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16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散热器、若干围绕散热器外壁贴置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及一固定于散热器顶部的风扇,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具有一上下贯穿通口的导热筒,若干鳍片由导热筒通口的内壁面延伸而出,所述风扇位于该通口上方,且其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通口内的鳍片而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具有一风扇安装于散热器上,可对灯具进行主动式散热,从而使灯具的热量得到及时地散发,防止发光二极管过热;且,由于发光二极管模组围绕散热器外壁设置,可将光线向灯具四周辐射,达到一较佳的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发光二 极管灯具。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作为 一种高效的发光源,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领域 当中。但是,发光二极管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若得不到及 时的散发,容易使发光二极管产生过热现象,进而导致其发光效率下降。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板状的散热体及若干安装于散热体一侧的 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呈线性均勻地排列。当发光二极管被点亮时, 其产生的热量经由f夂热体M至周围的空气当中。但是,由于这种灯具只能单纯地依靠散热体的热辐射进行被动式散热, 散热效率有限。如若发光二极管布置地较为密集,热量将无法得到及时散发,致使发光二极管容易产生过热现象,影响发光效率;且,由于这些发光二极 管位于散热体的同侧,其所发出的光线只能从散热体的该侧向外辐射而出, 发光角度有限,不能同时照亮灯具的四周围,照明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高且照明效果较佳的发光二极管 灯具。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散热器、若干围绕散热器外壁贴置的发光 二极管模组、及一固定于散热器顶部的风扇,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具有一上下 贯穿通口的导热筒,若干鳍片由导热筒通口的内壁面延伸而出,所述风扇位 于该通口上方,且其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通口内的鳍片而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具有一风扇安装于散热器上, 可依靠风扇所产生的高速气流对灯具进行主动式散热,使灯具的热量得到及 时地散发,防止发光二极管过热;且,由于发光二极管模组围绕散热器外壁设置,可将光线向灯具四周辐射,达到一较佳的照明效果。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中散热器、发光二极管模组、及风扇的组装图。 图4是图1中散热器的横向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散热器30、若干围绕 散热器30外侧贴设的发光二极管模组20、一安装于散热器30下部的灯罩10、 及固定于散热器30上部的一灯盖40及一风扇50,所述灯盖40和灯罩10共 同将散热器收容于其内部。请一并参阅图4,上述散热器30由热导性良好的金属材料所制成,其包 括一导热筒。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导热筒为一中空的正四棱柱体32。该棱柱体 32具有四等大的矩形外壁面320及与这些外壁面320相对应的四矩形内壁面 (图未标),其中每二相邻的内壁面相互垂直且平行于相应的外壁面320。所 述四内壁面共同围设出一横截面呈正方形、且沿散热器30轴向贯穿棱柱体 32的上、下表面的通口 (图未标),供气流穿过。相邻内壁面的连接处324 的上表面开设一螺孔(图未标),供螺丝(图未示)穿设而将风扇50固定于 散热器30上。若干鳍片340分别自四内壁面向内延伸而出,且终止于棱柱体 32两两对角方向并形成二交叉的通3各322,由此,该二通^各322将这些鳍片 340分成均匀的四鳍片组34,每一鳍片组34均构成一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 每一鳍片组34的鳍片340相互等间隔设置且均呈矩形,其自棱柱体32的下 表面沿散热器30轴向延伸至棱柱体32的上表面,从而使每一鳍片340与棱 柱体32等高。将每一鳍片340的自由末端至与这些鳍片340接触的内壁面的 距离定义为每一鳍片340的长度,那么位于同一内壁面上的鳍片340的长度 自该内壁面两侧向中间逐渐增大。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20分别固定于棱柱体32的四外壁面320上。每一 发光二极管模组20包括一矩形的电路板24及沿电路板24长度方向固定于电路板24 —侧的若干发光二极管22。棱柱体32的每一外壁面320上沿散热器 30轴向固定有三发光二极管模组20,其中每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0的电路板 24的相对一侧与该外壁面320相接触,从而将发光二极管22所产生的热量 自电路板24的一侧传导至散热器30。所述灯盖40和灯罩10分别固定于棱柱体32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灯罩 10由透明材质所制成,所述灯盖40内壁面涂有一层反光物质,用于将发光 二极管模组20所发出的光线会聚至某一区域,使该发光二极管灯具获得一较 佳的照明效果。所述灯盖40开设一方形开口 42,所述灯罩10亦开设一与灯 盖40开口 42相对应的方形开口 12。该二开口 12、 42均与棱柱体32的通口 相连通,且该二开口 12、 42的面积与棱柱体32的通口的横截面积大致相等, 以最大限度地增大气流通路。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风扇50呈矩形,其橫截面积略小于灯盖40开口 42的面积,从而使风扇安装于灯盖40的开口 42处,即固定于散热器30的 鳍片340的顶部。该风扇50的四角处具有与散热器30固定柱324的螺孔相 对应的四穿孔(图未标),四螺丝分别穿过风扇50的穿孔而螺锁于散热器 30的螺孔内,进而将风扇50牢固地固定于散热器30的通口上方。此时风扇 50的气流出口朝向散热器30内部,以使风扇50所产生的气流穿过散热器30 的通口。使用该发光二极管灯具时,发光二极管22通电发光,其产生的热量经由 电路板24传导至散热器30。由于散热器30的顶部加设了一风扇50,可通过 风扇50所产生的气流对散热器30进行主动式散热,提高该发光二极管灯具 的散热效率。热量经由棱柱体32的内壁面传输至鳍片340上。由于风扇50 扇叶(图未标)的旋转,空气被扰动而产生气流。该气流自散热器30顶部流 入棱柱体32,再穿过鳍片340间的间隙,最后从散热器30底部排出棱柱体 32,从而将热量带出至散热器30外部。由于风扇50扇叶的旋转所产生的气 流流速较高,可在短时间内带走大部分的热量,从而避免因散热不及时而导 致的发光二极管22过热现象,使这些发光二极管22的发光效率维持在较为 理想的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器、若干围绕散热器外壁贴置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及一固定于散热器顶部的风扇,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具有一上下贯穿通口的导热筒,若干鳍片由导热筒通口的内壁面延伸而出,所述风扇位于该通口上方,且其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通口内的鳍片而排出。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 灯具还包括一 固定于散热器顶部的灯盖及一 固定于散热器底部的灯罩,所述 散热器收容于灯盖和灯罩围设出的收容空间内,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灯盖的 顶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盖和灯罩 分别开"i殳一 与散热器通口连通的开口,所述风扇安装于灯盖的开口处。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筒为一 中空的正四棱柱体,其具有四个供发光二极管模组贴置的外壁面。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的横截 面呈四边形。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的横截 面呈正方形,通口内的每一内壁面均与相应的外壁面平^f亍。7.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通口内的每一内壁面延伸出若干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鳍片。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内壁面 上的鳍片的长度自该内壁面的两侧向中间逐渐增大。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器、若干围绕散热器外壁贴置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及一固定于散热器顶部的风扇,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具有一上下贯穿通口的导热筒,若干鳍片由导热筒通口的内壁面延伸而出,所述风扇位于该通口上方,且其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通口内的鳍片而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方伟余光赖振田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