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杯和电芯注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242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芯注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液杯和电芯注液系统。所述注液杯包括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所述第一注液杯(1)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注液杯(1)进行加压处理和抽真空处理的第一加压管道(11)以及用于引入外部电解液的进液管道(12),第一注液杯(1)设置为能够与第二注液杯(2)可通断地流体连接,第二注液杯(2)包括用于对第二注液杯(2)进行抽真空处理的第二加压管道(21)以及用于与向电芯(5)注液的注液口(22)。所述注液杯通过设置双杯结构,实现了同时进行第二注液杯2的抽真空操作以及第一注液杯1的注液操作,使得抽高真空操作和打液操作互不影响并且能够同时进行,缩短了注液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液杯和电芯注液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芯注液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注液杯和电芯注液系统。
技术介绍
现阶段,方形铝壳电芯通常通过单一注液杯进行注液操作,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电芯放置在可承受所要求压力的密闭腔体内,确保注液孔和注液杯相连,此时,注液杯和电芯内腔相连通为一个整体;第二步,对注液杯和电芯内同时进行抽高真空处理,达到设定真空值后,将注液杯和电芯注液孔连接处用顶杆堵头密封,然后,将注液杯的真空泄压恢复至常压;第三步,将定量的电解液通过注液泵打入注液杯内,然后将顶杆堵头抬起,完成电解液的负压倒吸注液;第四步,在确保注液杯顶杆堵头抬起的情况下,对注液杯和放置电芯的密闭腔体同时加高压,在达到设定压力值后,按照设定时间进行高压保持,然后泄压至常压。简而言之,电芯采用上述单一注液杯进行注液操作时,需要在注液杯和电芯内同时抽高真空到达设定值后、再将注液杯和电芯注液孔连接处用顶杆堵头密封,然后将注液杯恢复常压进行注液操作。因此,这种注液方式存在以下缺点:首先,抽高真空操作和注液泵打液操作不能同步进行,因为注液操作需待抽真空操作完成后才能进行,导致注液周期长,浪费了注液时间;其次,注液杯内顶杆堵头密封注液孔时电芯处于负压状态,长此以往容易造成顶杆磨损;此外,伴随着注液时间的增加,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注液杯和电芯注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通过单一注液杯的注液方式所存在的注液时间长、设备使用成本高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液杯,所述注液杯包括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所述第一注液杯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注液杯进行加压处理和抽真空处理的第一加压管道以及用于引入外部电解液的进液管道,所述第一注液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注液杯可通断地流体连接,所述第二注液杯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注液杯进行抽真空处理的第二加压管道以及用于与向电芯注液的注液口。可选的,所述注液杯包括用于在允许所述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之间流体连通的连通状态以及阻止所述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之间流体连通的隔断状态之间切换的切换单元。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顶杆结构,所述顶杆结构设置为:在所述连通状态下,所述顶杆结构让开所述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的连通处,以使得所述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之间流体连通;在所述隔断状态下,所述顶杆结构插入到所述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的连通处,以使得所述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之间流体隔离。可选的,所述注液杯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的注液管道,所述注液管道设置为能够允许所述顶杆结构移出或者密封插入。可选的,所述第一注液杯包括第一圆筒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圆筒两侧的第一上端盖和第一下端盖,所述第一圆筒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注液杯包括第二圆筒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圆筒两侧的第二上端盖和第二下端盖,所述第二圆筒同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的下方。可选的,所述进液管道和第一加压管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上端盖,所述注液管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下端盖和第二上端盖,所述注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二下端盖;和/或,所述注液管道设置为沿所述第一注液杯的轴线方向延伸。可选的,所述第一注液杯的容积不小于所述第二注液杯的容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注液杯具有以下优势:所述注液杯通过设置为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的双杯结构,使用时,能够在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之间隔离的情况下,同时对第二注液杯进行抽真空操作以及第一注液杯进行注液操作,首次实现了在电芯注液过程中对抽真空操作和注液泵打液操作这两个动作进行拆分,使得抽高真空操作和打液操作互不影响并且能够同时进行,缩短了注液时间,提高注液效率和精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芯注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注液系统通过单一注液杯对电芯进行注液操作的注液方式所存在的注液时间长、设备使用成本高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芯注液系统,所述电芯注液系统包括壳体、加压单元、真空单元和注液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电芯的腔室以及所述的注液杯,所述注液口与容纳在所述腔室内的电芯的顶部入液口连通,所述加压单元与所述第一加压管道连通并且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一注液杯进行加压处理,所述真空单元与所述第一加压管道连通并且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一注液杯进行抽真空处理,所述真空单元与所述第二加压管道连通并且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二注液杯进行抽真空处理,所述注液单元与所述进液管道连通并且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一注液杯注入所述电解液。可选的,所述电芯注液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加压单元对所述第一注液杯进行加压处理;能够控制所述真空单元分别对所述第一注液杯和第二注液杯进行抽真空处理;能够控制所述注液单元向所述第一注液杯注入所述电解液。可选的,所述注液单元包括注液泵。所述电芯注液系统与上述注液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芯注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注液杯;11、第一加压管道;12、进液管道;13、阶梯圆槽结构;2、第二注液杯;21、第二加压管道;22、注液口;3、顶杆结构;4、注液管道;5、电芯;6、壳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内、外,是指注液杯的轮廓的内、外,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上、下,是指注液杯在高度上的上、下。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注液杯,如图1所示,所述注液杯包括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所述第一注液杯1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注液杯1进行加压处理的第一加压管道11以及用于引入外部电解液的进液管道12,所述第一注液杯1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注液杯2可通断地流体连接,所述第二注液杯2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注液杯2进行抽真空处理的第二加压管道21以及用于与向电芯5注液的注液口22。使用时,注液杯的具体操作如下:步骤1:将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之间进行隔断;步骤2:通过进液管道12对第一注液杯1进行注液操作,同时通过第二加压管道21对第二注液杯2进行首次抽真空操作;步骤3:待第二注液杯2的首次抽真空操作以及第一注液杯1的注液操作均完成后,将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之间进行有原来的隔断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包括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所述第一注液杯(1)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注液杯(1)进行加压处理和抽真空处理的第一加压管道(11)以及用于引入外部电解液的进液管道(12),所述第一注液杯(1)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注液杯(2)可通断地流体连接,所述第二注液杯(2)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注液杯(2)进行抽真空处理的第二加压管道(21)以及用于与向电芯(5)注液的注液口(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包括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所述第一注液杯(1)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注液杯(1)进行加压处理和抽真空处理的第一加压管道(11)以及用于引入外部电解液的进液管道(12),所述第一注液杯(1)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注液杯(2)可通断地流体连接,所述第二注液杯(2)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注液杯(2)进行抽真空处理的第二加压管道(21)以及用于与向电芯(5)注液的注液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包括用于在允许所述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之间流体连通的连通状态以及阻止所述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之间流体连通的隔断状态之间切换的切换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顶杆结构(3),所述顶杆结构(3)设置为:
在所述连通状态下,所述顶杆结构(3)让开所述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的连通处,以使得所述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之间流体连通;
在所述隔断状态下,所述顶杆结构(3)插入到所述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的连通处,以使得所述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之间流体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注液杯(1)和第二注液杯(2)的注液管道(4),所述注液管道(4)设置为能够允许所述顶杆结构(3)移出或者密封插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杯(1)包括第一圆筒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圆筒两侧的第一上端盖和第一下端盖,所述第一圆筒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注液杯(2)包括第二圆筒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圆筒两侧的第二上端盖和第二下端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伟孙晓辉陆贵权施健峰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