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涂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104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涂胶系统。在线涂胶系统包括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和供料装置,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包括沿自身轴向贯通的供双组分胶黏剂的第一组分通过的内筒体,内筒体外套设有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具有封闭的环形空间,所述外筒体上设有与环形空间相通的供双组分胶黏剂的第二组分进入的进胶口,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供第二组分进入到内筒体中的连通孔。连通孔便于环形空间与内筒体内部的双组分胶黏剂充分混合,由于内筒体为轴向贯通结构,便于混合后胶黏剂的流动和排出,可使混合后的胶黏剂能够及时从出料口排出,减少连通孔被混合后的胶黏剂堵塞的几率,进而缩短在线涂胶系统停线的时间,提高在线涂胶系统的生产效率。

On line glu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线涂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线涂胶系统。
技术介绍
聚氨酯胶黏剂是一种具有较高耐水性,且不使用甲醛材料的组合型胶黏剂,其无污染,粘接力较强,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率。申请公布号为CN108554734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计量输送的供胶装置,该供胶装置包括A胶桶和B胶桶以及分别与两个胶桶连接的供胶泵,还包括分别与两个供胶泵的出口连通的注胶头,通过两个供胶泵将聚氨酯A胶、聚氨酯B胶精确计量输送到注胶头中,注胶头的注胶嘴将双组分聚氨酯胶混合搅拌后,浇注到两种铝型材组合形成的连接腔中,以使两种铝型材连接成一体。上述供胶装置对两种铝型材进行涂胶时,用胶量大且容易造成聚氨酯A胶和聚氨酯B胶混合不均匀,所以现有技术中往往使用静态混合器进行混合涂胶。授权公告号为CN202876679U的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该管式静态混合器内设有较多的条板,可对聚氨酯A胶和聚氨酯B胶进行分割和均匀混合,但是由于聚氨酯胶液较为粘稠,很容易造成管式静态混合器内堵塞,静态混合器堵塞后需要将整个生产线停工,然后对静态混合器进行清理,生产线停工时间长,会降低生产效率,并且停工时被涂胶对象往往还未完成涂胶作业,容易出现废品。特别是对于较为粘稠的胶黏剂,上述问题更加凸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涂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在线涂胶系统因混合器堵塞导致的停线时间长,生产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线涂胶系统的技术方案是:在线涂胶系统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和用于向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的各供料口供料的供料装置,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包括沿自身轴向贯通的供双组分胶黏剂的第一组分通过的内筒体,内筒体外套设有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具有封闭的环形空间,所述外筒体上设有与环形空间相通的供双组分胶黏剂的第二组分进入的进胶口,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供第二组分进入到内筒体中的连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连通孔,该连通孔的布置有助于两种组分的胶黏剂大范围混合,而且由于内筒体为轴向贯通结构,便于混合后胶黏剂的流动和排出,可使混合后的胶黏剂及时从内筒体中排出,减少连通孔被混合后的胶黏剂堵塞的几率,进而可缩短在线涂胶系统停线的时间,提高在线涂胶系统的生产效率;而且轴向贯通的内筒体结构以及位于内筒体筒壁上的连通孔结构便于在连通孔堵塞时对内筒体的清理,同样也可缩短在线涂胶系统的停线时间,提高在线涂胶系统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进胶口设置在外筒体的轴向中部。这种结构位置的进胶口能够使胶黏剂均匀分布在整个环形空间,使双组分胶黏剂具有较长的混合长度,有助于双组分胶黏剂的充分混合。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相互独立并通过可拆结构相对固定。相互独立且通过可拆结构相对固定的内筒体与外筒体结构便于对内筒体筒壁上连通孔中的残留凝固胶体进行清洗,有助于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定期的维护和清理。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体的轴向两端开口设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用于向内筒体的其中一端开口供料的粉液混合器,所述粉液混合器包括分别供增稠剂粉料和液态原料加入的粉料加料口和液料加料口。粉料加料口和液料加料口的设置便于对液料和粉料比例的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粉液混合器的出料口连接有储料容器,所述储料容器与内筒体上用于供料的开口之间连接有供料泵。储料容器和供料泵的设置可控制进入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中两种组分胶黏剂的速度和比例。进一步地,所述进胶口的孔径为20mm至50mm,有助于双组分胶黏剂的充分混合。进一步地,内筒体的轴向两端开口设置,且其中一端开口为内径沿胶液流动方向逐渐缩小的引导口,这种结构设置的引导口有利于提高胶液流速,提高双组分胶黏剂的混合效果。进一步地,环形空间的间隔大小为10mm至20mm,有助于双组分胶黏剂的充分混合。