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34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包括离型层、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第二胶粘剂层和离型层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丙烯酸胶水95‑100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0.1‑0.4份,金属盐类交联剂1‑4份;所述第二胶粘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丙烯酸胶水95‑100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0.3‑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别涂布不同剥离力的无基材胶层,通过离型纸转移贴合的方式,做成两面具有不同剥离力的无基材胶带,实际使用时只需将剥离力高的一面贴合在不需要移除的一面,而剥离力低的一面贴合后容易剥离,起到不残胶、易移除的效果。

A substrate free adhesive tape with different peeling force on both side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基材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无基材胶带即无基材双面胶,由丙烯酸胶水直接涂布压制而成,胶带颜色为透明色,一般具有优良的粘合效果、耐温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初粘性及持粘性、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能适用于很大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环境。然而,由于无基材胶带是直接涂布而成,所以两面的物性是一致的,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存在移除时会出现被贴物表面都有残胶的现象,特别对纸张等容易被破坏的被贴物,更会造成纸张被拉破及清洁不干净的困扰。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无基材胶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时只需将剥离力高的一面贴合在不需要移除的一面,而剥离力低的一面贴合后容易剥离,起到不残胶可移除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包括离型层、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所述第一胶粘剂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层、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第二胶粘剂层和离型层依次设置;/n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n丙烯酸胶水 95-100份,/n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0.1-0.4份,/n金属盐类交联剂 1-4份;/n所述第二胶粘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n丙烯酸胶水 95-100份,/n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0.3-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层、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第二胶粘剂层和离型层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丙烯酸胶水95-100份,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0.1-0.4份,
金属盐类交联剂1-4份;
所述第二胶粘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丙烯酸胶水95-100份,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0.3-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厚度为10-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厚度为10-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包括轻离型面和重离型面,所述第二胶粘剂层的一侧与所述重离型面相互贴合,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剥离力为450-1300g/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剥离力不同的无基材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剥离力为100-400g/25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杨科光忠明周晓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