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8495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属于果蔬处理技术领域,包括:(1)将采后葡萄清洗、除去表面尘土;(2)将步骤(1)中的葡萄于脱落酸水溶液或褪黑素水溶液中浸泡;(3)将步骤(2)中处理好的葡萄静置、风干葡萄表面溶液,与室温条件储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采用脱落酸水溶液或褪黑素水溶液对葡萄浸泡处理,促进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的合成,提高采后葡萄的营养价值。

A method to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catechins in grapes after harv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蔬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鲜葡萄生产国和消费国,连续四年年产量在850万吨以上,年出口量20万吨以上,排名世界第四;葡萄不仅是一种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其葡萄糖含量高达10-30%,葡萄中还含有多种有助于消化的果酸,具有健脾胃的功效,葡萄中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也非常丰富,例如钙、钾、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P、儿茶素类化合物等,我国的中医认为葡萄味甘、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的功效;常食葡萄可以缓解疲劳,减轻神经衰弱等症状。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是孕妇、儿童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如式1所示)具有2-苯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属于黄烷醇类化合物,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及其聚合物,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酚类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减脂减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儿茶素,相对分子质量为290.28,与表儿茶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其二聚体或三聚体即原花青素低聚物。由于葡萄果实皮薄、果肉含糖酸量高,采后易破碎而遭受病菌感染,造成果实腐烂,因此,如何防治采后病害和维持果实品质是葡萄贮藏保鲜的关键环节。脱落酸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植物激素,能有效促进叶子脱落、果实成熟,抑制细胞生长,有研究证明脱落酸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诱导葡萄发育过程中花色苷的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但采后处理对葡萄果实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尚未报道。植物褪黑素自1993年在日本牵牛花中首次发现,随后被广泛证实存在于多种植物且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种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褪黑素处理可以延缓果实衰老,提高采后商品价值,有效维持荔枝果实中总酚、黄酮类物质和花色苷浓度,提高其抗氧化能力,然而,褪黑素对采后葡萄果实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尚未报道。国内外有关调控环境因素提高葡萄品质的报道很多,但大多成本高昂、操作复杂,实际推广应用困难,亟需方便快捷、绿色无污染的处理方式来提高葡萄采后的质量。公布号为CN100387126C公开了一种增加植物中类黄酮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涉及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酰基环己烷二酮来处理植物果实,提高植物中类黄酮和酚类成分含量,但未发现采用脱落酸或植物褪黑素处理果实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利用脱落酸溶液或褪黑素溶液对采后葡萄进行处理后,提高采后葡萄果实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从而提高采后葡萄品质和营养价值。葡萄中儿茶素含量与其生物合成途径密切相关,主要涉及莽草酸途径和苯丙烷途径;查耳酮是儿茶素、花青素等化合物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基础分子骨架;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包括查耳酮合成酶(CHS)、类黄酮3'-羟化酶(F3’H)、黄烷酮3-羟化酶(F3H)、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AR)等,这些酶基因的表达影响了儿茶素的合成及含量积累;脱落酸或褪黑素能够影响这些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儿茶素的合成。一种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包括:(1)采集选择成熟度一致,无损伤的葡萄,清洗干净;(2)将步骤(1)清洗后的葡萄于脱落酸溶液或褪黑素溶液中浸泡处理;(3)将步骤(2)处理好的葡萄静置、风干葡萄表面液体,于室温条件下储存。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脱落酸溶液为脱落酸的水溶液;所述的褪黑素溶液为褪黑素的水溶液。为了使脱落酸或褪黑素均匀的附着在葡萄表面,提升采后葡萄品质的同时,减少脱落酸或褪黑素的用量,优选的,所述的脱落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01-10μmol/L;褪黑素水溶液的浓度为50-500μmol/L。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脱落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1-1μmol/L;所述的褪黑素水溶液为100-200μmol/L。优选的,为了保证葡萄的新鲜,减少葡萄中儿茶素物质含量的损失,所述的葡萄采摘后到浸泡的时间为4-8h。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浸泡时间为5-60min,使得脱落酸或褪黑素附着于葡萄表面,减少葡萄果肉内脱落酸或褪黑素的残存。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室温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8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首次公开了脱落酸或褪黑素处理有助于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并证明了该处理能有效促进儿茶素类物质的合成,提升葡萄品质和营养价值,增加经济附加值。2、本专利技术浸泡处理操作简便,适合规模化处理和实际生产推广,效果显著且绿色无污染,符合可持续性发展原则。附图说明图1为葡萄果实多酚提取物的液相图。图2为葡萄鉴定得到的儿茶素类物质质谱图;其中,A为原花青素三聚体质谱谱图;B为原花青素二聚体质谱谱图;C位儿茶素质谱谱图;D为表儿茶素质谱谱图。图3为不同处理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统计图;A图为查耳酮合成酶(CHS)的基因表达图;B图为类黄酮3'-羟化酶(F3’H)的基因表达图;C图为黄烷酮3-羟化酶(F3H)的基因表达图;D图为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AR)的基因表达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1、葡萄(Vitisvinifera‘Kyoho’):在当地有机葡萄园采摘成熟度、外形、果粒大小一致,无腐烂的葡萄。2、褪黑素,脱落酸,均购于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例1(1)将新采摘的葡萄用清水清洗,除去表面尘土;(2)将步骤(1)清洗后的葡萄在6小时内,于100μmol/L褪黑素水溶液中浸泡处理50min;(3)将步骤(2)中处理过的葡萄静置、风干葡萄表面液体,于温度20±3℃,相对湿度80±5%的条件下,储藏3天。实施例2(1)将新采摘的葡萄用清水清洗,除去表面尘土;(2)将步骤(1)清洗后的葡萄在6小时内,于200μmol/L褪黑素水溶液中浸泡处理50min;(3)将步骤(2)中处理过的葡萄静置、风干葡萄表面液体,于温度20±3℃,相对湿度80±5%的条件下,储藏3天。实施例3(1)将新采摘的葡萄用清水清洗,除去表面尘土;(2)将步骤(1)清洗后的葡萄在6小时内,于0.1μmol/L的脱落酸水溶液中浸泡处理50min;(3)将步骤(2)中处理过的葡萄静置、风干葡萄表面液体,于温度20±3℃,相对湿度80±5%的条件下,储藏3天。对比例(1)将新采摘的葡萄用清水清洗,除去表面尘土;(2)将步骤(1)清洗后的葡萄在6小时内,于蒸馏水中浸泡处理50min;(3)将步骤(2)中处理过的葡萄静置、风干葡萄表面液体,于温度20±3℃,相对湿度80±5%的条件下,储藏3天。采样方法:贮藏3天后,剪下各处理组葡萄,随机取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采集成熟,无损伤的葡萄,清洗干净;/n(2)将步骤(1)清洗后的葡萄在脱落酸溶液或褪黑素溶液中浸泡处理;/n(3)将步骤(2)处理好的葡萄静置、风干葡萄表面液体,于室温条件下储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采集成熟,无损伤的葡萄,清洗干净;
(2)将步骤(1)清洗后的葡萄在脱落酸溶液或褪黑素溶液中浸泡处理;
(3)将步骤(2)处理好的葡萄静置、风干葡萄表面液体,于室温条件下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脱落酸溶液为脱落酸的水溶液;所述的褪黑素溶液为褪黑素的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采后葡萄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落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01-10μmol/L;褪黑素水溶液的浓度为50-500μmol/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杨明依罗自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