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瓶车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9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瓶车支架,具体涉及电瓶车支架技术领域,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内部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贯穿横杆并延伸出横杆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支架一侧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在横杆内部,所述横杆顶部设有连接条块,所述连接条块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块顶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连接条块并延伸入横杆内部,所述螺栓与连接条块和横杆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拧紧螺栓使横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产生挤压力,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又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均处于拧紧状态下与横杆贴合,进而对装置进行二次稳定,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瓶车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瓶车支架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瓶车支架。
技术介绍
电瓶车发展历史:源于19世纪80年代,用作私人轿车、载重卡车和城市公共交电动观光车通车。电瓶车的低速度、充电里程有限并不是缺点,而其无噪音、维修费低等优点使其得以普及。1920年之前,电瓶车一直在和汽油车竞争,后来电瓶车开始减少,因为电动启动器使汽油动力车变得更具吸引力,加上大量生产使汽油车成本降低。在欧洲,电动车一直被用作短程货运车。从70年代开始,各国又重新对电动车产生兴趣,尤其是受到不应依赖外国石油和环境问题影响,导致一再改进电瓶车速度和行驶距离。随着汽车能源与污染问题不断受到人们关注,电瓶车技术的不断改进、用途的不断扩展,未来电瓶车发展前景光明。现有技术中,电瓶车支架稳定性差,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电瓶车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瓶车支架,通过拧紧螺栓使横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产生挤压力,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又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均处于拧紧状态下与横杆贴合,进而对装置进行二次稳定,稳定性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瓶车支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内部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贯穿横杆并延伸出横杆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支架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一侧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在横杆内部,所述第二支架贯穿横杆并延伸出横杆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二支架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顶部设有连接条块,所述连接条块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块顶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连接条块并延伸入横杆内部,所述螺栓与连接条块和横杆螺纹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栓相适配,所述横杆顶部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套设在第二支架外侧,所述第一螺栓与横杆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一螺栓与横杆螺纹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顶部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套设在第一支架外侧,所述第二螺栓与横杆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一支架螺纹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底部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套设在第二支架外侧,所述第三螺栓与横杆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三螺栓与第二支架螺纹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底部设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套设在第一支架外侧,所述第四螺栓与横杆底部相贴合,所述第四螺栓与第一支架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拧紧螺栓使横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产生挤压力,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又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均处于拧紧状态下与横杆贴合,进而对装置进行二次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条块立体图。附图标记为:1横杆、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连接条块、5螺栓、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8第三螺栓、9第四螺栓、10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3所示的一种电瓶车支架,包括横杆1,所述横杆1内部设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贯穿横杆1并延伸出横杆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支架2与横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一侧设有第二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3设在横杆1内部,所述第二支架3贯穿横杆1并延伸出横杆1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二支架3与横杆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顶部设有连接条块4,所述连接条块4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块4顶部设有螺栓5,所述螺栓5穿过连接条块4并延伸入横杆1内部,所述螺栓5与连接条块4和横杆1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4上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螺纹孔10与螺栓5相适配,所述横杆1顶部设有第一螺栓6,所述第一螺栓6套设在第二支架3外侧,所述第一螺栓6与横杆1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一螺栓6与横杆1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横杆1顶部设有第二螺栓7,所述第二螺栓7套设在第一支架2外侧,所述第二螺栓7与横杆1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二螺栓7与第一支架2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横杆1底部设有第三螺栓8,所述第三螺栓8套设在第二支架3外侧,所述第三螺栓8与横杆1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三螺栓8与第二支架3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横杆1底部设有第四螺栓9,所述第四螺栓9套设在第一支架2外侧,所述第四螺栓9与横杆1底部相贴合,所述第四螺栓9与第一支架2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3,由于横杆1内部设有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与此同时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条块4,故在装置撑起电动车时可以加固稳定性,接着由于螺栓5穿过连接条块4并延伸入横杆1内部,且螺栓5分别与连接条块4和横杆1螺纹连接,故拧紧螺栓5,使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之间产生及压力进而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又横杆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第三螺栓8和第四螺栓9,第一螺栓6和第三螺栓8均与第二支架3拧紧,第二螺栓7和第四螺栓9与第一支架2拧紧,故可以对横杆1进行固定,再次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拧紧螺栓5使横杆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之间产生挤压力,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又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第三螺栓8和第四螺栓9均处于拧紧状态下与横杆1贴合,进而对装置进行二次稳定,稳定性好,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瓶车支架稳定性差的问题。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瓶车支架,包括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内部设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贯穿横杆(1)并延伸出横杆(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支架(2)与横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一侧设有第二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3)设在横杆(1)内部,所述第二支架(3)贯穿横杆(1)并延伸出横杆(1)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二支架(3)与横杆(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顶部设有连接条块(4),所述连接条块(4)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块(4)顶部设有螺栓(5),所述螺栓(5)穿过连接条块(4)并延伸入横杆(1)内部,所述螺栓(5)与连接条块(4)和横杆(1)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车支架,包括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内部设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贯穿横杆(1)并延伸出横杆(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支架(2)与横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一侧设有第二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3)设在横杆(1)内部,所述第二支架(3)贯穿横杆(1)并延伸出横杆(1)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二支架(3)与横杆(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顶部设有连接条块(4),所述连接条块(4)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块(4)顶部设有螺栓(5),所述螺栓(5)穿过连接条块(4)并延伸入横杆(1)内部,所述螺栓(5)与连接条块(4)和横杆(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4)上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螺纹孔(10)与螺栓(5)相适配,所述横杆(1)顶部设有第一螺栓(6),所述第一螺栓(6)套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格哩雅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