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362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包括油缸筒体、活塞、活塞前端盖、密封圈、紧固螺钉,活塞装配在油缸筒体内,活塞前端盖的端盖套外径上设置有一道油槽,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活塞前端盖通过紧固螺钉与油缸筒体连接,所述活塞前端盖由端盖套和端盖面构成,在端盖套与端盖面交接处的端盖套外径上设置有一道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实施第二道密封保护措施,彻底解决了前端盖与油缸筒体结合面油液渗漏的问题。保证了油压的稳定,使液压油缸能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由于油液不再渗漏,使设备表面洁净,现场地面干净,作业环境有很大的改善。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可节约成本。

Sealing structure of front end cover of hydraulic cylinder pis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属于液压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液压油缸与活塞前端盖之间的密封,通常在端盖套外径上采用单个O型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这种单个O型橡胶密封圈径向密封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但在耐久性和某些特定情况下,尤其在生产现场复杂多变的异常条件下却存在如下问题:1、当液压油缸超负荷工作时,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外径油槽上的O型密封圈在活塞往复运动下受液压油挤压造成磨损、开裂,经常导致前端盖与缸筒密封失效,液压油渗出,油压上不去,造成液压油缸无法正常工作,使用时间短;2、单个O型橡胶密封圈径向密封结构一旦出现破损,液压油外渗,使得设备上、现场地面上油液横流,作业环境恶劣不堪,清理维修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避免端盖套外径上的橡胶密封圈磨损、开裂、破损,有效防止液压油外渗,液压油缸使用时间长。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包括后端盖、压环、油缸筒体、活塞、活塞前端盖、密封圈、紧固螺钉,活塞装配在油缸筒体内,后端用后端盖密封,活塞前端盖的端盖套外径上设置有一道油槽,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活塞前端盖通过紧固螺钉与油缸筒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端盖由端盖套和端盖面构成,在端盖套与端盖面交接处的端盖套外径上设置有一道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活塞前端盖的端盖套与端盖面通过整体加工、铸造或焊接构成一个整体。所述凹槽为圆形、V形、U形、三角形或方形的一种。所述密封圈截面为圆形、V形、U形、三角形或方形的一种。所述凹槽与对应的密封圈组合。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三分之二在凹槽内。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或者尼龙材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在活塞前端盖的端盖套尽头,与端盖面交接处的端盖套外径上设置有一道凹槽,凹槽内对应设置有相应的密封圈。这种设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优越性:一是由于密封圈设置在端盖套与端盖面的交接处,密封圈背靠端盖面,当液压油缸活塞往复运动时,液压油不会对密封圈造成冲击而磨损、开裂,使密封圈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液压油缸设备免维护使用时间长;二是当第一道O型密封圈损坏,液压油通过第一道O型密封圈往外渗油时被设置在端盖套与端盖面的交接处的第二道密封圈封住,使液压油无法越过交接处转角,通过活塞前端盖的端面径向缝隙往外渗油,迫使液压油回流至液压油缸内,彻底解决了活塞前端盖与油缸筒体结合面液压油渗漏的问题,保证了油压的稳定,使液压油缸设备能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由于液压油不再渗漏,使设备表面洁净,现场地面干净,作业环境大大的改善。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端盖套与端盖面交接处一种O型密封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中一种O型密封结构右视图。图3是图1中与O型密封圈配合的凹槽结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端盖套与端盖面交接处一种V型密封结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端盖套与端盖面交接处一种U型密封结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端盖套与端盖面交接处一种三角形密封结构主视图。