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49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包括机车和悬挂于机车下方的轿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水平方向对轿厢进行减震的水平减震机构,所述水平减震机构设置于机车与轿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轨道交通装置,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轿厢进行减震,既可以有效减弱或消除轿厢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大幅度的晃动或抖动,又可以防止因轿厢的晃动或抖动导致机车发生晃动、抖动、甚至共振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安全性;还可以在竖直方向对轿厢进行减震,有利于机车运行更平稳、更安全,有利于轿厢更舒适。

A rail transit device capable of horizontal shock ab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
技术介绍
在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中,通常包括机车和悬挂于机车下方的轿厢,机车通常设置在轨道内,轿厢设置在轨道的下方,并与机车相连,从而构成悬挂式轿厢,机车通过沿轨道运行带动轿厢前行。现有的悬挂式轿厢中,机车与轿厢之间通常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机车与轿厢采用刚性的固定连接,使得机车与轿厢固定连接成一体,由于舒适度差,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使用;另一种是机车与轿厢之间采用非刚性连接,如采用能实现竖直方向减震的竖直减震机构相连等,使得轿厢可以在竖直方向进行减震,有利于轿厢更加舒适。由于机车与轿厢之间采用非刚性连接,通常会使得轿厢可以相对于机车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相对运动,在机车加/减速、制动、环境风、运行风阻等因素的影响下,悬挂式轿厢的受力情况通常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变化较大,从而很容易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倾斜、晃动或抖动,导致乘客在乘坐过程中颠簸感较明显、乘坐体验差;尽管在轿厢设置竖直减震机构,能在竖直方向上对轿厢进行减震,但不能解决轿厢在水平方向上的晃动(如倾斜等)或抖动问题,且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考虑如何在竖直方向对悬挂式轿厢进行更好的减震,而未考虑在水平方向进行减震的问题。此外,当轿厢在外力的作用下(通常是水平方向的受力不均时,如环境风、风阻、惯性力等)发生晃动或抖动时,通常会直接带动机车同步晃动或抖动,不仅影响机车的稳定运行、影响机车提速,而且容易导致机车与轨道之间发生共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影响乘坐体验;但是没有人注意到轿厢的晃动或抖动会引起机车与轨道之间发生共振的问题,且现有技术中也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轿厢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机车发生晃动或抖动,影响乘坐体验;同时,轿厢容易带动机车同步晃动或抖动,导致机车与轨道之间发生共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可以在圆周方向(即水平方向)上对轿厢进行减震,既可以有效减弱或避免轿厢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大幅度的晃动或抖动,又可以防止因轿厢的晃动或抖动导致机车发生晃动、抖动、甚至共振,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包括机车和悬挂于机车下方的轿厢,还包括用于在水平方向对轿厢进行减震的水平减震机构,所述水平减震机构设置于机车与轿厢之间。即,在本轨道交通装置中,机车与轿厢之间设置有用于进行水平方向(即圆周方向)减震的水平减震机构,当轿厢在水平方向因受力不均,轿厢相对于机车发生轻微晃动或倾斜或抖动时,水平减震机构可以及时抑制轿厢的运动,并吸收轿厢的冲击力,从而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既可以避免轿厢发生大幅度的晃动或抖动,又可以有效避免机车在轿厢的带动下发生共振,有利于机车平稳、高速运行。在第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水平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杆和减震块,所述减震杆和减震块分别固定于机车或轿厢,减震杆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减震块,并被减震块所包围。减震杆或减震块与轿厢同步运动,并通过减震杆与减震块的相互挤压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即在本方案中,固定于轿厢的减震杆或减震块可以与轿厢同步运动,当轿厢在水平方向受力不均,发生轻微晃动或倾斜或抖动时,减震杆与减震块相接触并相互挤压,减震块通过变形吸收挤压力,避免轿厢发生大幅度的晃动或抖动,当轿厢稳定后,减震块将吸收的力缓慢释放,从而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这样可以在圆周方向(即水平方向)上对轿厢进行减震,使得轿厢沿任一水平方向的晃动或抖动都可以被大幅度的削弱或消除,从而有效避免机车在轿厢的带动下发生共振,此外,减震杆与减震块之间并非刚性连接,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轿厢的晃动或抖动传递到机车,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机车发生共振,有利于机车平稳、高速运行。优选的,所述机车和/或轿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减震块的空腔,所述减震杆设置于对应所述空腔的位置处。空腔主要用于设置减震块,并为减震块的变形提供约束力,从而实现减震。