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19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检测区;检测区设置有多个焊盘;多个焊盘包括多个检测焊盘、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薄膜晶体管层;薄膜晶体管层在检测区设置有凹槽;凹槽露出多个检测焊盘、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通过连接线电连接;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第一部与第一虚拟焊盘电连接;第三部与第二虚拟焊盘电连接;第一部和第三部均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二部平行于第二方向;至少第二部上覆盖有绝缘层。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线的至少第二部上覆盖绝缘层,降低了连接线的磨损率。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面板的显示测试(VisualTest,VT)是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显示面板制作完成后,绑定驱动芯片之间,分别将数据线、栅线和公共电极线连接到对应的测试焊盘上,通过测试用柔性电路板加载相应的测试信号,使显示面板显示画面,以检测显示面板中的各晶体管是否正常,以及检测各栅线和各数据线的走线是否正常,防止不良产品流入模组段,造成成本的浪费。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中用于测试的测试焊盘中有两个虚拟焊盘,虚拟焊盘之间连接有连接线,虚拟焊盘用于检测与之对位的测试用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与测试焊盘是否准确对位。但是现有技术中该连接线一般直接裸露在外,因此在将测试用柔性电路板与测试焊盘对位绑定时,由于接触摩擦,裸露的连接线容易造成断裂现象,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避免连接线断裂,防止显示面板的检测误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检测区;所述检测区设置有多个焊盘;所述多个焊盘包括多个检测焊盘、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在所述检测区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露出多个所述检测焊盘、所述第一虚拟焊盘和所述第二虚拟焊盘;多个所述焊盘沿第一方向平行且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虚拟焊盘和所述第二虚拟焊盘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一虚拟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三部与所述第二虚拟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均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部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至少所述第二部上覆盖有绝缘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的连接线的至少第二部上覆盖有绝缘层,当检测区的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与测试用柔性线路板连接时,虽然测试用柔性线路板与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对位过程中会有摩擦,但是由于连接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的连接线的至少第二部上覆盖有绝缘层,最容易发生断裂现象的第二部上由于有绝缘层的保护,因此可以减小连接线断裂的概率,防止测试用柔性线路板对对位结果的误判。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检测区;检测区设置有多个焊盘;多个焊盘包括多个检测焊盘、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薄膜晶体管层;薄膜晶体管层在检测区设置有凹槽;凹槽露出多个检测焊盘、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多个焊盘沿第一方向平行且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通过连接线电连接;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第一部与第一虚拟焊盘电连接;第三部与第二虚拟焊盘电连接;第一部和第三部均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二部平行于第二方向;至少第二部上覆盖有绝缘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薄膜晶体管层的检测区设置有凹槽,凹槽露出多个检测焊盘、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且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的连接线的至少第二部上覆盖有绝缘层。当检测区的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通过连接线与显示面板的柔性线路板连接时,通过在连接线的至少第二部上覆盖有绝缘层,从而可以保护第二部,避免被外部器件划伤或者磨损。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显示区100设置有多条数据信号线101,非显示区200设置有多个显示焊盘400,显示焊盘400与多条数据信号线101对应连接(具体的连接未示出)。显示面板还包括VT检测电路102,VT检测电路102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301、DO信号线、DE信号线和SW信号线。奇数条数据信号线101通过薄膜晶体管301与DO信号线连接,偶数条数据信号线101通过薄膜晶体管301与DE信号线连接,薄膜晶体管301的栅极与SW信号线连接。在对显示面板进行VT检测时,通过检测焊盘302向SW信号线提供控制信号,向DO信号线和DE信号线提供显示信号。SW信号线控制薄膜晶体管301导通,通过DO信号线向奇数条数据信号线101充电,通过DE信号线向偶数条数据线101充电,进行VT检测。显示焊盘400用于后续与驱动芯片绑定,各检测焊盘302与测试用柔性线路板的各金手指对位连接。但由于各检测焊盘302的尺寸以及各检测焊盘302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因此将检测焊盘302与测试用柔性线路板的各金手指对位容易出现对位不准确的问题。若测试用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与检测焊盘302的位置连接准确,通过加载的测试信号,可以有效检测出显示面板中的各晶体管、各栅线和各数据线是否正常;若位置连接不准确,在加载测试信号后,容易产生短路,进而破坏显示面板。因此非显示区200中还设置有两个虚拟焊盘303,两个虚拟焊盘303之间通过连接线304连接,两个虚拟焊盘303与测试用柔性电路板的对应金手指准确对位时,两个虚拟焊盘303与测试用柔性电路板之间形成回路,此时外部的检测设备可以输出低电平,表示测试用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与检测焊盘302对位准确。若两个虚拟焊盘303与测试用柔性电路板的对应金手指没有对准时,两个虚拟焊盘303与测试用柔性电路板之间断路,此时外部的检测设备输出高电平,表示测试用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与检测焊盘302没有对准。由于检测焊盘302和两个虚拟焊盘303之间的连接线304均裸露在外,连接线在受到外部摩擦时容易断裂。若连接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检测区;所述检测区设置有多个焊盘;所述多个焊盘包括多个检测焊盘、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n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在所述检测区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露出多个所述检测焊盘、所述第一虚拟焊盘和所述第二虚拟焊盘;/n多个所述焊盘沿第一方向平行且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虚拟焊盘和所述第二虚拟焊盘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一虚拟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三部与所述第二虚拟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均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部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至少所述第二部上覆盖有绝缘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检测区;所述检测区设置有多个焊盘;所述多个焊盘包括多个检测焊盘、第一虚拟焊盘和第二虚拟焊盘;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在所述检测区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露出多个所述检测焊盘、所述第一虚拟焊盘和所述第二虚拟焊盘;
多个所述焊盘沿第一方向平行且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虚拟焊盘和所述第二虚拟焊盘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一虚拟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三部与所述第二虚拟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均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部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至少所述第二部上覆盖有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金属层和半导体层;
所述半导体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
所述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半导体层包括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的有源层以及所述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为重掺的所述半导体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的栅极以及多个所述焊盘;或者,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的源漏极以及多个所述焊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层包括多晶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安康建松蔡宗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