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胶带及卷筒双面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71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04
本公开提供一种双面胶带及卷筒双面胶,涉及胶带设计领域。该双面胶带包括离型层和形成于所述离型层上的粘贴层,其中:所述粘贴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离型层的宽度,所述粘贴层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锯齿面,各所述锯齿面沿所述粘贴层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各所述锯齿面远离所述粘贴层侧边的一端与所述离型层靠近所述锯齿面的一端的边缘平齐。本公开的双面胶带及卷筒双面胶可粘贴层与离型层分离。

Double sided tape and roll double sided t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胶带及卷筒双面胶
本公开涉及胶带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面胶带及卷筒双面胶。
技术介绍
双面胶带因具有双面粘合的功能,而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可通过双面胶带将两个物品粘合在一起。双面胶一般包括离型层和粘附在离型层上的粘贴层。使用时,可将粘贴层与离型层分离,由于粘贴层与离型层完全贴合,使得用户在撕除离型层过程中粘贴层与离型层难以分离,且操作不便。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面胶带及卷筒双面胶,可便于粘贴层与离型层分离。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面胶带,包括离型层和形成于所述离型层上的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离型层的宽度,所述粘贴层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锯齿面,各所述锯齿面沿所述粘贴层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各所述锯齿面远离所述粘贴层侧边的一端与所述离型层靠近所述锯齿面的一端的边缘平齐。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离型层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粘贴层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边平齐,各所述锯齿面均设于所述粘贴层的另一侧边,且各所述锯齿面远离所述粘贴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边平齐。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粘贴层的两个侧边均设有各所述锯齿面,且各所述锯齿面远离所述粘贴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离型层靠近各所述锯齿面的一端的边缘平齐。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锯齿面中相邻两个锯齿面按照预设间距等间距间隔设置。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间距大于或等于2mm。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锯齿面呈三角形、矩形、梯形或多边形。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锯齿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5mm。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粘贴层设有预设图案。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粘贴层的材料为压敏胶粘剂。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卷筒双面胶,包括:卷筒;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面胶带,所述双面胶带的粘贴层和离型层缠绕于所述卷筒上。本公开的双面胶带及卷筒双面胶,一方面,可通过离型层保护粘贴层,避免粘贴层暴露于外界而失去粘贴功能。另一方面,可将锯齿面和离型层剥离,从而可通过锯齿面带动粘贴层与离型层分离,操作便捷,且在剥离过程中用户不用触碰粘贴层,从而避免外界灰尘粘合到粘贴层上,进而保证粘贴层的粘合效果。此外,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多个锯齿面中合适位置的锯齿面作为剥离起点,可满足各种粘合长度的需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第一种实施方式双面胶带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第二种实施方式双面胶带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卷筒双面胶的示意图。图中:100、双面胶带;1、离型层;2、粘贴层;3、锯齿面;4、卷筒。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面胶带,如图1-图2所示,该双面胶带100可以包括离型层1和形成于离型层1上的粘贴层2,粘贴层2的宽度可小于离型层1的宽度,粘贴层2的至少一个侧边可设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锯齿面3,各锯齿面3可沿粘贴层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各锯齿面3远离粘贴层2侧边的一端可与离型层1靠近锯齿面3的一端的边缘平齐。本公开的双面胶带100,一方面,可通过离型层1保护粘贴层2,避免粘贴层2暴露于外界而失去粘贴功能。另一方面,可将锯齿面3和离型层1剥离,从而可通过锯齿面3带动粘贴层2与离型层1分离,操作便捷,且在剥离过程中用户不用触碰粘贴层2,从而避免外界灰尘粘合到粘贴层2上,进而保证粘贴层2的粘合效果。此外,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多个锯齿面3中合适位置的锯齿面3作为剥离起点,可满足各种粘合长度的需求。下面对本公开实施方式双面胶带100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离型层1可以包括基底层和隔离膜,基底层的材料可以是纸,也可以是布,还可以是塑料薄膜,当然,还可以是其他材料,在此不再一一列举。隔离膜可以是贴附于基底层上的薄膜,举例而言,其可以是有机薄膜,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薄膜,在此不做特殊限定。离型层1可以呈带状结构,具体而言,其可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且第一边和第二边可以沿离型层1的长度方向延伸。粘贴层2可形成于离型层1上,且其宽度可以小于离型层1的宽度,例如,粘贴层2可位于离型层1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之间,且其在离型层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离型层1的面积。粘贴层2的材料可以是压敏胶粘剂,举例而言,可以是弹性体型压敏胶,也可以是树脂型压敏胶,例如,其材料可以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基醚等。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压敏胶粘剂,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其形状可与离型层1的形状相同,当然,也可以与离型层1的形状不同,在此不做特殊限定。粘贴层2可呈带状结构,其可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侧边,该侧边均可沿粘贴层2的长度方向延伸,此外,粘贴层2上可设有预设图案,该预设图案可以是形成于带状结构上的压花暗纹,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于带状结构上的平面图形。举例而言,该预设图案可以是植物图样,也可以是动物图样,还可以是几何图样,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图样,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在一实施方式中,粘贴层2可以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且至少一个侧边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锯齿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层和形成于所述离型层上的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离型层的宽度,所述粘贴层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锯齿面,各所述锯齿面沿所述粘贴层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各所述锯齿面远离所述粘贴层侧边的一端与所述离型层靠近所述锯齿面的一端的边缘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层和形成于所述离型层上的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离型层的宽度,所述粘贴层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锯齿面,各所述锯齿面沿所述粘贴层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各所述锯齿面远离所述粘贴层侧边的一端与所述离型层靠近所述锯齿面的一端的边缘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粘贴层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边平齐,各所述锯齿面均设于所述粘贴层的另一侧边,且各所述锯齿面远离所述粘贴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边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的两个侧边均设有各所述锯齿面,且各所述锯齿面远离所述粘贴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离型层靠近各所述锯齿面的一端的边缘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朝建刘晓东葛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