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28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液罐,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置有报警器,在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压力球,压力球通过导管与外界连通,在导管内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密封件,密封件使压力球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在罐体的内部气压增加时,所述压力球被压缩,密封件被压力球内部的气体向上顶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罐内气体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发出警报以提醒用户及时泄压,还能在罐内气压达到危险值的时候,及时的对罐内进行泄压,从而使得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更加安全。

A kind of alkali liquor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液罐
本技术涉及碱液罐领域,具体为一种碱液罐。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中,碱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而碱液罐就是用来储存碱液的一种储存装置,一般的碱液罐在储存碱液时,用户通入蒸汽来对碱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用户再通入蒸汽时,可能会由于蒸汽的通入量过大,而导致碱液罐的密封盖被冲开,从而引起碱液从其内部喷出,不仅造成了碱液的浪费,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碱液罐,该碱液罐有效地避免了因碱液罐内气压较大而导致碱液泄漏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碱液罐,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置有报警器,在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压力球,压力球通过导管与外界连通,在导管内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密封件,密封件使压力球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在罐体的内部气压增加时,所述压力球被压缩,密封件被压力球内部的气体向上顶起,在密封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报警器能够发出警报;在罐体内的气压继续上升时,所述密封件持续向上移动,在所述密封件到达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件能够打开第一密封板,而使得罐体内部多余的气体通过进口排到罐体外。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内部为台阶状,所述密封件在自然状态下被放置于台阶上。优选的,所述密封作为工字型结构:在导管内伸入有第一拨块的一端,所述第一拨块的另一端与第一密封板固定连接,且第一拨块位于密封件的两个水平部之间,以使得在密封件向上移动时,位于密封件靠下方的水平部能够与第一拨块相接,而带动第一密封板向上移动面逐步打开所述进口;在导管内还伸入有第二拨块的一端,所述第二拨块的另一端与报警器的开关端相连,在所述第二拨块被密封件拨动时,所述报警器被打开。优选的,所述第二拨块铰接在罐体的侧壁内,且第二拨块的另一端与连接件的下端相连,连接件的上端与报警器的开关端相连。优选的,在罐体的一侧设置有水箱,在水箱的底部放置有分散件,在分散件内开设有腔体,腔体通过通孔和出口与外界相连;所述出口与进口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均匀的分布在分散件上。优选的,在出口内铰接有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能够阻止水箱内的溶液迸入到连接管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报警器、压力球与密封件,能够在罐体内的气压増加到一定值的时候发出警报,以提醒用户及时泄压,从而保征了罐体在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有水箱与分散件,能够在罐体内的气圧增加到危险值时,将罐体内的气体排到水箱内,从而实现了泄压,且水箱内装有吸收液,能够避免碱雾挥发到空气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箱体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罐体;2、报警器;3、水箱;4、连接管;41、进口;42、出口;5、第一密封板;51、第一拨块;6、压力球;7、导管;8、密封件;9、第二拨块;10、分散件;11、腔体;12、第二密封板;1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共他优点及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一种碱液罐,包括罐体1,在罐体1上设置有报警器2,在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压力球6,压力球6通过导管7与外界连通,在导管7内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密封件8,密封件8使压力球6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在罐体1的内部气压增加时,所述压力球6被压缩,密封件8被压力球6内部的气体向上顶起,在密封件8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报警器2能够发出警报;在罐体1内的气压继续上升时,密封件8持续向上移动,在密封件8到达第二位置时,密封件8能够打开第一密封板5,而使得罐体1内部多余的气体通过进口41排到罐体1外。