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07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左侧夹持板组件、右侧夹持板组件;左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左外侧夹持板、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右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所述左外侧夹持板、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的板体中央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用于放置管排的圆弧部;该装置还包括串联销板,左侧夹持板组件通过串联销板与右侧夹持板组件固定连接。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能够有效控制管排单根管的位移,避免因管排间相互摩擦使管壁减薄,避免产生爆管,影响锅炉安全运行。

An anti deformation device for boiler tube b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管排防变形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
技术介绍
受热面管排是锅炉中将一定压力下的水蒸气加热成相应压力下的过热水蒸气的受热面,其对锅炉整体产生重要的作用。在锅炉领域中,管排防变形装置主要用作分割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和低温省煤器处。通过限制管排位单根管位移方向,有效改善横向位移产生的乱屏、横向与纵向位移产生摩擦;通过对管排膨胀位置限制,有效控制管排单根管的位移,避免因管排间相互摩擦使管壁减薄;管壁减薄使管承压能力减弱,严重时产生爆管,影响锅炉安全运行。近些年,由于锅炉常年运行或设计缺陷等因素,使得锅炉悬吊管和水平管磨损严重,如不及时对上述管子进行及时维护,那么极易造成锅炉爆管等严重后果,影响锅炉正常安全运行,对机组的安全、经济、可靠性运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本技术正是基于该研究背景下而提出,旨在提供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应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能够有效控制管排单根管的位移,避免因管排间相互摩擦使管壁减薄,避免产生爆管,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该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左侧夹持板组件、右侧夹持板组件;其中,所述左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左外侧夹持板、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所述左中间侧夹持板分别与左外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右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所述右中间侧夹持板分别与右外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左外侧夹持板与右外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中间侧夹持板与右中间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内侧夹持板与右内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外侧夹持板、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的板体中央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用于放置管排的圆弧部;该装置还包括串联销板,左侧夹持板组件通过串联销板与右侧夹持板组件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弧部的半径与管排的管道半径相同;所述圆弧部的上下两端与管道外壁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对烟气冲刷导向的倒角过渡。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左侧夹持板组件和右侧夹持板组件的每个相邻圆弧部连接处对应设置有供串联销板穿设的连接穿孔;所述左外侧夹持板与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和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与右内侧夹持板的中间留有0.05-0.1倍的管道直径连接空隙。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串联销板为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的竖向板插设于所述连接穿孔中,所述T型结构的横向板与左侧夹持板组件和/或右侧夹持板组件的圆弧部外周面焊接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左外侧夹持板和右外侧夹持板的管排连接处开有坡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左侧夹持板组件和右侧夹持板组件的每个圆弧部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为30-60度均匀布设的斜纹。采用本技术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能够用于锅炉的分割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和低温省煤器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2)本技术的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合理利用了管排周围可利用空间,不需要对原有结构能行改变,解决管排周围结构复杂流畅特殊,无法安装常规防磨瓦。(3)利用本技术上述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操作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非计划停炉时间,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附图2为本技术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左侧夹持板组件和右侧夹持板组件部分圆弧部的倒角过渡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圆弧部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左侧夹持板组件和右侧夹持板组件之间坡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作以详细说明。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该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左侧夹持板组件、右侧夹持板组件;其中,所述左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左外侧夹持板1、右外侧夹持板2、左中间侧夹持板3;所述左中间侧夹持板分别与左外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右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右中间侧夹持板4、左内侧夹持板5、右内侧夹持板6;所述右中间侧夹持板分别与右外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左外侧夹持板与右外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中间侧夹持板与右中间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内侧夹持板与右内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外侧夹持板、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的板体中央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用于放置管排的圆弧部;该装置还包括串联销板7,左侧夹持板组件通过串联销板与右侧夹持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圆弧部的半径与管排的管道半径相同;所述圆弧部的上下两端与管道外壁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对烟气冲刷导向的倒角过渡8。左侧夹持板组件和右侧夹持板组件的每个相邻圆弧部连接处对应设置有供串联销板穿设的连接穿孔;所述左外侧夹持板与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和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与右内侧夹持板的中间留有0.05-0.1倍的管道直径连接空隙。所述串联销板为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的竖向板插设于所述连接穿孔中,所述T型结构的横向板与左侧夹持板组件和/或右侧夹持板组件的圆弧部外周面焊接连接。所述左外侧夹持板和右外侧夹持板的管排连接处开有坡口9。所述左侧夹持板组件和右侧夹持板组件的每个圆弧部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为30-60度均匀布设的斜纹。本技术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1)将左侧夹持板组件的左外侧夹持板、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连接成一体;将右侧夹持板组件的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连接成一体;分别将左侧夹持板组件和右侧夹持板组件放置于待安装锅炉管排的两侧;2)将左侧夹持板组件、右侧夹持板组件通过串联销板连接固定在锅炉的管排的两侧上,使得左侧夹持板组件与右侧夹持板组件整体形成环形卡扣,通过串联销板使两者连接成整体,用于限制管排中单根管道的位移方向;3)将串联销板采用焊接方式将其焊接在左侧夹持板组件和/或右侧夹持板组件圆弧部外周面。本技术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能够应用于锅炉的分割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和低温省煤器中至少一个位置。本技术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主要结构的作用分别如下:(1)左侧夹持板组件和右侧夹持板组件上的圆弧部按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左侧夹持板组件、右侧夹持板组件;其中,/n所述左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左外侧夹持板(1)、右外侧夹持板(2)、左中间侧夹持板(3);所述左中间侧夹持板分别与左外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内;/n所述右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右中间侧夹持板(4)、左内侧夹持板(5)、右内侧夹持板(6);所述右中间侧夹持板分别与右外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内;/n所述左外侧夹持板与右外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中间侧夹持板与右中间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内侧夹持板与右内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n所述左外侧夹持板、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的板体中央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用于放置管排的圆弧部;/n该装置还包括串联销板(7),左侧夹持板组件通过串联销板与右侧夹持板组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左侧夹持板组件、右侧夹持板组件;其中,
所述左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左外侧夹持板(1)、右外侧夹持板(2)、左中间侧夹持板(3);所述左中间侧夹持板分别与左外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右侧夹持板组件包括右中间侧夹持板(4)、左内侧夹持板(5)、右内侧夹持板(6);所述右中间侧夹持板分别与右外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左外侧夹持板与右外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中间侧夹持板与右中间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左内侧夹持板与右内侧夹持板的位置相对;
所述左外侧夹持板、右外侧夹持板、左中间侧夹持板、右中间侧夹持板、左内侧夹持板、右内侧夹持板的板体中央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用于放置管排的圆弧部;
该装置还包括串联销板(7),左侧夹持板组件通过串联销板与右侧夹持板组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管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的半径与管排的管道半径相同;所述圆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袭著宏李志刚王文欣邢海军左玉良王悦许凤龙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驰远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