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84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包括锅炉顶,所述锅炉顶内设有多组炉顶棚管,所述锅炉顶上端设有密封箱,且炉顶棚管贯穿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部填充有耐火可塑料,所述锅炉顶内部固定连接有耐火可塑料梁,所述耐火可塑料梁包括多组横向排列的梁体,多组所述梁体端面均开设有棚管通孔,且炉顶棚管贯穿棚管通孔,所述密封箱外壁设置有密封保温层,所述密封保温层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解决现有的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容易受热膨胀对炉顶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漏灰和整体稳定性不高,容易受力形变造的问题。

A new type of thermal insulation structure of boiler ce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属于锅炉顶棚保温

技术介绍
发电厂煤粉锅炉的炉顶通常设置有管排,管排多而复杂,有许多穿墙管排,传统的密封保温结构是在排管的表面设置一层硅酸铝纤维毡再在上面捣打一层耐火可塑料,这样的结构无法杜绝炉顶漏灰的发生同时也无法减少锅炉的热量损失。现有的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密封效果不好,所使用的材料容易受热膨胀对炉顶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漏灰,且现有的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整体稳定性不高,容易受力形变造成漏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解决现有的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容易受热膨胀对炉顶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漏灰和整体稳定性不高,容易受力形变造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包括锅炉顶,所述锅炉顶内设有多组炉顶棚管,所述锅炉顶上端设有密封箱,且炉顶棚管贯穿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部填充有耐火可塑料,所述锅炉顶内部固定连接有耐火可塑料梁,所述耐火可塑料梁包括多组横向排列的梁体,多组所述梁体端面均开设有棚管通孔,且炉顶棚管贯穿棚管通孔,所述密封箱外壁设置有密封保温层,所述密封保温层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密封箱侧壁固定焊接有四个螺栓座,且四个螺栓座两两对称设置,所述螺栓座背离密封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栓套管,且螺栓套管另一端贯穿限位板,所述螺栓套管内设有螺栓,且螺栓贯穿螺栓套管与螺栓座转动连接。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相邻所述梁体相互接触的边采用连续的凹凸设计,相邻所述梁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摩根陶瓷纤维纸,且梁体与锅炉顶内壁固定连接。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摩根陶瓷纤维纸厚度为20mm,所述梁体厚度为150mm。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限位板和密封箱材质为不锈钢。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密封保温层主要由硅酸铝纤维毡和耐火可塑料组成。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梁体材质为耐火可塑料,所述密封箱内的耐火可塑料和梁体材质内均添加有10%的硅酸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锅炉顶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排布的梁体,炉顶棚管贯穿梁体,梁体可以加固锅炉顶棚的坚固度,密封效果好,相邻梁体相互接触的边采用连续的凹凸设计,且之间留有缝隙夹装有限位板,限位板具有吸潮和耐火的作用,防止梁体受热膨胀对锅炉顶造成损坏,起到保温作用,密封效果好,防止炉顶漏灰的发生;本技术中密封箱和密封保温层均起到密封保温的作用,密封箱侧端通过螺栓与限位板进行固定连接,密封箱的重量通过螺栓被施加在限位板上,对密封箱的重量起到了分散的作用,防止锅炉顶上端的物体对锅炉顶造成过多的压力使锅炉顶形变,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