在碱液罐使用的时候,若是其内部压力不断増加,压力球6将会被压缩,在压力球6被压缩的时候,其内部的空气会将密封件8向上顶起,在密封件8向上升起并移动至与第二拨块9相接触的时候,密封件8的继续上移将会使得第二拨块9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拨块9带动连接件移动,从而使得报警器2被打开,报警器2开始工作并发出报警声,以提醒工作人员应及时的对碱液罐进行泄压,报警器2的型号可参照GST-LD-8316。在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对碱液罐进行泄压,且罐体1内的压力继续上升时,密封件8继续向上移动,至密封件8的与第一拨块51相接触时,密封件8将带动第一拨块51向上移动,第一拨块51与第一密封板5固接,故此时第一密封板5向上移动,进口41被打开,罐体1内的气体将会沿着连接管4进入到水箱3内的分散件10内,分散件10的多个通孔13的结构,能够将使得由罐体1内排出的气体与水箱3内的吸收液充分接触,从面避免了排出的气体携带碱液进入到外界空气中。导管7的内部为台阶状。台阶状的导管7一方面可以便于密封件8的安放,另一方面还能便于密封件8对压力球6进行密封,密封件8在自然状态下被放置于台阶上。密封件8为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的结构使得密封件8在向上移动的时候,能够在不越过第一拨块51的情况下与第二拨块9接触,从而在罐体1内部的压力下降到一定值的时候,第二拨块9能够回到原来位置,而且还能保证压力球6的密封性;在导管7内伸入有第一拨块51的一端,第一拨块51的另一端与第一密封板5固定连接,且第一拨块51位于密封件8的两个水平部之间,以使得在密封件8向上移动时,位于密封件8靠下方的水平部能够与第一拨块51相接,而带动第一密封板5向上移动而逐步打开所述进口41;在导管7内还伸入有第二拨块9的一端,第二拨块9的另一端与报警器2的开关端相连,在第二拨块9被密封件8拨动时,报警器2被打开。第二拨块9铰接在罐体1的侧壁内,且第二拨块9的另一端与连接件的下端相连,连接件的上端与报警器2的开关端相连,连接件的使用,可以方便报警器2的安装与使用。在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水箱3,水箱3内装有吸收液,能够对罐体1内排出的气体进行吸收,从而避免了含有碱液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在水箱3的底部放置有分散件10,分散件10的使用,可以保证由罐体1内排出的气体与水箱3内的溶液进行充分的接触,在分散件10内开设有腔体11,腔体11通过通孔13和出口42与外界相连;出口42与进口41之间通过连接管4连通。通孔1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均匀的分布在分散件10上,若干个通孔13的使用,可以保证气体排出的速率,从而及时的将罐体1内气压进行降低。在出口42内铰接有第二密封板12,在罐体1内的气压较小时,第二密封板12的使用,可以避免水箱3内的溶液进入到连接管4中,在罐体1通过连接管4泄压时,气体能够较为快速排出,第二密封板12能够阻止水箱3内的溶液进入到连接管4内。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液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上设置有报警器(2),在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压力球(6),压力球(6)通过导管(7)与外界连通,在导管(7)内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密封件(8),密封件(8)使压力球(6)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在罐体(1)的内部气压增加时,所述压力球(6)被压缩,密封件(8)被压力球(6)内部的气体向上顶起,在密封件(8)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报警器(2)能够发出警报;/n在罐体(1)内的气压继续上升时,所述密封件(8)持续向上移动,在所述密封件(8)到达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件(8)能够打开第一密封板(5),而使得罐体(1)内部多余的气体通过进口(41)排到罐体(1)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液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上设置有报警器(2),在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压力球(6),压力球(6)通过导管(7)与外界连通,在导管(7)内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密封件(8),密封件(8)使压力球(6)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在罐体(1)的内部气压增加时,所述压力球(6)被压缩,密封件(8)被压力球(6)内部的气体向上顶起,在密封件(8)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报警器(2)能够发出警报;
在罐体(1)内的气压继续上升时,所述密封件(8)持续向上移动,在所述密封件(8)到达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件(8)能够打开第一密封板(5),而使得罐体(1)内部多余的气体通过进口(41)排到罐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7)的内部为台阶状,所述密封件(8)在自然状态下被放置于台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8)为工字型结构;在导管(7)内伸入有第一拨块(51)的一端,所述第一拨块(51)的另一端与第一密封板(5)固定连接,且第一拨块(51)位于密封件(8)的两个水平部之间,以使得在密封件(8)向上移动时,位于密封件(8)靠下方的水平部能够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玉宏潘国辉陈灵涛刘志松王爱泉彭冰烽张俊洲向宇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