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99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设在两根与粉料罐连通的输送管弯折处的弯头容易磨损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包括设置在两根呈钝角排布的输送管之间的连接头,连接头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圆形的端板、设置在两端板的外壁之间用于将两端板之间围合形成容腔的外侧板、两个设在外侧板上的开口,外侧板呈圆筒状,两开口分别与两输送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输送管在输送原料时,能够减少弯头受到颗粒状原料的冲击和摩擦,使得弯头不易损坏,提高弯头使用寿命的优点。

An elbow of conveying pipe used for conveying raw materials in powder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
技术介绍
目前,粉料罐主要用于存储水泥、干粉砂浆、干砂及添加剂等干式粉状或者颗粒状物料,其在混泥土搅拌站、干混砂浆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及湿拌砂浆搅拌站等设备上有广泛应用。粉料罐是搅拌站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开号为CN2041618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粉料罐及搅拌站,该粉料罐包括筒仓,以及设置在筒仓上输送物料的输送管,输送管设置有安置在筒仓内的多个出料口。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粉料罐及搅拌站,其一般设置在高处,一些沙子和水泥等颗粒状原料从运输车上通过高压气力输送,使得原料从位于下方的输送管进入到筒仓中,由于在输送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弯折的部位,需要在一根竖直和倾斜呈钝角排布的输送管之间用弯头进行连通,但是弯头会一直受到向上传输的颗粒状原料的快速冲击和摩擦,造成正常的弯头容易发生磨损而损坏,从而导致输送管无法继续往筒仓中输送原料,且更换、维修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其具有输送管在输送原料时,达到减少弯头受到颗粒状原料的冲击和摩擦,使得弯头不易损坏,提高弯头使用寿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包括设置在两根呈钝角排布的输送管之间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圆形的端板、设置在两端板的外壁之间用于将两端板之间围合形成容腔的外侧板、两个设在外侧板上的开口,所述外侧板呈圆筒状,两所述开口分别与两输送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端板和外侧板围合形成的容腔,在送料时,下方运输车中颗粒状原料从输送管经开口处进入连接头的容腔内,并撞击在外侧板的内壁上,然后再从容腔内经位于上方的开口处进入到另一根输送管中,由于原料在刚进入具有一定空间的容腔内时,原料会冲散开来,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使得原料不会直接对外侧板和端板造成过大的摩擦,有会一部分原料撞击在外侧板和端板上,然后就沿着圆弧状的外侧板内壁从开口进入到另一根输送管中去,减小了原料对连接头的摩擦,达到减少弯头受到颗粒状原料的冲击和摩擦,使得弯头不易损坏,提高弯头使用寿命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侧板的内壁设置有多条相互垂直的分隔条,多条所述分隔条在外侧板内壁形成多个方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条分隔条围合形成的多个方形槽,在原料进入连接头的容腔内时,原料在撞击外侧板后会有一部分原料积在方形槽中,原料会与方形槽内的原料本身和分隔条进行接触摩擦,避免原料直接撞击在外侧板上而造成其磨损,提高了弯头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方形槽的底部和内壁设置有弹性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耐磨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缓冲效果,能够对外侧板进行保护,避免原料直接撞击在侧板上造成其磨损,且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所述端板与外侧板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其中一端板与外侧板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对连接头的容腔内部进行定期清理,当发生输送管堵塞或者原料堵塞在弯头内时也能便于进行疏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所述端板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穿过端板且与外侧板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端板与侧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能够将端板快速的锁紧在外侧板上,实现端板与外侧板的可拆卸连接,由于输送管是通过气压差原理进行输送原料的,设置密封片能够提高端板与外侧板的连接密封性,避免外界气体对连接头内的原料输送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内径较小的一端与输送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喇叭口,且喇叭口内径较小的一端与输送管连接,使得在连接头容腔内的原料能够沿着内径较大的喇叭口更快的进入到另一根输送管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所述喇叭口上设置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侧壁设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上设置用于开闭取样管的密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延伸管上设置取样管,并通过开闭密封件能够用于对送料管进行取样,以对输送的原料进行检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设置为球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密封件设置为球阀,能够实现对取样管进行快速的密封开闭,避免取样管出现漏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由两侧板、一圆筒状的外侧板和两开口组成的连接头,能够在原料从下方的输送管进入到上方的输送管时,先从开口进入到连接头的容腔内,容腔具有一定的空间,原料进入容腔时会散开来,可起到缓冲的作用,然后原料再从另一个开口进入到上方的输送管中,不会直接对外侧板和端板造成较大的撞击和摩擦,达到减少弯头受到颗粒状原料的冲击和摩擦,使得弯头不易损坏,提高弯头使用寿命的效果;(2)通过设置多条分隔条,能够围合形成多个方形槽,在原料撞击或者进入到容腔内时会有原料堆积在方形槽中,使得原料不会直接与外侧板发生撞击和摩擦,起到减少外侧板受到原料的磨损,且在方形槽的底部和内壁设置弹性耐磨层,也可防止原料对外侧板造成磨损,以提高弯头的使用寿命,且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3)通过设置喇叭口,能够使原料从容腔中更加快速的进入到另一根输送管内,避免在容腔中滞留过久。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端板与外侧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输送管;2、连接头;21、端板;22、外侧板;3、开口;4、容腔;5、分隔条;6、方形槽;7、弹性耐磨层;8、喇叭口;9、延伸管;10、取样管;11、球阀;12、螺栓;13、密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1弯头,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两根呈钝角排布的输送管1之间的连接头2,在最上端的输送管1与设在较高处的粉料罐连通,最下端的输送管1与运料的运输车连通,运输车通过高压气力向上往粉料罐中快速输送颗粒状原料,连接头2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圆形的端板21、设置在两端板21的外壁之间用于将两端板21之间围合形成一个容腔4的外侧板22、两个开设在外侧板22上且与容腔4连通的开口3,外侧板22呈圆筒状,两开口3分别与两输送管1焊接固定且相互连通,且连接头2由耐磨钢板制成,可提高弯头的耐磨性;其中,当原料从位于下方的输送管1快速向上输送时,先进入连接头2的容腔4内,容腔4具有一定的空间,使得进入容腔4的原料散开来,不会直接对外侧板22和端板21造成较大撞击和摩擦,较少部分的原料直接撞在外侧板22上,然后再从开口3进入到位于上方的输送管1内,从而减少了原料对连接头2的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根呈钝角排布的输送管(1)之间的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圆形的端板(21)、设置在两端板(21)的外壁之间用于将两端板(21)之间围合形成容腔(4)的外侧板(22)、两个设在外侧板(22)上的开口(3),所述外侧板(22)呈圆筒状,两所述开口(3)分别与两输送管(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根呈钝角排布的输送管(1)之间的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圆形的端板(21)、设置在两端板(21)的外壁之间用于将两端板(21)之间围合形成容腔(4)的外侧板(22)、两个设在外侧板(22)上的开口(3),所述外侧板(22)呈圆筒状,两所述开口(3)分别与两输送管(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22)的内壁设置有多条相互垂直的分隔条(5),多条所述分隔条(5)在外侧板(22)内壁形成多个方形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方形槽(6)的底部和内壁设置有弹性耐磨层(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粉料罐输送原料的输送管弯头,其特征在于:其中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瀚尤仲鹏苏文祥刘会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智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