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速复合转子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高速运转工况下结构强度及动态稳定性的超高速涡轮盘与发电机转轴的机械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速复合转子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功能上要求组合同时结构上又要求一体化、小型化的旋转机械产品,其转子系统往往为多零件复合方式——复合转子,典型的如涡轮增压器、涡轮发电机等。这类机械产品中,如果工作转速很高,达到数万转每分甚至更高(一般超过转子系统一阶临界转速),对于复合转子的连接结构也将更高,其中重点需要考虑在超高转速工况下的结构强度问题和动态稳定性问题。当前常见的复合转子连接方式有法兰连接、拉杆连接、螺纹连接等。法兰连接适用于具有较大结构尺寸和较低转速的转子系统,对于小型化及一体化要求严苛的转子系统无法满足要求;拉杆连接对于超高速转子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连接方式,但其涉及连接零件较多,且一般情况下拉杆呈细长状,加工精度不易保证;螺纹连接对于低速转子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但如无其加限制或配套措施情况下在高速下易发生运转间隙,破坏动平衡状态进而引起动态失稳。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速复合转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盘(1)、转轴(2)和垫圈(3);其中,/n所述垫圈(3)套设于所述转子盘(1)的一端;/n所述转子盘(1)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转轴(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速复合转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盘(1)、转轴(2)和垫圈(3);其中,
所述垫圈(3)套设于所述转子盘(1)的一端;
所述转子盘(1)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转轴(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复合转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盘(1)包括伸出轴(11)、轮盘(12)和小轴端(13);其中,
所述伸出轴(11)和所述小轴端(13)分别设置于所述轮盘(12)的两侧;
所述伸出轴(1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轮盘(12)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所述伸出轴(11)插设于所述转轴(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速复合转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轴(11)包括外螺纹段(111)、导向锥段一(112)、过盈配合段一(113)、导向锥段二(114)和过盈配合段二(115);其中,
外螺纹段(111)、导向锥段一(112)、过盈配合段一(113)、导向锥段二(114)和过盈配合段二(115)依次一体连接;
外螺纹段(111)的直径小于导向锥段一(112)的直径,导向锥段一(112)的直径大于过盈配合段一(113)的直径,过盈配合段一(113)的直径小于导向锥段二(114)的直径,导向锥段二(114)的直径大于过盈配合段二(115)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速复合转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轮盘(12)上与伸出轴(11)相交的位置设置第一标记(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速复合转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上设置了内孔(21),所述内孔(21)为阶梯孔,所述内孔(21)包括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峰,曾广商,郝小龙,朱炎,胡丽国,李振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