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夷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3D微通道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359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微通道的制作方法,其采用低熔点的焊锡丝构建一个3D微通道模板即微通道图案;利用恒温箱低温固化放置有3D微通道模板的PDMS;对PDMS固化体的顶部进行切除处理以得到3D微通道的两个端口;利用恒温箱高温熔融3D微通道模板,使用注射管和长细软管将熔融的焊锡丝尽量全部挤出;使用注射管使盐酸溶液在3D微通道内反复流动以溶解3D微通道的内壁上剩余的焊锡丝;使用注射管使纯净水在3D微通道内反复流动以清洗器件;优点是其对制作设备要求低,工艺过程简单,且制作得到的3D微通道对微流体的处理能力强。

A fabrication method of 3D micro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微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中微通道的制作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3D微通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微机电技术的发展为微流控芯片提供了工艺基础,使得在一个基片上能够集成多种微流操作单元,为微流控芯片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微流控芯片可以在一个若干平方厘米的基片上完成生化分析,相比于常规实验室分析,微流控芯片具有较多优点,如体积极大缩小、分析所使用的试剂大大减小、分析时间也获得很大缩短,并且可以较易实现分析自动化,因此,微流控芯片自专利技术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已迅速渗透到了多个领域,并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每年都有大量关于微流控芯片的研究成果报道。目前,微流控芯片在DNA分析、细胞分析、蛋白质分析、毒品检测、环境监测、食物安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微通道是微流控芯片中的最基础单元,它为微流控芯片中微流体提供输运通道,为微流分析过程中的试剂和样品进行预处理、混合、反应等一系列操作提供基础,是微流控芯片必不可少的单元。因此,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其中很大一个关键是微通道的制作,合适的微通道结合控制、检测单元,方可完成微流分析。目前,现有的微通道大多是平面型微通道,在两维平面内采用软光刻或模铸法实现微通道制作。这种微通道的一个缺点是,对于通过增加微通道长度达到混合目的操作单元,会增加微流控芯片的整体尺寸,且微通道在平面内不需相交叉的地方,无法实现交叉设计,对微通道的整体设计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目前典型的微通道制作方法,往往借助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技术,有一定的设备要求,对普通的、条件受限的实验室进行微流控芯片制作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有新的微通道制作方法,以克服两维平面内微通道设计受限的问题。为解决两维平面内微通道设计制作交叉受限问题,有人专利技术了3D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由于纸基片微流控芯片制作相对简单,且制作及分析成本相对较低,因此,3D纸基片微流控芯片得到了发展。3D纸基片微流控芯片是通过纸基片叠层实现3D微通道,从而使微流体在3D微通道内输运,并实现3D微流控芯片纸基微流分析。3D纸基片微流控芯片虽然可以实现部分微流分析,但它对微流体处理能力较弱,如样品预处理操作、混合操作、微流流向控制、富集、萃取等微流体操作在纸基片上难以实现。因此,3D纸基片微流控芯片较适合无需复杂的微流操作、简单的微流分析,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3D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通道可以克服3D纸基片微流控芯片存在的缺点,它可以在3D空间内实现多种微流操作,因此,专利技术了激光刻蚀3D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3D微通道的图案通过预先设计,并控制激光刻蚀位置,实现PDMS的3D微通道及其它微流单元的制作。激光刻蚀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3D微通道,但设备昂贵,有待改进。3D打印机的出现,为3D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提供了工艺条件,3D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两维平面内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而且也可以实现3D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如期刊《电解分析.Electroanalysis》2018年第30卷第1期101-108页公开了《3D-printedmicrofluidicdevicebasedoncottonthreadsforamperometricestimationofantioxidantsinwinesamples》(《基于棉线3D打印微流器件安培检测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它采用丙烯腈一丁二烯丙烯一苯乙烯共聚物结合棉线打印3D微通道,作为试剂微流体输运通道,在检测区采用丝网印刷碳电极作为电化学检测器,检测葡萄酒样品中五倍子酸和咖啡酸含量。利用3D打印机打印3D微流器件的优点是制作工艺简单,能制作各种两维或三维微通道及其它微流单元,但缺点是3D打印机的价格仍然较为昂贵,对于普通实验室来说,是一种昂贵的设备,因此,3D打印方法制作3D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受条件限制。