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菜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61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0:27
一种酱菜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挑选待加工的蔬菜及副料,清洗后分切备用;对切好的蔬菜及副料进行腌制;脱水处理;加入95℃‑100℃的酱汁进行浸泡;5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浸液温度为85℃‑95℃;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二次浸泡;7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浸液温度为80℃‑85℃;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三次浸泡;成品包装,新型的酱菜加工工艺,科学合理,易于正确掌握,不破坏酱菜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药效高、食用可口,老少皆宜,而且延长了保存期,在正常条件下保持不发霉不变质无异味,可以反季节生产,减少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同时减少防腐剂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ick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酱菜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酱菜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酱菜是汉族民间常见的佐饭小菜,一般配以稀饭食用,酱菜中含有乳酸菌等有益健康的物质,又具有特殊香味,是一年四季深受人们喜爱的菜肴,酱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菌,这对儿童、中老年人有助消化、调节肠胃功能的好作用。还是一种很好的开胃菜。传统酱菜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原料-调选-清理-腌制-脱水-压榨-加入酱汁-腌制成熟。这种工艺制作出的酱菜有很多缺点:1、酱菜容易发霉变质。2、酱菜的生产会受到季节的影响。3、酱菜的保存期限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大加强酱菜保存期限的酱菜加工工艺,使制作出的酱菜美味可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酱菜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挑选待加工的蔬菜及副料,清洗后分切备用;步骤2、对切好的蔬菜及副料进行腌制;步骤3、脱水处理;步骤4、加入95℃-100℃的酱汁进行浸泡;步骤5、5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步骤6、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浸液温度为85℃-95℃;步骤7、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二次浸泡;步骤8、7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步骤9、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浸液温度为80℃-85℃;步骤10、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三次浸泡;步骤11、成品包装。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步骤3中的脱水采用甩干机甩干。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步骤4的酱油温度为100℃。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步骤6及步骤9中倾倒出的浸液通过加热釜加热。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步骤6中的浸液温度为85℃-90℃。本专利技术改进有,蔬菜和辅料都切成条状、片状或块条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新型的酱菜加工工艺,科学合理,易于正确掌握,不破坏酱菜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药效高、食用可口,老少皆宜,而且延长了保存期,在正常条件下保持不发霉不变质无异味,可以反季节生产,减少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同时减少防腐剂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酱菜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料分切。挑选待加工的蔬菜及副料,清洗后分切备用。2、腌制脱水对切好的蔬菜及副料进行腌制,之后进行脱水处理,具体的,脱水可以采用甩干机直接甩干。3、酱油浸泡。将上述酱菜及副料按照配比称重投入容器内,再注入液体酱油浸泡,具体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三次酱油浸泡制作酱菜。第一次,加入加入95℃-100℃的酱汁进行浸泡,搅拌均匀后用盖子盖上,泡制5天,5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具体的,浸液的加热和杀毒可以采用加热釜处理,浸液温度控制在85℃-95℃,之后将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二次浸泡,并盖上盖子,7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同样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浸液温度为80℃-85℃,之后将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三次浸泡。4、成品包装。新型的酱菜加工工艺,科学合理,易于正确掌握,不破坏酱菜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药效高、食用可口,老少皆宜,而且延长了保存期,在正常条件下保持不发霉不变质无异味,可以反季节生产,减少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同时减少防腐剂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上述酱油和浸液的浸泡时间,可以根据季节和环境温度做一些改变,例如,冬季的浸泡时间较长,可以增加一天左右的浸泡时间,夏季的浸泡时间可以缩短一天的浸泡时间。本实施例中,将蔬菜和辅料都切成条状、片状或块条状,可以充分保证酱菜浸泡的更加完全,而且口感更好。下面列举几个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过程。实施例1。取蔬菜、副料若干千克,放入清水中清洗、切片,切成0.5厘米宽、2厘米长的条,沥干水分,放入缸中,按照一层盐一层菜的方式进行摆放,注入20-30%的水进行腌制,腌制后铜甩干机甩干水分,之后将蔬菜和副料投入浸泡槽,注入市供使用液体酱油,酱油的温度为100℃,酱油的注入量以能充分浸没所述固料而定,五天后压榨出汁,并将浸液从浸泡槽内倾倒出来,放入加热釜加热,除去水份和杀毒消菌,酱油重新加热至90℃,之后将酱油重新倒入浸泡槽,七天以后压榨出汁,并将浸液从浸泡槽内倾倒出来,放入加热釜加热,除去水份和杀毒消菌,酱油重新加热至85℃,之后将酱油重新倒入浸泡槽,待浸泡结束后,额可以口尝浸液,对咸淡、鲜度再做调整,然后分别称重,装入罐或塑料袋内,再注入浸液经密封包装即可面市供应。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酱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挑选待加工的蔬菜及副料,清洗后分切备用;/n步骤2、对切好的蔬菜及副料进行腌制;/n步骤3、脱水处理;/n步骤4、加入95℃-100℃的酱汁进行浸泡;/n步骤5、5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n步骤6、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浸液温度为85℃-95℃;/n步骤7、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二次浸泡;/n步骤8、7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n步骤9、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浸液温度为80℃-85℃;/n步骤10、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三次浸泡;/n步骤11、成品包装,进行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挑选待加工的蔬菜及副料,清洗后分切备用;
步骤2、对切好的蔬菜及副料进行腌制;
步骤3、脱水处理;
步骤4、加入95℃-100℃的酱汁进行浸泡;
步骤5、5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
步骤6、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浸液温度为85℃-95℃;
步骤7、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二次浸泡;
步骤8、7天后压榨出汁并倒出浸液;
步骤9、将倒出的浸液加热,杀菌消毒,浸液温度为80℃-85℃;
步骤10、浸液回倒容器内进行第三次浸泡;
步骤11、成品包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岭
申请(专利权)人:邳州市苏鲁粮种繁育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