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588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器能够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显著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

An efficient water cooling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现代电子设备对可靠性要求、性能指标、功率密度等要求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热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功率器件是多数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器件,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整机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功率器件的散热方案除了能有效的散掉热量外,可靠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当IGBT原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导通以及开关损耗,因此需要安装冷却设备进行散热,以降低功率器件的温度,确保IGBT元器件在允许的温度下正常、可靠运行。目前,功率器件的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水冷和热管等,随着器件性能要求和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高,对散热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从可靠性考虑,一般选用水冷散热器件进行冷却,现有水冷散热器件中冷水流经水冷通道过程中,水流流动较为平缓,水流内部中心吸热较少,引起吸热不均,水冷散热效率低。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024400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两条并联设置且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进水口相连的进水流道、至少两条并联设置且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出水口相连的出水管道,及用于连接,每一所述进水流道与每一所述出水流道的汇流流道。此技术方案中散热流道水流流经汇流流道较为平缓,水流吸热不均,对散热器散热效率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水流吸热不均影响散热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水流在通孔中形成扰流,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从而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r>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本技术将直流通道收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冷水从进水口进入水流通道回路,从出水口离开水流通道回路,从而将吸收的热量带离散热器,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能够增加冷却水在管道中的回流时间,提高冷水的吸热效率;通过在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当水流流经直流通道后一部分水流从通孔中,通孔两侧的水流形成对流,从而起到对直流通道中水流的扰动作用,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孔径为2-4mm。通孔的孔径不能设置过大也不能设置过小,通孔孔径设置过大会影响水流在水流通道回路中的循环,降低散热效率;通孔孔径设置过小形成的水流扰动效果不佳。所以本技术将圆形通孔的孔径设置为2-4mm,既能保证水流在水流通道回路中进行良好循环,又能对直流通道中的水流造成较好的扰动效果,显著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本体与盖板之间设有钎料板,所述盖板通过钎料板采用真空钎焊工艺与散热器本体焊接为一体。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部设有导热片。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导热片从而提高散热器的吸热能力,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片材质为金属铜或金属铝。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下部设有隔热板。通过在散热器本体下部设置隔热板,当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时,隔热板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散热器吸收外部环境的热量。作为优选,所述隔挡部的侧壁上设有凹槽。凹槽能够增加水流的扰动效果,使水流吸收更多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孔两侧的水流形成对流,从而起到对直流通道中水流的扰动作用,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2)凹槽能够增加水流的扰动效果,使水流吸收更多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隔挡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散热器本体1、直流通道2、隔挡部3、通孔31、水流通道回路4、进水口11、出水口12、盖板13、钎料板14、导热片15、隔热板16、凹槽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8个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2,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3分隔,如图3是本技术隔挡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隔挡部的侧壁上设有凹槽32,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31,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孔径为2mm,通孔的开口方向迎合水流的流向;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4,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13,所述散热器本体与盖板之间设有钎料板14,所述盖板通过钎料板采用真空钎焊工艺与散热器本体焊接为一体,所述盖板上部设有导热片15,所述导热片材质为金属铜或金属铝;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下部设有隔热板16。散热在散热过程中将冷水从进水口通入水流通道回路,在水流通道回路循环后从出水口排出,从而将冷水循环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带离散热器,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能够增加冷却水在管道中的回流时间,提高冷水的吸热效率;通过在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当水流流经直流通道后一部分水流从通孔中,通孔两侧的水流形成对流,从而起到对直流通道中水流的扰动作用,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6个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圆形通孔孔径为4mm。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本体(1),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2),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3)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31),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4),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本体(1),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2),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3)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31),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4),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孔径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显椿夏波涛季喜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