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125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形玻璃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包括对待加工玻璃进行首次加工的第一次成型装置以及对待加工玻璃进行第二次加工以获得桥形玻璃的第二次成型装置,第二次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打磨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第二次成型砂轮,第二次成型砂轮具有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第二刀柄段以及安设于第二刀柄段其中一端的第二打磨段,第二打磨段具有可滚压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滚压面,滚压面为旋转面且为向中间凹陷的圆滑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次成型装置和第二次成型装置分别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第二次成型装置的第二次成型砂轮进行滚压后即成型桥形玻璃,极大地提升了加工效率,而且此种第二次成型砂轮的滚压面砂轮寿命长,不易损坏。

A bridge glass form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
本技术涉及桥形玻璃制备
,具体为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件不可或缺的智能工具,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更新换代时间越来越短,智能手表速度、规模、快时尚的节奏。目前多数生产厂家对桥形手表面加工采用球形砂轮进行点面剥离方式进行生产,此种生产加工方式时间长(单片CNC加工工艺流程如下:采用250#平底砂轮桥形弧面粗开→400#砂轮外形粗开→800#球形(球形砂轮R3)砂轮精修桥形弧面→800#三砂组合砂轮:外形精修+上下倒角,其中粗开弧形采用250#砂轮,粗开外形采用600#砂轮,精修外形采用1000#砂轮)完成单片合计加工时间:12min。然而,此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存在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时间长、生产质量不稳定等缺陷。而且砂轮加工中使用寿命会减短,同时也会导致砂轮损毁,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通过第一次成型装置和第二次成型装置分别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第二次成型装置的第二次成型砂轮进行滚压后即可成型桥形玻璃,极大地提升了加工效率,而且此种第二次成型砂轮的滚压面砂轮寿命长,不易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包括对待加工玻璃进行首次加工的第一次成型装置以及对所述待加工玻璃进行第二次加工以获得桥形玻璃的第二次成型装置,所述第二次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打磨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第二次成型砂轮,所述第二次成型砂轮具有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第二刀柄段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二刀柄段其中一端的第二打磨段,所述第二打磨段具有可滚压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滚压面,所述滚压面为旋转面且为向中间凹陷的圆滑曲面。进一步,所述第二次成型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固定组件。进一步,所述基座具有两个加工工位,两个所述加工工位均设有拱起的平台,每一所述平台均具有供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安置的安置面。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可将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吸附在所述安置面上的真空吸附机构。进一步,所述真空吸附机构设于所述基座内,每一所述平台内均具有贯通所述安置面和相对于所述安置面的相对面的通孔,所述真空吸附机构的真空抽气口与每一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相对面处的一端连通。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二刀柄段的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次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打磨待第一次加工玻璃的第一次成型砂轮,所述第一次成型砂轮具有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第一刀柄段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一刀柄段其中一端的第一打磨段。进一步,所述第一打磨段包括用于粗开外形的第一打磨部以及用于精修上下倒角的第二打磨部,所述第一打磨部安设于所述第一刀柄段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打磨部安设于所述第一打磨部远离所述第一刀柄段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通过第一次成型装置和第二次成型装置分别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第二次成型装置的第二次成型砂轮进行滚压后即可成型桥形玻璃,极大地提升了加工效率,而且此种第二次成型砂轮的滚压面砂轮寿命长,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的第二次成型砂轮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的第二次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的第二次成型装置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的第一次成型砂轮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的加工完成的桥形玻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第二次成型砂轮;10-第二刀柄段;11-第二打磨段;110-滚压面;2-基座;20-平台;21-通孔;3-第一次成型砂轮;30-第一刀柄段;31-第一打磨段;310-第一打磨部;311-第二打磨部;4-待加工玻璃;5-桥形玻璃;50-桥形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包括对待加工玻璃4进行首次加工的第一次成型装置以及对所述待加工玻璃4进行第二次加工以获得桥形玻璃5的第二次成型装置,所述第二次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打磨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第二次成型砂轮1,所述第二次成型砂轮1具有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第二刀柄段10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二刀柄段10其中一端的第二打磨段11,所述第二打磨段11具有可滚压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滚压面110,所述滚压面110为旋转面且为向中间凹陷的圆滑曲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待加工玻璃4可以是直板玻璃,通过第一次成型装置首次处理后,再由第二次成型装置处理进行第二次处理后,即可获得桥形玻璃5,即具有一定弯曲度的玻璃,该玻璃可以用在桥形智能手表、桥形智能手环表盖等产品上。本实施例先细化第二次处理的过程,具体为,采用第二次成型砂轮1来对经过了首次加工后的待加工玻璃4进行打磨(此处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一次、第二次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作出的区分,并未对它们作出的其他方面的限制),该第二次成型砂轮1为两段式结构,其中一段为第二刀柄段10(此处的“第二”也是为了便于与下面的第一进行区分),它用作与驱动部件连接,以由驱动部件驱使旋转,另外一段为第二打磨段11(此处的“第二”同上),它用作打磨待加工玻璃4,这两段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是其他连接结构,以保证第二打磨段11能够在第二刀柄段10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打磨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只需要驱使旋转的第二打磨段11滚压过待加工玻璃4,即可得到成型的桥形玻璃5,此处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二打磨段11中滚压过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部分为滚压面110,该滚压面110又能够旋转,因此也为旋转面,并将该旋转面做成向中间凹陷的圆滑曲面,如图1所示,由其侧视图可以看出,其上下两侧为向内凹陷的曲面,如此可以极大地缩小加工时间,具体的,呈中间凹陷的圆滑曲面状的旋转面贴合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表面打磨时,由于其圆滑曲面的作用,可以迅速将具有一定厚度的直板玻璃加工成具有曲面的桥形玻璃5。该打磨工序中,如果直板玻璃为长方体形状,则该打磨工序的打磨沿着直板玻璃的长边进行,即打磨成型后的桥形玻璃5的长R,该桥形玻璃5具有桥形面50,该桥形面50的弯曲度由该第二次成型砂轮1的圆滑曲面的弯曲度决定,二者匹配。至于,在驱动第二次成型砂轮1所采用的方式为CNC加工,该加工方式为现有技术,其加工的时间,加工的路径等均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就不多细述。以下为具体实施例: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二次成型装置还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设有用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包括对待加工玻璃进行首次加工的第一次成型装置以及对所述待加工玻璃进行第二次加工以获得桥形玻璃的第二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打磨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第二次成型砂轮,所述第二次成型砂轮具有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第二刀柄段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二刀柄段其中一端的第二打磨段,所述第二打磨段具有可滚压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滚压面,所述滚压面为旋转面且为向中间凹陷的圆滑曲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包括对待加工玻璃进行首次加工的第一次成型装置以及对所述待加工玻璃进行第二次加工以获得桥形玻璃的第二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打磨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第二次成型砂轮,所述第二次成型砂轮具有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第二刀柄段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二刀柄段其中一端的第二打磨段,所述第二打磨段具有可滚压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滚压面,所述滚压面为旋转面且为向中间凹陷的圆滑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成型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的固定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两个加工工位,两个所述加工工位均设有拱起的平台,每一所述平台均具有供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安置的安置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形玻璃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可将所述待第二次加工玻璃吸附在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锦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