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29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与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为一顶端敞开,底端封闭的敞口盒状结构,其具有一半封闭内腔;所述保护壳体敞口端遮盖有左保护板与右保护板,其靠近左保护板与右保护板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水平设置,左保护板与右保护板通过导向槽与保护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左保护板与右保护板远离敞口端一侧的自由端向下凸出有限位部,限位部在左保护板、右保护板的自由端与保护盒体接触时包覆保护壳体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安全性高,避免了刚性碰撞,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倒车托底时,减少冲击力对汽车电池的破坏,保障了汽车的正常运行。

A new energy battery with collision pro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指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关注焦点,,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因其清洁环保的明显优点,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并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为使整车前后处于质量平衡,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一般须布置于整车底部,动力电池即成了整车中离地间隙最小的部件,且由于动力电池体积巨大(几乎覆盖整个车底部),一旦前进或倒车发生托底,地面凸起物会直接撞击电池包壳体的前部或后部,极易与动力电池的壳体发生碰撞,很可能造成动力电池包体的损坏。动力电池包体直接发生碰撞可能造成包括包体内部的电池模组挤压或者以及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1)与保护壳体(2),所述保护壳体(2)为一顶端敞开,底端封闭的敞口盒状结构,其具有一半封闭内腔(3);所述保护壳体(2)敞口端遮盖有左保护板(4)与右保护板(5),其靠近左保护板(4)与右保护板(5)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6),导向槽(6)水平设置,左保护板(4)与右保护板(5)通过导向槽(6)与保护壳体(2)滑动连接;所述左保护板(4)与右保护板(5)远离敞口端一侧的自由端向下凸出有限位部(7),限位部(7)在左保护板(4)、右保护板(5)的自由端与保护盒体(2)接触时包覆保护壳体(2)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1)与保护壳体(2),所述保护壳体(2)为一顶端敞开,底端封闭的敞口盒状结构,其具有一半封闭内腔(3);所述保护壳体(2)敞口端遮盖有左保护板(4)与右保护板(5),其靠近左保护板(4)与右保护板(5)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6),导向槽(6)水平设置,左保护板(4)与右保护板(5)通过导向槽(6)与保护壳体(2)滑动连接;所述左保护板(4)与右保护板(5)远离敞口端一侧的自由端向下凸出有限位部(7),限位部(7)在左保护板(4)、右保护板(5)的自由端与保护盒体(2)接触时包覆保护壳体(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1)设置于半封闭内腔(3)底部,其通过缓冲保护件(8)与半封闭内腔(3)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1)上方设置有若干并列设置的滚轴(9),若干滚轴(9)竖向平行于左保护板(4)与右保护板(5)的顶端,其两端与保护壳体(2)内侧可转动连接,其外周覆盖有若干凸出其表面的摩擦凸点(9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