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蓄电池电极反接预防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49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车用蓄电池电极反接预防电路,包括一开关电路,蓄电池通过该开关电路连接车辆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开关电路由一电磁继电器、一肖基特二极管和一发光二极管连接构成;电磁继电器的端子2与电门开关输出端连接、端子1和端子4经负极导线与车身接地连接、端子3与蓄电池负极连接;肖基特二极管的正极经负极导线与车身接地连接,肖基特二极管的负极与蓄电池负极;发光二极管正极与蓄电池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蓄电池正极;在蓄电池电极反接时,通过发光二极管发光,提醒安装人员蓄电池电极接线错误需要纠正;在蓄电池电极反接时,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离保护,以杜绝蓄电池电流回路形成而损坏车辆上的电器部件。

A preventive circuit for reverse connection of vehicle battery electr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蓄电池电极反接预防电路
本技术涉及车载蓄电池电极反接保护电路,特别是一种车用蓄电池电极反接预防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内燃机汽车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起动电源,其简要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蓄电池10正极通过电门开关20正极导线A向负载供电、蓄电池10负极直接通过负极导线B向负载供电,电门开关20合闸将车辆起动时,电流依序从蓄电池10正极、正极导线A、起动机40、车身接地30、负极导线B流回蓄电池10负极,使蓄电池10向起动机40供电,车辆起动后,由发电机50(安装在发动机皮带轮附件)向整车用电设备供电,并向蓄电池10充电。如果蓄电池10反接(技术人员安装时疏忽),车身接地30变为正极,即车身、发动机体和发电机体将变成了正级,电流将沿着发电机50内部整流二极管,进入电压调节器模块,以此同时,电流也会沿着各个接地点进入车辆中安装的其他电子模块,由于车辆中各电子模块一般没有设置电极反接保护电路,大电流通过时,容易损坏内部电子元件,造成电子模块功能丧失,并烧毁熔断丝盒内的大容量熔断丝。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车用蓄电池电极反接预防电路,其在蓄电池电极反接时,发出灯光提示安装人员纠错,且不管电门开关是分闸或是分闸,车身接地仍然为负极,蓄电池电极无法与负载构成通电回路,以确保车载电子模块之安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蓄电池电极反接预防电路,包括一开关电路,蓄电池通过该开关电路连接车辆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电路由一电磁继电器、一肖基特二极管和一发光二极管连接构成;电磁继电器的端子2与电门开关输出端连接、端子1和端子4经负极导线与车身接地连接、端子3与蓄电池负极连接;肖基特二极管的正极经负极导线与车身接地连接,肖基特二极管的负极与蓄电池负极;发光二极管正极与蓄电池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蓄电池正极。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端子1、端子2为线圈接线端,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端子3、端子4为开关触头接线端,端子1、端子2为电磁继电器的控制端,端子3、端子4为电磁继电器的执行端。端子3、端子4之间的电流通断受端子1、端子2是否通电控制。所述的端子1与端子2通电时,端子3与端子4导通,即电磁继电器常态下是断开状态,要端子1与端子2通电时使电磁继电器中的线圈产生感应磁场方可致动其内部的开关闭合,方可使端子3与端子4导通;在蓄电池的正负极反接时,发光二极管被蓄电池通电点亮发光,提醒安装人员蓄电池的正负极接错需要纠正,并且在蓄电池的正负极反接时,端子3与端子4无法通电,肖基特二极管阻止蓄电池正极经负极导线对车身接地供电,并且电磁继电器也断开蓄电池正极经负极导线对车身接地供电;即在蓄电池电极反接的情况下,蓄电池电极无法通过本技术与负载构成通电回路,以确保车载电子模块之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在蓄电池电极反接时,通过发光二极管发光,提醒安装人员蓄电池电极接线错误需要纠正;②在蓄电池电极反接时,通过本技术隔离保护,以杜绝电极反接的蓄电池输出电流反向损坏车辆上的电子模块,确保车辆使用蓄电池电力之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车辆蓄电池电极正确安装连接供电的电路图。图2为车辆蓄电池电极正接时通过本实用型供电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辆蓄电池电极反接时由本实用型隔离保护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识为:10.