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孔为倾斜孔,用于使从环形空间进入内筒体的第二组分产生绕内筒体轴线的运动量,可使用双组分胶黏剂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倾斜孔的倾斜角度为45°,倾斜方向垂直于内筒体的轴线,可更好的保证双组分胶黏剂的混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在线涂胶系统在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左视角度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筒体,2-外筒体,3-环形空间,4-连通孔,5-进胶口,6-进料口,7-粉液混合器,8-A组分储料容器,9-B组分储料容器,10-供料泵,11-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12-涂胶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在线涂胶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线涂胶系统包括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11、连接在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11出口的涂胶机12,以及向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11内供料的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包括分别储存两种组分胶黏剂的储存罐以及连接在各个储存罐与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11之间的供料泵10。本实施例中,双组分胶黏剂由两种组分混合而成,第一组分为A组分胶黏剂,第二组分为B组分胶黏剂,该A组分胶黏剂与B组分胶黏剂通过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11充分混合反应后得到双组分胶黏剂。本实施例中以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为例具体说明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11的具体结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双组分胶黏剂也可以是双组分环氧树脂胶黏剂,或其水性品种等。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A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和B组分聚氨酯胶黏剂,该A组分聚氨酯胶黏剂与B组分聚氨酯胶黏剂通过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11充分混合反应得到可将型材牢固黏结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11包括轴向贯通结构的内筒体1和位于内筒体1外且与内筒体1同轴布置的外筒体2。内筒体1的轴向两端开口设置,其中一端开口用于向内筒体1中通入A组分聚氨酯胶黏剂,该开口即为内筒体1的进料口6。内筒体1与外筒体2之间具有封闭的环形空间3,外筒体2上开设有与环形空间3相通的用于通入B组分聚氨酯胶黏剂的进胶口5,在内筒体1的筒壁上分布有使内筒体1的内部空间与环形空间3连通的连通孔4,该连通孔4便于环形空间3内的B组分聚氨酯胶黏剂进入内筒体1中与内筒体1中的A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充分混合反应,内筒体1的另一端开口用于排出在内筒体1内充分混合反应后得到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该开口即为内筒体1的出料口。由于内筒体1为轴向贯通结构,便于混合后胶黏剂的流动和排出,可减少由于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后堵塞连通孔4的几率,从而减少在线涂胶系统停工的次数和时间,提高在线涂胶系统的生产效率;又由于内筒体1为轴向贯通结构,并且连通孔4分布在内筒体1的筒壁上,即使混合后的胶黏剂将内筒体上的连通孔堵塞,也便于对内筒体的清洗,缩短内筒体的清洗时间,从而缩短在线涂胶系统的停工时间,提高在线涂胶系统的生产效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供料装置包括用于储存A组分聚氨酯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涂胶系统,包括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和用于向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的各供料口供料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包括沿自身轴向贯通的供双组分胶黏剂的第一组分通过的内筒体,内筒体外套设有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具有封闭的环形空间,所述外筒体上设有与环形空间相通的供双组分胶黏剂的第二组分进入的进胶口,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供第二组分进入到内筒体中的连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涂胶系统,包括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和用于向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的各供料口供料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双组分胶黏剂混合器包括沿自身轴向贯通的供双组分胶黏剂的第一组分通过的内筒体,内筒体外套设有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具有封闭的环形空间,所述外筒体上设有与环形空间相通的供双组分胶黏剂的第二组分进入的进胶口,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分布有供第二组分进入到内筒体中的连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涂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设置在外筒体的轴向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涂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相互独立并通过可拆结构相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在线涂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的轴向两端开口设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用于向内筒体的其中一端开口供料的粉液混合器,所述粉液混合器包括分别供增稠剂粉料和液态原料加入的粉料加料口和液料加料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要丽高建勇方少明吴诗德田志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