耐火可塑料梁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炉顶棚管,2-限位板,3-密封保温层,4-锅炉顶,5-耐火可塑料梁,6-密封箱,7-摩根陶瓷纤维纸,8-梁体,9-棚管通孔,10-螺栓座,11-螺栓套管,1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包括锅炉顶4,锅炉顶4内设有多组炉顶棚管1,锅炉顶4上端设有密封箱6,且炉顶棚管1贯穿密封箱6,密封箱6内部填充有耐火可塑料,锅炉顶4内部固定连接有耐火可塑料梁5,耐火可塑料梁5包括多组横向排列的梁体8,多组梁体8端面均开设有棚管通孔9,且炉顶棚管1贯穿棚管通孔9,密封箱6外壁设置有密封保温层3,密封保温层3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密封箱6侧壁固定焊接有四个螺栓座10,且四个螺栓座10两两对称设置,且其中两个螺栓座10上下设置,使得固定效果好,螺栓座10背离密封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栓套管11,且螺栓套管11另一端贯穿限位板2,螺栓套管11内设有螺栓12,且螺栓12贯穿螺栓套管11与螺栓座10转动连接。其中,相邻梁体8相互接触的边采用连续的凹凸设计,且两个梁体8相邻的边相卡合,使得稳定效果好,连接更加稳定,相邻梁体8之间固定连接有摩根陶瓷纤维纸7,吸潮,耐火,且梁体8与锅炉顶4内壁固定连接。其中,摩根陶瓷纤维纸7厚度为20mm,梁体8厚度为150mm,给梁体8一个膨胀空间,防止梁体8受热膨胀对锅炉顶4造成损坏。其中,限位板2和密封箱6材质为不锈钢,坚固度高。其中,密封保温层3主要由硅酸铝纤维毡和耐火可塑料组成,保温效果好,防止煤灰逸出。其中,梁体8材质为耐火可塑料,密封箱6内的耐火可塑料和梁体8材质内均添加有10%的硅酸钠,硅酸钠为热硬性结合剂,梁体8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在锅炉顶4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排布的梁体8,炉顶棚管1贯穿梁体8,梁体8可以加固锅炉顶棚的坚固度,密封效果好,相邻梁体8相互接触的边采用连续的凹凸设计,且之间留有缝隙夹装有限位板2,限位板2具有吸潮和耐火的作用,防止梁体8受热膨胀对锅炉顶4造成损坏,起到保温作用,密封效果好,防止炉顶漏灰的发生;密封箱6和密封保温层3均起到密封保温的作用,密封箱6侧端通过螺栓12与限位板2进行固定连接,密封箱6的重量通过螺栓12被施加在限位板2上,对密封箱6的重量起到了分散的作用,防止锅炉顶4上端的物体对锅炉顶4造成过多的压力使锅炉顶4形变,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包括锅炉顶(4),所述锅炉顶(4)内设有多组炉顶棚管(1),所述锅炉顶(4)上端设有密封箱(6),且炉顶棚管(1)贯穿密封箱(6),所述密封箱(6)内部填充有耐火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顶(4)内部固定连接有耐火可塑料梁(5),所述耐火可塑料梁(5)包括多组横向排列的梁体(8),多组所述梁体(8)端面均开设有棚管通孔(9),且炉顶棚管(1)贯穿棚管通孔(9),所述密封箱(6)外壁设置有密封保温层(3),所述密封保温层(3)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密封箱(6)侧壁固定焊接有四个螺栓座(10),且四个螺栓座(10)两两对称设置,所述螺栓座(10)背离密封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栓套管(11),且螺栓套管(11)另一端贯穿限位板(2),所述螺栓套管(11)内设有螺栓(12),且螺栓(12)贯穿螺栓套管(11)与螺栓座(10)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发电厂锅炉顶棚密封保温结构,包括锅炉顶(4),所述锅炉顶(4)内设有多组炉顶棚管(1),所述锅炉顶(4)上端设有密封箱(6),且炉顶棚管(1)贯穿密封箱(6),所述密封箱(6)内部填充有耐火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顶(4)内部固定连接有耐火可塑料梁(5),所述耐火可塑料梁(5)包括多组横向排列的梁体(8),多组所述梁体(8)端面均开设有棚管通孔(9),且炉顶棚管(1)贯穿棚管通孔(9),所述密封箱(6)外壁设置有密封保温层(3),所述密封保温层(3)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密封箱(6)侧壁固定焊接有四个螺栓座(10),且四个螺栓座(10)两两对称设置,所述螺栓座(10)背离密封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栓套管(11),且螺栓套管(11)另一端贯穿限位板(2),所述螺栓套管(11)内设有螺栓(12),且螺栓(12)贯穿螺栓套管(11)与螺栓座(10)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弘百汇电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