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更为简单、设备要求更低的3D微通道和其它微流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微通道的制作方法,其对制作设备要求低,工艺过程简单,且制作得到的3D微通道对微流体的处理能力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微通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低熔点的焊锡丝构建一个3D微通道模板;步骤二:在第一容器中加入未固化的PDMS;然后将盛有未固化的PDMS的第一容器置于恒温箱中,使PDMS固化,得到厚度为1~2毫米的PDMS垫块;接着从恒温箱中取出第一容器后,将3D微通道模板放入第一容器中且位于PDMS垫块的上方,并使3D微通道模板的两端朝上;之后向第一容器中倒入未固化的PDMS,使3D微通道模板完全没入未固化的PDMS中;再将盛有未固化的PDMS且已放入3D微通道模板的第一容器置于恒温箱中,使PDMS固化,得到含有3D微通道模板的PDMS固化体;步骤三:从恒温箱中取出PDMS固化体;然后对PDMS固化体的顶部进行切除处理以得到3D微通道的两个端口,3D微通道的其中一个端口的位置与3D微通道模板的其中一端的位置对应,3D微通道的另一个端口的位置与3D微通道模板的另一端的位置对应;步骤四:在3D微通道的任意一个端口上连接一根长细软管;然后将连接有长细软管的PDMS固化体置于第二容器中,再将第二容器置于恒温箱中以熔融3D微通道模板,并使长细软管的自由端通过恒温箱微开的门移出于恒温箱外,连接一根注射管;接着反复推压注射管,利用气压将熔融的焊锡丝尽量全部通过3D微通道的另一个端口挤出,得到3D微通道;步骤五:从恒温箱中取出PDMS固化体;然后将PDMS固化体置于盛有盐酸溶液的第三容器中;接着反复推拉注射管,使得盐酸溶液在3D微通道内反复流动以溶解3D微通道的内壁上剩余的焊锡丝;之后将PDMS固化体换置于盛有纯净水的第四容器中;再反复推拉注射管,使得纯净水在3D微通道内反复流动进行清洗;步骤六:在3D微通道的另一个端口上连接一根短细软管,切除长细软管的部分使其长度与短细软管的长度一致,分别作为微流体输入软管和微流体输出软管,至此完成3D微通道的制作。所述的步骤一中,焊锡丝的熔点为138℃。所述的步骤一中,所述的3D微通道模板呈螺旋型结构。在此,将3D微通道模板设计成螺旋型结构,这样最终制成的3D微通道也是螺旋型结构的;在具体设计时可根据需要设计不同形状的3D微通道模板以得到不同形状的3D微通道。所述的步骤二中,恒温箱的温度为75~95℃,恒温时间为0.8~1.2小时。利用恒温箱固化PDMS时可选择恒温温度相对低些而恒温时间稍长些,使PDMS的固化效果更好。所述的步骤四中,长细软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0厘米。由于长细软管的自由端需移出至恒温箱外连接注射管,因此长细软管的长度应当稍长些。所述的步骤四中,恒温箱的温度为180~220℃,恒温时间为3~5分钟。利用恒温箱熔融焊锡丝,由于焊锡丝的熔点为138℃,因此需将恒温箱的恒温温度设置成高于焊锡丝的熔点,若恒温温度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微通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采用低熔点的焊锡丝构建一个3D微通道模板;/n步骤二:在第一容器中加入未固化的PDMS;然后将盛有未固化的PDMS的第一容器置于恒温箱中,使PDMS固化,得到厚度为1~2毫米的PDMS垫块;接着从恒温箱中取出第一容器后,将3D微通道模板放入第一容器中且位于PDMS垫块的上方,并使3D微通道模板的两端朝上;之后向第一容器中倒入未固化的PDMS,使3D微通道模板完全没入未固化的PDMS中;再将盛有未固化的PDMS且已放入3D微通道模板的第一容器置于恒温箱中,使PDMS固化,得到含有3D微通道模板的PDMS固化体;/n步骤三:从恒温箱中取出PDMS固化体;然后对PDMS固化体的顶部进行切除处理以得到3D微通道的两个端口,3D微通道的其中一个端口的位置与3D微通道模板的其中一端的位置对应,3D微通道的另一个端口的位置与3D微通道模板的另一端的位置对应;/n步骤四:在3D微通道的任意一个端口上连接一根长细软管;然后将连接有长细软管的PDMS固化体置于第二容器中,再将第二容器置于恒温箱中以熔融3D微通道模板,并使长细软管的自由端通过恒温箱微开的门移出于恒温箱外,连接一根注射管;接着反复推压注射管,利用气压将熔融的焊锡丝尽量全部通过3D微通道的另一个端口挤出,得到3D微通道;/n步骤五:从恒温箱中取出PDMS固化体;然后将PDMS固化体置于盛有盐酸溶液的第三容器中;接着反复推拉注射管,使得盐酸溶液在3D微通道内反复流动以溶解3D微通道的内壁上剩余的焊锡丝;之后将PDMS固化体换置于盛有纯净水的第四容器中;再反复推拉注射管,使得纯净水在3D微通道内反复流动进行清洗;/n步骤六:在3D微通道的另一个端口上连接一根短细软管,切除长细软管的部分使其长度与短细软管的长度一致,分别作为微流体输入软管和微流体输出软管,至此完成3D微通道的制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微通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低熔点的焊锡丝构建一个3D微通道模板;
步骤二:在第一容器中加入未固化的PDMS;然后将盛有未固化的PDMS的第一容器置于恒温箱中,使PDMS固化,得到厚度为1~2毫米的PDMS垫块;接着从恒温箱中取出第一容器后,将3D微通道模板放入第一容器中且位于PDMS垫块的上方,并使3D微通道模板的两端朝上;之后向第一容器中倒入未固化的PDMS,使3D微通道模板完全没入未固化的PDMS中;再将盛有未固化的PDMS且已放入3D微通道模板的第一容器置于恒温箱中,使PDMS固化,得到含有3D微通道模板的PDMS固化体;
步骤三:从恒温箱中取出PDMS固化体;然后对PDMS固化体的顶部进行切除处理以得到3D微通道的两个端口,3D微通道的其中一个端口的位置与3D微通道模板的其中一端的位置对应,3D微通道的另一个端口的位置与3D微通道模板的另一端的位置对应;
步骤四:在3D微通道的任意一个端口上连接一根长细软管;然后将连接有长细软管的PDMS固化体置于第二容器中,再将第二容器置于恒温箱中以熔融3D微通道模板,并使长细软管的自由端通过恒温箱微开的门移出于恒温箱外,连接一根注射管;接着反复推压注射管,利用气压将熔融的焊锡丝尽量全部通过3D微通道的另一个端口挤出,得到3D微通道;
步骤五:从恒温箱中取出PDMS固化体;然后将PDMS固化体置于盛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安良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