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98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包括第一炭块主体、卡合槽、纵向限位槽和固定块,所述第一炭块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炭块主体,所述第一炭碗孔本体的边缘处预留有卡合槽,所述第一炭碗孔本体边侧的第二炭块主体上开设有第二炭碗孔本体,且第二炭碗孔本体远离第一炭碗孔本体一侧的第一炭块主体上预留有第三炭碗孔本体,并且第三炭碗孔本体远离第二炭碗孔本体一侧的第一炭块主体上开设有第四炭碗孔本体。该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炭碗孔之间的间距不是相等的,可以使得变形后的钢爪能够正常组装使用,以及可以减小炭块与电解槽壳体之间的间距,增加保温料覆盖的稳定性。

A kind of asymmetric carbon block with unequal distance for aluminum electro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电解
,具体为一种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
技术介绍
铝是一种轻金属,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将铝从矿产中提取出来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电解就是其中一道工序,在进行电解铝时,需要用到阳极炭块,其主要通过其上的炭碗孔与导杆下的等距钢爪相连,装入电解槽进行电解铝生产,然而现有的铝电解用炭块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铝电解用炭块上的炭碗孔与炭碗孔之间的间距往往都是相等的,这就导致钢爪在电解槽中长期重复使用后两段的钢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的内弯,导致钢爪无法正常装入炭碗孔;2.现有的铝电解用炭块其左右两半可以完全重合,处于对称状态,炭块与电解槽壳之间因间隙过大,保温覆盖料易掉落,槽况不稳定因素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现有的铝电解用炭块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铝电解用炭块炭碗孔之间的间距相等,钢爪在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钢爪无法正常装入炭碗孔,以及现有的铝电解用炭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包括第一炭块主体(1)、卡合槽(4)、纵向限位槽(5)和固定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炭块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炭块主体(2),且第二炭块主体(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炭碗孔本体(3),所述第一炭碗孔本体(3)的边缘处预留有卡合槽(4),且第一炭碗孔本体(3)的内壁开设有纵向限位槽(5),并且第一炭碗孔本体(3)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所述第一炭碗孔本体(3)边侧的第二炭块主体(2)上开设有第二炭碗孔本体(7),且第二炭碗孔本体(7)远离第一炭碗孔本体(3)一侧的第一炭块主体(1)上预留有第三炭碗孔本体(8),并且第三炭碗孔本体(8)远离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包括第一炭块主体(1)、卡合槽(4)、纵向限位槽(5)和固定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炭块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炭块主体(2),且第二炭块主体(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炭碗孔本体(3),所述第一炭碗孔本体(3)的边缘处预留有卡合槽(4),且第一炭碗孔本体(3)的内壁开设有纵向限位槽(5),并且第一炭碗孔本体(3)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所述第一炭碗孔本体(3)边侧的第二炭块主体(2)上开设有第二炭碗孔本体(7),且第二炭碗孔本体(7)远离第一炭碗孔本体(3)一侧的第一炭块主体(1)上预留有第三炭碗孔本体(8),并且第三炭碗孔本体(8)远离第二炭碗孔本体(7)一侧的第一炭块主体(1)上开设有第四炭碗孔本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炭块主体(2)的侧截面形状为梯形,且第二炭块主体(2)的一侧与第一炭块主体(1)齐平,并且第二炭块主体(2)的另一侧与第一炭块主体(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六中高峰张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嘉力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