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10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反射式探头、支撑元件和紧固螺栓构成,可以用来实现待测介质折射率变化的实时监测。和传统的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敏感元件不再是贵金属纳米颗粒自身,而是经过贵金属离子注入后合成了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层的光学透明绝缘体薄板,所包含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并不与待测介质直接接触,因此,它不仅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而且能够应用化学性质欠稳定但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更强的银纳米颗粒,有利于获得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based on noble metal / insulator Nanocomposi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光子学
,涉及一种基于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技术介绍
对于金(Au)、银(Ag)或铜(Cu)等贵金属纳米颗粒来说,由于其几何尺寸在纳米数量级,因此能够在特定波长的光束照射下直接激发出局域化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作为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衰退的结果,特定波长的入射光会被强烈的吸收和/或散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的激发波长强烈地依赖于贵金属纳米颗粒周围环境的介电函数,也就是说,改变贵金属纳米颗粒周围介质的折射率,会导致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的激发波长发生显著变化,基于这一特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待测介质折射率变化的光学传感器,即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对于该型传感器而言,由于其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的激发不需要棱镜、光栅等特殊的耦合装置,而且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的激发波长还可以通过改变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形状和间距等进行调控,因此它要比基于贵金属纳米薄膜的表面等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敏感元件,所述敏感元件是经过贵金属离子注入后合成了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层的光学透明绝缘体薄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敏感元件,所述敏感元件是经过贵金属离子注入后合成了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层的光学透明绝缘体薄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贵金属/绝缘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局域化表面等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刘昌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