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电驱动总成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0389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电驱动总成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差速器、短传动轴、长传动轴和中间轴,差速器位于电机转子的内侧,电机转子的左端面连接有左转子轴,右端面连接有右转子轴,左转子轴通过左转子轴承与差速器的外壳连接,右转子轴通过右转子轴承与差速器的外壳连接,右转子轴与输入齿轮花键连接,输入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中间齿轮与中间轴花键连接,中间轴齿轮与主减速齿轮啮合,主减速齿轮与差速器的外壳花键连接,差速器内的第一半轴齿轮与短传动轴花键连接,差速器内的第二半轴齿轮与长传动轴花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更短的轴向尺寸,结构紧凑且集成度更高;重量低;降低了轴承对电机转速限制。

A drive system of coaxial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电驱动总成传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驱动总成集成化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同轴电驱动总成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电驱动总成集成技术经过物理集成、过渡集成和深度集成,在结构上有旁轴、同轴结构。其中的同轴电驱动总成传动系统,如申请号为201610256929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电动汽车的集成式驱动装置,其中电机和减速器集成,电机轴11(即转子轴)输出端上固定套置有第一轴齿轮15,经过中间轴26的一级减速,再经过二级减速齿轮25、差速器壳体18传递至差速器,差速器布置在减速器端,左侧的传动轴从减速器壳体端输出,右侧的传动轴10穿过空心的电机轴11输出动力,控制器单独放置或在布置在电机上侧,减少物理连接过程产生的零件,从而将控制器、电机、减速器集成,实现经济的同轴电驱动桥方案。但是上述集成式驱动装置因为差速器布置问题导致驱动总成长度增加,使得产品的适应性差,不适应未来纯电动车对空间的需求度及后桥驱动的布置需求,现有的集成方式不便甚至无法放置在后桥且不能满足未来汽车发展带来的更小的空间需求。同时电驱动总成高速化的需求带来了电机转子轴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电驱动总成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1)、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3)、差速器(6)、短传动轴(11)、长传动轴(12)和中间轴(20),所述电机定子(2)位于主壳体(1)的内侧,所述电机转子(3)位于电机定子(2)的内侧,所述差速器(6)位于电机转子(3)的内侧,所述电机转子(3)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左转子轴(4),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右转子轴(5),所述左转子轴(4)的内壁通过左转子轴承(15)与差速器(6)的外壳(10)连接,所述右转子轴(5)的内壁通过右转子轴承(16)与差速器(6)的外壳(10)连接,右转子轴(5)与输入齿轮(17)花键连接,所述输入齿轮(17)与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电驱动总成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1)、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3)、差速器(6)、短传动轴(11)、长传动轴(12)和中间轴(20),所述电机定子(2)位于主壳体(1)的内侧,所述电机转子(3)位于电机定子(2)的内侧,所述差速器(6)位于电机转子(3)的内侧,所述电机转子(3)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左转子轴(4),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右转子轴(5),所述左转子轴(4)的内壁通过左转子轴承(15)与差速器(6)的外壳(10)连接,所述右转子轴(5)的内壁通过右转子轴承(16)与差速器(6)的外壳(10)连接,右转子轴(5)与输入齿轮(17)花键连接,所述输入齿轮(17)与中间齿轮(22)啮合,所述中间齿轮(22)与中间轴(20)花键连接,所述中间轴(20)上固定连接中间轴齿轮(21),所述中间轴齿轮(21)与主减速齿轮(19)啮合,所述主减速齿轮(19)与差速器(6)的外壳(10)花键连接,所述差速器(6)的外壳(10)左端通过第一左锥轴承(13)与电机壳体(1)的左端盖(27)连接,外壳(10)右端通过第一右锥轴承(14)与电机壳体(1)的右端盖(26)连接,所述差速器(6)内的第一半轴齿轮(7)与短传动轴(11)花键连接,所述差速器(6)内的第二半轴齿轮(9)与长传动轴(11)花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正蕊牛波谢翔马克·文特里
申请(专利权)人:菲仕绿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