在第二种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用于连接机车与轿厢的悬挂架,所述水平减震机构设置于所述悬挂架与轿厢之间,和/或,设置于悬挂架与机车之间。即当轿厢与机车之间通过悬挂架进行连接时,水平减震机构既可以设置在悬挂架与轿厢之间,又可以设置在悬挂架与机车之间,还可以同时设置在悬挂架与轿厢之间、悬挂架与机车之间,以便起到水平方向减震的效果。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水平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杆和减震块,所述减震杆和减震块分别固定于悬挂架或轿厢,减震杆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减震块,并被减震块所包围;或,所述减震杆和减震块分别固定于悬挂架或机车,减震杆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减震块,并被减震块所包围。减震杆或减震块与轿厢同步运动,并通过减震杆与减震块的相互挤压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即直接固定于轿厢的减震杆或减震块,或通过固定于悬挂架而间接固定于轿厢的减震杆或减震块,均可以与轿厢同步运动,当轿厢在水平方向受力不均,发生轻微晃动或倾斜或抖动时,减震杆与减震块相接触并相互挤压,减震块通过变形吸收挤压力,避免轿厢发生大幅度的晃动或抖动,当轿厢稳定后,减震块将吸收的力缓慢释放,从而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优选的,所述悬挂架和/或轿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减震块的空腔,所述减震杆设置于对应所述空腔的位置处。空腔主要用于减震块,并为减震块的变形提供约束力,从而实现减震。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悬挂架包括用于连接机车的连接梁、用于连接轿厢的支撑梁,连接梁与支撑梁相连,所述空腔设置于所述连接梁和/或相互对称的设置于连接梁两侧的支撑梁,所述减震杆设置于所述轿厢上对应所述空腔的位置处;或,所述减震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梁和/或相互对称的设置于连接梁两侧的支撑梁,所述空腔设置于所述轿厢上对应所述减震杆的位置处。即,当水平减震机构设置在悬挂架与轿厢之间时,空腔(减震块)及减震杆具有多种布置方式,均可以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为防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轿厢沿竖直方向的晃动幅度过大,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用于限制减震杆最大位移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震杆侧面的槽口、设置于所述连接梁的限位孔、以及限位销,限位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限位销通过所述限位孔延伸进所述槽口。槽口可以贯穿减震杆也可以不贯穿减震杆,通过将限位销固定于连接梁,并使限位销的一端卡在槽口中或穿过槽口,在减震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限位销不与槽口相接触,只有当减震杆移动到所设定的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时,限位销正好与槽口的端部相接触,从而卡住减震杆,达到限位的目的。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减震杆竖直设置。减震杆竖直设置可以有效保证轿厢沿圆周任一方向的倾斜或晃动都可以获得相同减震效果,此外,还可以使减震杆与减震块在初始时实现面-面接触,有利于延长减震块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减震块为橡胶块或阻尼块。橡胶块和阻尼块均具有出色的减震效果,在减震领域应用广泛。减震块有多种固定方式,优选的,所述减震块固定于所述空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包括机车和悬挂于机车下方的轿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水平方向对轿厢进行减震的水平减震机构,所述水平减震机构设置于机车与轿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包括机车和悬挂于机车下方的轿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水平方向对轿厢进行减震的水平减震机构,所述水平减震机构设置于机车与轿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杆和减震块,所述减震杆和减震块分别固定于机车或轿厢,减震杆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减震块,并被减震块所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机车与轿厢的悬挂架,所述水平减震机构设置于所述悬挂架与轿厢之间,和/或,设置于悬挂架与机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杆和减震块,所述减震杆和减震块分别固定于悬挂架或轿厢,减震杆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减震块,并被减震块所包围;或,所述减震杆和减震块分别固定于悬挂架或机车,减震杆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减震块,并被减震块所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和/或轿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减震块的空腔,所述减震杆设置于对应所述空腔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包括用于连接机车的连接梁、用于连接轿厢的支撑梁,连接梁与支撑梁相连,所述空腔设置于所述连接梁和/或相互对称的设置于连接梁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先志詹仕见胡震陈科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