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楷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车辆与车辆车门碰撞的防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0963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车辆与车辆车门碰撞的防撞系统,该系统包括安装在第一车辆的第一设备,以及安装在第二车辆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固定距离设置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当所述第一感应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分离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第一信号;当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发出警报信号,并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后,发出警报信号。通过本申请可以让电动车驾驶员提早判断前方车辆车门是否要打开,以及让车辆上的乘员在开车门时及早知道后方车辆的存在,以避免电动车驾驶员直接撞上车门。

A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to prevent the collision between vehicle and vehicl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防止车辆与车辆车门碰撞的防撞系统
本申请涉及车辆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车辆与车辆车门碰撞的防撞系统。
技术介绍
在道路上,汽车上的乘员开车门撞伤电动车事件时有发生,常有电动车驾驶员由于回避不及时直接撞上车门(如图1所示),重则导致电动车驾驶员抢救无效身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本申请让电动车驾驶员提早判断前方车辆车门将打开,以及让车辆上的乘员在开车门时及早发现后方车辆的存在,以避免电动车驾驶员直接撞上车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车辆与车辆车门碰撞的防撞系统,该系统包括安装在第一车辆的第一设备,以及安装在第二车辆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固定距离设置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当所述第一感应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分离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第一信号,当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发出警报信号,并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一处理理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后,发出警报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本申请系统第一设备安装在汽车上,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感应单元安装在车门,第一处理单元安装在靠近第一感应单元预设距离的车体上。第二设备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前方处。当车辆车门被打开时,第一应单元与第一处理单元的距离超出预设距离时,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第一信号,当安装在自动自行车的前方处的第二设备接收到该第一信号时,发出警报信号,例如警报声,电动车驾驶员听到警报声后,紧急刹车,或绕开汽车车门,避免直接撞上车门。第一处理单元在收到第信号后,将发送第二信号;所述车辆上安装第一处理理单元在接收到后方电动自动车设备发出的第二信号后,发出警报信号,提示车辆内开车门的乘员后方有车辆经过,需留意后方车辆,避免后方车辆撞上车门。第一设备可以粘贴或吸附在车门和车体上,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感应单元可以是永磁体,第一处理设备中安装有门磁主体,门磁主体,它内部有一个常开型的干簧管,当永磁体和干簧管靠得很近时(小于5毫米),门磁传感器处于工作守候状态,当永磁体离开干簧管一定距离后,处于常开状态。无线通讯模块采用可充电电池或干电池进行续航,包括采用蓝牙通讯协议进行信息通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实时发送第二信号,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信号号,判断第一感应单元与所述处理设备是否分离,如果分离,则发出警报信号。通过本申请可以让电动车驾驶员提早判断前方车辆车门将打开,以及让车辆上的乘员在开车门时及早发现后方车辆的存在,以避免电动车驾驶员直接撞上车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防撞系统应用场景图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防撞系统在第一车辆上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防撞系统在第二车辆上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防撞系统第一设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防撞系统第二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结合附图以举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特点和优点将会更加明显。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止车辆与车辆车门碰撞的防撞系统(如图2和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安装在第一车辆100(如机动车辆)的第一设备,以及安装在第二车辆200(如电动自行车)的第二设备30;所述第一设备100包括固定距离设置的第一感应单元10和第一处理单元20,当所述第一感应单元10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分离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发送第一信号(如,近距离无线通讯信号),当所述第二设备30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发出警报信号,以及发送第二信号,如,无线通讯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后,发出警报信号。具体地,本申请系统第一设备可以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感应单元10安装在车门侧边,第一处理单元20安装在靠近第一感应单元10预设距离的车体上(如图2所示)。第二设备30可以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前方处(如图3所示)。当第一车辆100的车门被乘员打开时,第一感应单元10与第一处理单元20的距离超出预设距离(如,5毫米)时,第一处理单元10发送第一信号,当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第二设备30接收到该第一信号时,发出警报信号,例如警报声;电动车驾驶员听到警报声后,可以紧急刹车,或绕开汽车车门,避免直接撞上机动车辆车门。第二设备30在收到第一信号后,将发送第二信号;第一车辆100上安装的第一处理单元10在接收到电动自动车上的第二设备30发出的第二信号后,发出警报信号,提示车辆内的乘员有车辆经过,需留意车辆,避免后方车辆撞上车门。优选地,第一设备可以分别粘贴或吸附在车门和车体上,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感应单元10可以是永磁体,第一处理设备20包含有门磁主体,门磁主体内部含有一个常开型的干簧管,当永磁体和干簧管靠得很近时(小于5毫米),门磁传感器处于工作守候状态,当永磁体离开干簧管一定距离后,处于常开状态。优选地,第一感应单元10,包括感应单元和可充电电池;第一处理设备,包括感应单元、处理单元、警报器、无线通讯模块和可充电电池;第二设备30,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处理单元、警报器和可充电电池;其中,无线通讯模块可以采用可充电电池或干电池进行续航,包括采用蓝牙通讯协议等短距离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互。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二设备30设置为实时发送第二信号,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信号时,第一处理单元20先判断第一感应单元10与其是否分离,如果分离,则发出警报信号。通过本申请可以让电动车驾驶员提早判断前方车辆车门将打开,以及让车辆上的乘员在开车门时及早发现后方车辆的存在,以避免电动车驾驶员直接撞上车门。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二设备30还包括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当第一感应单元10与第一处理单元20分离时,第一处理单元10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信号后,通过红外线测距传感器测量后方车辆与车门的距离;当后方车辆处在危险区域距离时,第一处理单元发出警报信号。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可以有许多变化。因此,所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应包括在本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仅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车辆与车辆车门碰撞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安装在第一车辆的第一设备,以及安装在第二车辆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固定距离设置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当所述第一感应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分离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第一信号,当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发出警报信号,并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后,发出警报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防止车辆与车辆车门碰撞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安装在第一车辆的第一设备,以及安装在第二车辆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固定距离设置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当所述第一感应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分离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第一信号,当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发出警报信号,并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后,发出警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感应单元安装在车门,第一处理单元安装在靠近第一感应单元预设距离的车体上;所述第二设备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前方处;当机动车辆车门被乘员打开时,当第一应单元与第一处理单元的距离超出预设距离时,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第一信号,当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第二设备接收到该第一信号时,发出警报信号,例如警报声;电动车驾驶员听到警报声后,紧急刹车,或绕开汽车车门,避免直接撞上车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收到第一信号后,将发送第二信号;所述车辆上安装的第一处理单元在接收到后方电动自行车设备发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楷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