蓄电池;20.电门开关;30.车身接地;40.起动机;50.发电机;A.正极导线;B.负极导线;100.开关电路;101.电磁继电器;102.肖基特二极管;103.发光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的一种车用蓄电池电极反接预防电路,包括一开关电路100,蓄电池10通过该开关电路100连接车辆的正极导线A和负极导线B;蓄电池10的正极通过电门开关20连接正极导线A,起动机40和发电机50均并接在正极导线A与车身接地30之间。本技术的开关电路100由一电磁继电器101、一肖基特二极管102和一发光二极管103连接构成;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2与电门开关20输出端连接、端子1和端子4经负极导线B与车身接地30连接、端子3与蓄电池10负极连接;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1、端子2为线圈接线端,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3、端子4为开关触头接线端;肖基特二极管102的正极经负极导线B与车身接地30连接,肖基特二极管102的负极与蓄电池10负极;发光二极管103正极与蓄电池10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103负极连接蓄电池10正极。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施动作。如图2所示,车辆蓄电池10的正负极接线正确,电门开关20合闸使通蓄电池10正极与车辆的正极导线A接通,起动机40工作,此时电流走向回路为:蓄电池10正级→起动机40→车身接地30→肖特基二极管102→蓄电池10负极。如图2所示,车辆起动后,发电机50开始工作,向电磁继电器101线圈提供电流,电流走向为:发电机50输出到正极导线A→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2→继电器内部线圈→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1→车辆的负极导线B→车身接地30→发电机50负极;电磁继电器101中的线圈产生电磁吸力,接通继电器控制开关,使端子3和4导通,使蓄电池10的充电回路接通,发电机50通过本技术开始对蓄电池10充电,充电的电流走向为:发电机50输出正极→正极导线A→电门开关20→蓄电池10正级→蓄电池10负极→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3→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4→负极导线B→车身接地30→发电机50负极。如图2所示,关闭电门开关20,发动机40熄火,电磁继电器101线圈端子1和端子2电流断开,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3和端子4断开。如图3所示,若蓄电池10电极反接,当接通电门开关20时,因肖特基二极管102的截止功能,车辆负极导线B无法与反接的蓄电池10正级端接通,电流无法从反接蓄电池10的正级端沿车身接地30通往车内其他电气系统部件,防止了电器部件或电子模块被反向电流损坏。此时,发光二极管103被电极反接的蓄电池10接通点亮,提醒操作人员蓄电池10电极处于反接状态,需要纠正错误,把蓄电池10的正极和负极按如图2所示正确连接。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蓄电池电极反接预防电路,包括一开关电路(100),蓄电池(10)通过该开关电路(100)连接车辆的正极导线(A)和负极导线(B),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开关电路(100)由一电磁继电器(101)、一肖基特二极管(102)和一发光二极管(103)连接构成;/n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2与电门开关(20)输出端连接、端子1和端子4经负极导线(B)与车身接地(30)连接、端子3与蓄电池(10)负极连接;/n肖基特二极管(102)的正极经负极导线(B)与车身接地(30)连接,肖基特二极管(102)的负极与蓄电池(10)负极;/n发光二极管(103)正极与蓄电池(10)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103)负极连接蓄电池(10)正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蓄电池电极反接预防电路,包括一开关电路(100),蓄电池(10)通过该开关电路(100)连接车辆的正极导线(A)和负极导线(B),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开关电路(100)由一电磁继电器(101)、一肖基特二极管(102)和一发光二极管(103)连接构成;
电磁继电器(101)的端子2与电门开关(20)输出端连接、端子1和端子4经负极导线(B)与车身接地(30)连接、端子3与蓄电池(10)负极连接;
肖基特二极管(102)的正极经负极导线(B)与车身接地(3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火余红燕苏庆列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