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18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包括过渡板、防脱吊座、二系弹簧座组成、减震器固定座和牵引座组成,所述过渡板上设有两组轴对称的防脱吊座,且防脱吊座靠近过渡板的端部设置,两组防脱吊座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二系弹簧座组成,两个二系弹簧座组成之间设有牵引座组成,所述二系弹簧座组成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横向减震器的减震器固定座。将过渡连接装置与转向架上的二系悬挂系统连接,不仅操作空间大,而且组装快速,便于检修,组装完毕后,车体下落与过渡板连接,通过该过渡连接装置实现了车体与转向架的快速连接,不仅提高了落成效率和准确率,简化了组装工艺,降低了难度,而且增大了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A transitional connecting device between car body and bog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货车车体连接
,具体为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车辆对运行速度和动力学性能要求较高,为满足该要求,转向架设计时需采用较高的配置,尤其是与车体连接的二系悬挂系统,在满足承载车体和货物的垂向载重和传递纵向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同时,增加了提高稳定性的横向油压减振器,提高安全性的防跳索装置。由于二系悬挂系统包含组件较多,需要将每一个组件分别与车体与转向架连接,各部件安装过程比较繁琐,但是车体底部操作空间有限,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进一步增加了整车落成的难度,导致落车组装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解决了目前二系悬挂系统组装连接的繁琐,提高了组装效率与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包括过渡板、防脱吊座、二系弹簧座组成、减震器固定座和牵引座组成,所述过渡板上设有两组轴对称的防脱吊座,且防脱吊座靠近过渡板的端部设置,两组防脱吊座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二系弹簧座组成,两个二系弹簧座组成之间设有牵引座组成,所述二系弹簧座组成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横向减震器的减震器固定座。优选的,所述过渡板为矩形板,过渡板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弧形凹槽。优选的,所述二系弹簧座组成包括二系弹簧底板和定位套,所述二系弹簧底板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内均焊接有一个定位套,所述过渡板上设有与定位套配合的定位孔。优选的,每一组防脱吊座的数量为2个。优选的,所述防脱吊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支撑板的一端通过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与过渡板连接固定,两块支撑板之间连有用于固定防跳锁的扁孔圆销,所述扁孔圆销的端部通过扁开口销固定。优选的,所述减震器固定座为板状结构,减震器固定座的一端与过渡板固定连接,减震器固定座的一侧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横向减震器的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牵引座组成包括牵引座和紧固块,所述牵引座包括锁板,所述锁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锁板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锁板与过渡板连接,支撑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牵引杆的固定槽,所述紧固块压合在锁板的上端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两侧设有插孔,所述锁板的一侧设有与插孔连通的锁孔,所述锁孔内设有销型螺母,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插孔与销型螺母螺纹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为半圆弧形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落车组装之前将过渡连接装置与转向架上的二系悬挂系统连接,不仅操作空间大,而且组装快速,便于检修,提高了安装精度,组装完毕后,车体下落与过渡板连接,通过该过渡连接装置实现了车体与转向架的快速连接,不仅提高了落成效率和准确率,简化了组装工艺,降低了难度,而且增大了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连接强度。2、本专利技术过渡板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弧形凹槽,使用时可以防止产生应力集中,提高过渡板的抗应变力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防脱吊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二系弹簧座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减震器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牵引座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牵引座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销型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由车体底部向上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渡板;101-凹槽;102-定位孔;2-防脱吊座;201-扁孔圆销;202-支撑板;203-底板;204-扁开口销;3-二系弹簧座组成;301-二系弹簧底板;302-连接孔;303-定位套;4-减震器固定座;401-固定螺栓;402-让位槽;5-牵引座组成;501-连接螺栓;502-紧固块;503-锁板;504-销型螺母;505-连接板;506-锁孔;507-插孔;508-固定槽;509-销孔;6-二系弹簧;7-横向减震器;8-牵引杆;9-防跳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包括过渡板1、防脱吊座2、二系弹簧座组成3、减震器固定座4和牵引座组成5,过渡板1上设有两组轴对称的防脱吊座2,每一组防脱吊座2的数量为2个,且防脱吊座2靠近过渡板1的端部设置,两组防脱吊座2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二系弹簧座组成3,两个二系弹簧座组成3之间设有牵引座组成5,二系弹簧座组成3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横向减震器的减震器固定座4,防脱吊座2、二系弹簧座组成3、减震器固定座4和牵引座组成5均设于过渡板1的同一侧。如图2所示,过渡板1为矩形板,过渡板1由板材热切割而成,过渡板1上设有用于固定的螺栓孔,过渡板1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弧形凹槽101,使用时,防止产生应力集中,提高过渡板1的抗应变力能力。如图4所示,二系弹簧座组成3通过二系弹簧底板301和定位套303焊接组合而成,为匹配转向架二系弹簧接口,二系弹簧底板301为圆盘结构,二系弹簧底板301上设有两个连接孔302,每个连接孔302内均焊接有一个定位套303,过渡板1上设有与定位套303配合的定位孔102,将定位套303插接在定位孔102内并焊接固定,二系弹簧底板301与过渡板1之间焊接。如图3所示,防脱吊座2包括支撑板202,支撑板202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支撑板202的一端通过底板203连接,底板203与过渡板1连接固定,两块支撑板202之间连有用于固定防跳锁9的扁孔圆销201,扁孔圆销201的端部通过扁开口销204固定,便于拆装。减震器固定座4的数量为两件,沿过渡板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且朝向相反,减震器固定座4为板状结构,减振器固定座4锻造后机加工或通过板材机加工而成,减震器固定座4的一端与过渡板1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减震器固定座4的一侧设有让位槽402,来满足与转向架上横向减振器7的配合,让位槽402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横向减震器7的固定螺栓。如图6所示,牵引座组成5包括牵引座和紧固块502,所述牵引座锻造后机加工而成,牵引座包括锁板503,锁板503的数量为两块,两块锁板503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板505连接,连接板505将锁板503底部的两端连接,两个连接板505之间呈镂空结构,可以减轻重量,节省成本,锁板503与连接板505均与过渡板1焊接固定,锁板503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牵引杆8的固定槽508,两块锁板503上的固定槽508对称设置,固定槽508为半圆弧形凹槽,紧固块502压合在锁板506的上端并通过连接螺栓501固定,牵引杆8的端部设于两锁板503之间,牵引杆8的连接耳位于固定槽508内,通过紧固块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板、防脱吊座、二系弹簧座组成、减震器固定座和牵引座组成,所述过渡板上设有两组轴对称的防脱吊座,且防脱吊座靠近过渡板的端部设置,两组防脱吊座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二系弹簧座组成,两个二系弹簧座组成之间设有牵引座组成,所述二系弹簧座组成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横向减震器的减震器固定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板、防脱吊座、二系弹簧座组成、减震器固定座和牵引座组成,所述过渡板上设有两组轴对称的防脱吊座,且防脱吊座靠近过渡板的端部设置,两组防脱吊座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二系弹簧座组成,两个二系弹簧座组成之间设有牵引座组成,所述二系弹簧座组成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横向减震器的减震器固定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为矩形板,过渡板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弧形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系弹簧座组成包括二系弹簧底板和定位套,所述二系弹簧底板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内均焊接有一个定位套,所述过渡板上设有与定位套配合的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防脱吊座的数量为2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过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吊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支撑板的一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兆菲翟鹏军杨文朋罗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