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657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新用途。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选自SCH23390,分子式为C

The application of dopamine receptor 1 antagonist in the preparation and treatment of ketamine induced schizophrenia in m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性疾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致残率最高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为思维障碍(思维散漫、思维贫乏、妄想等)、幻觉、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倒错),行为障碍(社交退缩、行为怪异、紧张性兴奋等)及学习、工作记忆缺失。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分裂症为病因不明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集合。近年来,对于神经递质及受体的研究较为活跃,并发现在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由于中枢神经递质及受体功能异常而影响神经内分泌,并将上述研究成果用于临床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精神疾病与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受体功能异常有关,而中枢多巴胺(DA)系统和5-羟基色胺(5-HT)系统与人体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DA和5-HT系统功能紊乱易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类疾病。氯胺酮(2-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是苯环己哌啶(phencyclidine,PCP)的衍生物。作为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拮抗剂,氯胺酮属于静脉全身麻醉药,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潜力。此外,氯胺酮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急性精神分裂症样行为,该模型可用于解释阳性和阴性症状,认知缺陷,多巴胺能功能障碍和γ-氨基丁酸(GABA)能功能障碍等。目前研究显示氯胺酮引起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前侧额叶和前扣带皮层的多巴胺释放程度相关。长期接受PCP处理后的大鼠前额皮质和纹状体区域内苯丙胺诱导的多巴胺释放增多。多巴胺作为一种内源性神经递质,主要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因此,拮抗多巴胺受体可能是治疗或者缓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个作用靶点。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患病人数有升高的趋势。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阳性症状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以及行为怪异;阴性症状表现为行为动机低下、情感反应淡漠、失语症以及兴奋能力低下;认知功能损害以注意力、记忆力和计划能力的损害最为常见。精神分裂症病因不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少,临床诊断上主要取决于对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判定,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检测指标,其治疗也一直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尚无发现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可以作为治疗或者缓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个作用靶点,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使用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SCH23390)作为治疗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的一个途径,为研发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小鼠精神分裂症状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选自SCH23390,分子式:C17H18ClNO·HCl,结构式如下。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为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或唯一有效成分。一种用于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所述药物包括有效量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包括5mg/kg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效量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为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或唯一成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法明提供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用途、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为精神分裂症提供了新的治疗药物。附图说明图1是三组小鼠旷场实验的总路程检测结果。图2是三组小鼠旷场实验的平均速度的检测结果。图3是三组小鼠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检测结果。图4是三组小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的检测结果。图5是三组小鼠水迷宫实验穿过平台次数的检测结果。图6是NC组小鼠前额皮质DRD1受体表达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图7是HK组小鼠前额皮质DRD1受体表达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图8是SCH23390组小鼠前额皮质DRD1受体表达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图9是NC组小鼠海马DRD1受体表达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图10是HK组小鼠海马DRD1受体表达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图11是三组小鼠前额皮质及海马的DRD1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强度。图12是三组小鼠前额皮质及海马的DRD1受体表达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图13是三组小鼠前额皮质及海马的DRD1受体表达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动物准备及药物注射。C57BL/6小鼠,雄性,8周,SPF级,饲养于12/12昼夜节律,室温20-22℃,充足饮食及食物实验室中。小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生理盐水处理组(NC,negativecontrol)及高剂量氯胺酮处理组(HK,highketamine)。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两组小鼠的药物处理,给药时间为17:00-18:00,每只小鼠的注射量均为100ul/10g。生理盐水组和高剂量氯胺酮组均连续给药七天。最终,小鼠体内氯胺酮终浓度为100mg/kg。将已经进行高剂量氯胺酮处理七天后的小鼠以终浓度5mg/kg的DR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继续腹腔注射七天。2.行为学检测。2.1旷场实验。旷场实验主要用于检测氯胺酮引起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对于生理盐水组和高剂量氯胺酮组我们在给药的第一,三,五,七天进行,而SCH23390实验组则在给药的第8、10、12、14天分别完成旷场实验。旷场实验在长40cm,宽40cm,高30cm的底部为白色的木箱中进行,其中分为中心区域和周围区域。在正式实验之前,每只小鼠在木箱中适应5min,随后,10min的正式实验在每只小鼠给药20min后进行。记录小鼠行走的总路程或周围及中心路程和平均速度。每只鼠完成实验后用15%酒精擦拭木箱除去残留异味。2.2强迫游泳。强迫游泳实验主要用于检测氯胺酮引起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评价小鼠的淡漠情绪。该实验在生理盐水组和高剂量氯胺酮组给药的第八天进行,在SCH23390实验组给药的第十五天完成。强迫游泳使用直径10cm的圆筒,倒入水温20-22℃的蒸馏水,其中液面大约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选自SCH23390,分子式:C17H18ClNO·HCl,结构式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为所述药物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王保捷吴雪刘永萍曾阔李晓瑾邢佳鑫宣金锋夏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