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流配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97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溢流配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固体进料漏斗和进液管,固体进料漏斗的排料口处转动设置有以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转动密封组件,进液管的排料口处滑动设置有以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滑动密封组件;所述转动密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罐体顶部内壁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力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以罐体内液位形成的浮力来控制固体进料漏斗和进液管的通断,避免在向罐体内加料的过程中出现冒液的现象,且转动密封组件由支撑杆、牵引杆、密封块和浮力球等结构构成,其控制过程简单,且结构简单。

An overflow proof batch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流配料罐
本技术涉及溶液罐
,具体涉及一种防溢流配料罐。
技术介绍
溶液配料罐比如碱液罐,需要先将固体原料加入到罐体之后然后再向罐体内加入溶解液,按照一定的配比添加固体原料和溶解液后,对罐体不断的搅拌,使固体原料快速的溶解在溶解液后进行使用。现在的碱液罐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固体原料投入罐体后再通过进液管将溶解液引入罐体中,当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容易忘记停止进液管的输送,使溶解液一直向罐体内输送,导致罐体冒液造成了原料的浪费,且需要工作人员对冒液进行清理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流配料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向罐体内添加原料的时候,因不注意容易导致罐体冒液造成了原料的浪费,且需要工作人员对冒液进行清理增加了工作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溢流配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固体进料漏斗和进液管,固体进料漏斗的排料口处转动设置有以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转动密封组件,进液管的排料口处滑动设置有以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滑动密封组件;所述转动密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罐体顶部内壁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力球。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因转动密封组件和滑动密封组件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固体进料漏斗和进液管处于连通状态,当固定原料添加完成后,添加溶解液到一定的液位时候,浮力球受到罐体内的液位浮力作用,带动密封块以支撑杆为中心点向上转动对固体进料漏斗的排料口处进行密封,避免溶解液从固体进料漏斗处冒出;同时滑动密封组件以罐体内的液位形成的浮力对进液管进行密封,终止进液管的进液。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配料罐中的转动密封组件和滑动密封组件均是以罐体内液位形成的浮力来控制固体进料漏斗和进液管的通断,避免在向罐体内加料的过程中出现冒液的现象,避免了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转动密封组件由支撑杆、牵引杆、密封块和浮力球等结构构成,其控制过程简单,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罐体1、固体进料漏斗2、进液管3、支撑杆4、牵引杆5、密封块6、浮力球7、浮力堵块8、导向杆9、滑槽10、接触式开关11、报警器12、限位块13、嵌设口14、动力器15、搅拌桨16、连接套17、排液管18。实施例参考图1~图3所示:一种防溢流配料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固体进料漏斗2和进液管3,固体进料漏斗2的排料口处转动设置有以罐体1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转动密封组件,进液管3的排料口处滑动设置有以罐体1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滑动密封组件;所述转动密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罐体1顶部内壁上的支撑杆4,支撑杆4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5,牵引杆5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块6,密封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力球7。本技术中的滑动密封组件包括浮力堵块8,浮力堵块8位于进液管3的排料口下方,浮力堵块8上表面边缘沿其周向方向布置有多个导向杆9,罐体1顶部内壁上开有与导向杆9数量相同的滑槽10,多个导向杆9的上端一一对应穿入滑槽10内且在滑槽10进行上、下滑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9和滑槽10均为两个,导向杆9滑动卡设在滑槽10内,当罐体1内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浮力堵块8与罐体1内的液面接触受到浮力影响,随着液位的高度逐渐向上移动,导向杆9在滑槽10内向上滑动,当浮力堵块8向上移动到对进液管3的排料口进行密封时,进液管3停止进液,罐体1内液位停止上升;为了提醒工作人员知晓罐体1内的情况,快速进行下一步操作,在其中一个滑槽10的底部设置有接触式开关11,接触式开关11的型号可以为STJF200R,罐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报警器12,接触式开关11与报警器12电连接;在浮力堵块8受罐体1内的液位浮力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杆9在滑槽10内与接触式开关11相抵,此时浮力堵块8对进液管3的排料口进行密封,同时报警器12启动,提醒工作人员,关闭进液管3上的截止阀,对罐体1的溶液进行搅拌配制。为了提高浮力堵块8对进液管3的排料口的密封性能以及浮力性能,浮力堵块8包括底部的底座和在底座上表面中部一体成型的堵台,堵台呈圆台状态,且堵台的上端半径小;浮力堵块8对进液管3的排料口密封时,堵台嵌设到进液管3的排料口内;通过底部的设计增加浮力堵块8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所受浮力,同时在浮力堵块8对进液管3的排料口进行密封时限位;堵台的形状设计有利于快速调节进液管3的排料口的密封状态。为了减少牵引杆5的转动行程,提高牵引杆5与支撑杆4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支撑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当浮力球7未受到罐体1内的液位浮力时,牵引杆5与限位块13的上表面相抵,使牵引杆5倾斜向上设置;当浮力球7受到罐体1内的液位浮力时,浮力球7能够快速的带动密封块6向上转动,对固体进料漏斗2的排料口进行密封;为了提高密封块6对固体进料漏斗2的排料口的密封性能,在固体进料漏斗2的排料口处设置有嵌设口14,密封块6对固体进料漏斗2的排料口进行密封时,密封块6置于嵌设口14内。本技术中在罐体1内设置有水平式搅拌器,水平式搅拌器包括固定设置在罐体1外的动力器15和水平转动设置在罐体1内的搅拌桨16,动力器15可以为电机,搅拌桨16的连接端穿入罐体1通过连接套17与动力器15的输出轴相连,连接套17与动力器15的输出轴和搅拌桨16的连接端均花键连接;连接套17的设计能够快速的将动力器15与搅拌桨16进行连接,通过动力器15驱动搅拌桨16在罐体1内转动,加快罐体1内的溶液的配制速度以及溶液的均匀度;在罐体1的下侧侧壁上连接有排液管18,排液管18上安装有调节阀,溶液配制完成之后通过排液管18导出。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按比例将固体原料从固体进料漏斗2处加入到罐体1内,后将溶解液从进液管3导入罐体1内;再启动动力器15,搅拌桨16对罐体1内的液体进行搅拌配制即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溢流配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固体进料漏斗和进液管,其特征在于,固体进料漏斗的排料口处转动设置有以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转动密封组件,进液管的排料口处滑动设置有以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滑动密封组件;/n所述转动密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罐体顶部内壁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力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流配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固体进料漏斗和进液管,其特征在于,固体进料漏斗的排料口处转动设置有以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转动密封组件,进液管的排料口处滑动设置有以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其开度的滑动密封组件;
所述转动密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罐体顶部内壁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力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流配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密封组件包括浮力堵块,浮力堵块位于进液管的排料口下方,浮力堵块上表面边缘沿其周向方向布置有多个导向杆,罐体顶部内壁上开有与导向杆数量相同的滑槽,多个导向杆的上端一一对应穿入滑槽内且在滑槽进行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溢流配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个滑槽的底部设置有接触式开关,罐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报警器,接触式开关与报警器电连接;当浮力堵块受罐体内的液位浮力向上移动时,导向杆在滑槽内与接触式开关相抵,浮力堵块对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玉宏潘国辉陈灵涛刘志松王爱泉彭冰烽向宇辛昊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