图7是图6中与三角形密封圈配合的凹槽结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端盖套与端盖面交接处一种方形密封结构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与油缸筒体安装示意图。图中:1、油缸筒体,2、活塞,3、活塞前端盖,301、端盖套,302、端盖面,4、密封圈,5、凹槽,6、紧固螺钉,7、后端盖,8、压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9,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包括后端盖7、压环8、油缸筒体1、活塞2、活塞前端盖3、密封圈4、紧固螺钉6,活塞2装配在油缸筒体1内,后端用后端盖7密封,活塞前端盖3的端盖套301外径上设置有一道油槽,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活塞前端盖3通过紧固螺钉6与油缸筒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端盖3由端盖套301和端盖面302构成,在端盖套301与端盖面302交接处的端盖套301外径上设置有一道凹槽5,凹槽5内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活塞前端盖3的端盖套301与端盖面302通过整体加工、铸造或焊接构成一个整体。所述凹槽5为圆形、V形、U形、三角形或方形的一种。所述密封圈4截面为圆形、V形、U形、三角形或方形的一种。所述凹槽5与对应的密封圈4组合。所述密封圈4的截面三分之二在凹槽5内。所述密封圈4采用橡胶或者尼龙材料制成。如图1结合图9,活塞2装配在油缸筒体1内,油缸筒体1的前后设置有进出油孔,通过管道、阀门与液压站连接(未示出)。后端盖7有一个凸起的小圆面台阶。将后端盖7推入油缸筒体1内,外端通过压环8外圆周上的螺纹与油缸筒体1内螺纹连接压住固定后端盖7上的台阶,实现密封。活塞前端盖3的端盖套301外径上设置有一道油槽,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活塞前端盖3也有一个凸起的小圆面台阶。将活塞前端盖3推入油缸筒体1内,通过紧固螺钉6与油缸筒体1连接,外端通过压环8外圆周上的螺纹与油缸筒体1内螺纹连接压住固定活塞前端盖3上的台阶,实现密封。所述活塞前端盖3由端盖套301和端盖面302构成,通过整体机械加工、铸造或焊接构成一个整体。在端盖套301与端盖面302交接处的端盖套301外径上设置有一道凹槽5,凹槽5为圆形、V形、U形、三角形或方形的一种(详见图3、图4、图5、图7、图8),密封圈4截面为圆形、V形、U形、三角形或方形的一种(详见图1、图4、图5、图6、图8),凹槽5与对应的密封圈4组合,密封圈4的截面三分之二在凹槽5内,使密封圈4与凹槽5结合牢固。密封圈4采用橡胶或者尼龙材料制成。优选V形、U形凹槽5,这样,来自液压油的挤压力,迫使密封圈4贴合端盖面302的面积更大,防止活塞前端盖3的端面径向缝隙往外渗油效果更好。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将本技术应用到设备BW-2000板材连续弯曲试验机,液压油缸设备的轮廓尺寸是:油缸筒体1长730mm,前端部外径520mm,后端部外径450mm,内径340mm。工作油压是20MPa。活塞前端盖3是采用圆钢整体机械加工制成,其中端盖套301部分的外径是340mm,长度是54mm,内径是200mm。端盖面302部分大圆面直径是384mm,小圆面直径是300mm,大圆面厚度是35mm,凸起的小圆面厚度是36mm,大圆面与小圆面在厚度方向上构成台阶。如图9所示,拆下活塞前端盖3,经过清理、测量,在端盖套301上距离第一道油槽26.5mm与端盖面302的交接处的外径上用车床加工一道直径为7.5mm,深度为6.5mm的开口圆形凹槽5,凹槽5内配置尺寸为325×7mm的丁腈橡胶O型密封圈4,密封圈4为厂家定制。将配置好密封圈4的活塞前端盖3装配至油缸筒体1内,用紧固螺钉6进行紧固,外端用压环8螺纹连接油缸筒体1,压住固定活塞前端盖3上的台阶,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包括后端盖、压环、油缸筒体、活塞、活塞前端盖、密封圈、紧固螺钉,活塞装配在油缸筒体内,后端用后端盖密封,活塞前端盖的端盖套外径上设置有一道油槽,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活塞前端盖通过紧固螺钉与油缸筒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端盖由端盖套和端盖面构成,在端盖套与端盖面交接处的端盖套外径上设置有一道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包括后端盖、压环、油缸筒体、活塞、活塞前端盖、密封圈、紧固螺钉,活塞装配在油缸筒体内,后端用后端盖密封,活塞前端盖的端盖套外径上设置有一道油槽,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活塞前端盖通过紧固螺钉与油缸筒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端盖由端盖套和端盖面构成,在端盖套与端盖面交接处的端盖套外径上设置有一道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端盖的端盖套与端盖面通过整体加工、铸造或焊接构成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缸活塞前端盖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荣郑建明王长青黄瑚王国文潘津曾波方南辉王昊陈新刘俊良刘少荣习剑峰刘富平曾祥泉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