扩张部以及沿着与该第一剥离纸的卷绕方向交叉的方向而设置在所述扩张部的狭缝,所述狭缝沿着所述卷绕方向散布多个。(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在所述(1)的构成的基础上,所述狭缝为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扩张部的开口。(3)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在所述(1)或(2)的构成的基础上,所述粘着剂层及所述第一剥离纸呈方形状,所述第一剥离纸的所述扩张部呈包围所述粘着剂层的框状,所述狭缝在所述扩张部的一对的短边部的两侧上成对地设置。(4)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在所述(1)~(3)中任意一个构成的基础上,所述狭缝中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重叠区域及所述扩张部的边界的延长线上。(5)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在所述(1)~(4)中任意一个构成的基础上,所述狭缝等间隔地散布。(6)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在所述(1)~(5)中任意一个构成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剥离纸是卷绕在圆筒状的辊的外周而被剥离的剥离纸,全部所述狭缝设置在所述卷绕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剥离纸的端部在所述外周的1/2的长度范围内。(7)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在所述(1)~(6)中任意一个构成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剥离纸进一步具有外周缘的一部分被切除的切口部。(8)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在所述(1)~(7)中任意一个构成的基础上,所述基材是具有剥离性的第二剥离纸。(9)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在所述(1)~(8)中任意一个构成的基础上,所述基材的平面尺寸在所述第一剥离纸的平面尺寸以上。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剥离纸的剥离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粘着片的仰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截面图。图3是图2中的狭缝作为变形例的图。图4是表示贴合工序中的粘着片的搬入作业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贴合工序中的第一剥离纸的剥离作业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辊粘接有第一剥离纸的样子的图。图7是表示辊旋转而剥离第一剥离纸的样子的图。图8是表示辊旋转而剥离第一剥离纸的样子的其它的图。图9是表示辊旋转而卷绕第一剥离纸的样子的图。图10是表示辊旋转而解除第一剥离纸的卷绕的样子的图。图11是表示贴合工序中的触摸面板的搬入作业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贴合工序中的触摸面板与粘着剂层的粘接作业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及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粘着片100。另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中示出X轴、Y轴以及Z轴,各轴方向以在各附图中为公共方向的方式描绘。如图1的平面图(仰视图)所示,粘着片100作为整体呈纵向长的方形状(矩形状),该粘着片100中的短边方向与各附图中的X轴方向一致,长边方向与各附图中的Y轴方向一致,厚度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如图2的截面图所示,粘着片100包括:片状的基材10;粘着剂层20,配置在基材10的一个表面上并具有粘着性;第一剥离纸30,配置在与粘着剂层20的一对的层表面中与基材10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并具有剥离性。粘着片100以从下侧第一剥离纸30、粘着剂层20、基材10的顺序层叠,图1对应于从底面(下面)的第一剥离纸30侧观察粘着片100的图。第一剥离纸30与粘着剂层20粘接,但在使用时被剥离而使粘着剂层20的一侧的表面(图2中的下表面21)露出,成为粘着剂层20的下表面21能够与外部的被粘接部件粘接的状态。粘着剂层20呈图1中的虚线所示的长方形,其厚度根据用途在10μm~500μm左右的范围内适当地选择,特别在后述的显示面板的贴合所使用的情况下,构成为在粘着性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透射显示面板的透明性。基材10是保护粘着剂层20的片状部件,呈与粘着剂层20相仿的平面形状。此外,基材10也可以具有剥离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等合成树脂制的第二剥离纸。基材10(第二剥离纸)的平面尺寸形成为与粘着剂层20相比大,并且通过翻转从粘着剂层20突出的部分,基材10容易从粘着剂层20上剥离。当剥离基材10时,粘着剂层20的上表面22露出,且露出的上表面22能够与外部的被粘接部件粘接。即,粘着片100构成为表面和背面这两面能够分别与外部的被粘接部件粘接。例如,在粘着片100的表面上粘结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在背面上粘结通过手指等接触输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中的位置信息的触摸面板,因此能够贴合这些而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第一剥离纸30由具有剥离性的PET等合成树脂制成,具有与粘着剂层20相仿的方形状的平面形状,通过与构成第二剥离纸的基材10同样的理由,其平面尺寸形成为大于粘着剂层20的平面尺寸。第一剥离纸30具有重叠区域31和框状的扩张部32,所述重叠区域31是如图1所示方形状的中央侧并且在俯视时与粘着剂层20层叠,所述框状的扩张部32包围重叠区域31。扩张部32从重叠区域31和粘着剂层20突出。第一剥离纸30的扩张部32设置有狭缝33,所述狭缝33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扩张部32的开口,且狭缝33沿着长边方向(Y轴方向)以细长状形成。狭缝33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3A、33B、33C三个),且沿着短边方向(X轴方向)以等间隔散布(成列)而设置。三个狭缝33A、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片状的基材;/n粘着剂层,配置在所述基材上;/n第一剥离纸,配置在所述粘着剂层的与所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表面,/n所述第一剥离纸成为一边在规定方向上卷绕且一边从所述粘着剂层能够剥离的构成,同时具有在俯视时与所述粘着剂层重叠的重叠区域、从所述重叠区域突出的扩张部以及沿着与该第一剥离纸的卷绕方向交叉的方向而设置在所述扩张部的狭缝,/n所述狭缝沿着所述卷绕方向散布多个。/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0 US 62/7197751.一种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片状的基材;
粘着剂层,配置在所述基材上;
第一剥离纸,配置在所述粘着剂层的与所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表面,
所述第一剥离纸成为一边在规定方向上卷绕且一边从所述粘着剂层能够剥离的构成,同时具有在俯视时与所述粘着剂层重叠的重叠区域、从所述重叠区域突出的扩张部以及沿着与该第一剥离纸的卷绕方向交叉的方向而设置在所述扩张部的狭缝,
所述狭缝沿着所述卷绕方向散布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为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扩张部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着剂层及所述第一剥离纸呈方形状,
所述第一剥离纸的所述扩张部呈包围所述粘着剂层的框状,
所述狭缝在所述扩张部的一对的短边部的两侧上成对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淳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