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506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以解决不适应加氢和隔震效果差的问题。一种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设有搅拌桨的主轴和驱动主轴的电机;设于反应釜体上端的进料管和催化剂进管,设有出口与进料管连通的计量泵的原料罐,设有与催化剂进管连接的球阀的加料斗,设于反应釜体下端的出料管和进气管,位于搅拌桨上侧且设有与主轴连接的催化剂分散盘,加热装置;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上端连接;催化剂分散盘上端设有与下端贯通的过料孔组;催化剂进管的出口端与催化剂分散盘上端相对;所述釜体设有减震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DMAPA的加氢反应且隔震效果好。

With a N, N two methyl 1, 3 two propylene amine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action kett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ffects of hydrogenation and isolation are poor. A design of a N, N two methyl 1, 3 two propylene amine reactor,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a reaction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shaft impeller and drive spindle; the upper is arranged on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feeding pipe and the catalyst inlet pipe, an outlet and inlet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metering pump the raw material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catalyst inlet pipe connected ball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hopper,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discharge pipe and the air inlet pipe,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sid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pad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haft catalyst dispersion plate, a heating devic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main shaft is connected; catalyst dispersion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eeding hol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outlet end through group; catalyst inlet pipe and the catalyst plate is relatively dispersed;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oot shock.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hydrogenation reaction of DMAPA and has good isol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尤其是一种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
技术介绍
DMAPA(N-二甲基-1,3-丙二胺)是主要用于制取染料、离子交换树脂,也用于环氧树脂固化剂、无氰电镀添加剂、纤维及皮革处理剂的有机原料中间体;由二甲胺基丙腈为原料在Ni-Al催化剂存在下加氢,经过滤、精馏而成;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2580658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反应釜,主要包括反应釜体、反应釜体内的搅拌装置、反应釜体顶端的进料口和反应釜体底端的出料口,反应釜体侧壁上有一个或多个出液管,出液管一端位于反应釜体内,另一端穿过反应釜体侧壁并安装有阀门,阀门后安装有排液管道。传统的搅拌反应釜存在不适用于DMAPA的加氢反应和隔震效果差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DMAPA的加氢反应且隔震效果好的反应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反应釜不适用于DMAPA的加氢反应且隔震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DMAPA的加氢反应且隔震效果好的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双反应釜。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侧围设有若干层搅拌桨且与反应釜体枢接的主轴,与反应釜体连接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上端连接;设于反应釜体上端的进料管和催化剂进管,设有出口与进料管连通的计量泵的原料罐,设有与催化剂进管连接的球阀的加料斗,设于反应釜体下端的出料管和进气管,位于搅拌桨上侧且设有与主轴连接的催化剂分散盘,加热装置;催化剂分散盘上端设有与下端贯通的过料孔组;催化剂进管的出口端与催化剂分散盘上端相对;所述反应釜体设有减震脚。使用时通过减震脚进行安装,隔震效果好,进气管与氢气源连接,原料从进料管加入,催化剂从催化剂进管加入;该反应装置适用于DMAPA的加氢反应;催化剂分散盘随主轴转动使催化剂分散散布提高催化效果;计量泵利于定量加原料;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提高加氢反应效率和效果。本技术还包括:管道旋转接头,设于进气管进口端的减压阀;主轴下端设有中孔;主轴的下端通过管道旋转接头与进气管的出口端连接;主轴的侧围设有若干排与若干层搅拌桨间隔设置的喷嘴组;喷嘴组由若干个沿主轴圆周分布且分别与中孔连通的喷嘴构成。若干排与若干层搅拌桨间隔设置的喷嘴组增加氢气与原料的混合强度,缩短达到反应终点的时间。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缠绕在反应釜体侧围外侧并与反应釜体的侧围连接的侧热管和与反应釜体的底面连接的底热管;侧热管的一端与底热管的一端连接。加热装置简单实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底热管包括外圈管、内圈管和若干个沿圆周均布且分别与外圈管和内圈管连通的径向连管。外圈管和内圈管的结构兼有加热和增强反应釜体底面的强度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侧热管为半圆管;底热管为半圆管。加热效果好。本技术还包括:设于反应釜体上部的安全阀和温控仪。安全阀提高反应安全性,温控仪利于测量控制反应温度。作为优选,所述减震脚包括竖置的阻尼油缸和套设在阻尼油缸上的减震弹簧,所述阻尼油缸包括同所述反应釜体连接在一起的阻尼油缸缸体和设置于阻尼油缸缸体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活塞杆设有支撑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同所述活塞杆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阻尼油缸缸体连接在一起,所述阻尼油缸缸体内还设有第二活塞和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和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分离板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产生对向移动的电磁力吸合机构,所述分离板设有连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铰接有朝向第二油腔单向开启的门板和设有使门板关闭上的门板复位机构,所述门板设有若干贯穿门板的主阻尼通道,所述连通孔内设有速度传感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停止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使用时通过支撑座同地面接触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当受到路面冲击而导致减震弹簧收缩时,减震弹簧驱动活塞杆驱动第一活塞移动而使得第一油腔缩小,第一油腔缩小驱动阻尼油缸内的油经连通孔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此时门板被推开使得油流经连通孔时门板不对油产生阻尼作用且电磁力吸合机构失去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固定作用使得第二活塞能够相对于第一活塞自由移动,从而实现了阻尼作用较小而不会导致减震弹簧收缩受阻、也即弹簧能够及时收缩而降低弹簧收缩行程颠簸,弹簧收缩行程结束后在门板复位机构的作用下,门板重新阻拦在连通孔内。然后弹簧伸长复位而释放能量,伸长的结果导致阻尼油缸缸体和第一活塞产生分离运动使得第二油腔缩小而第一油腔变大,使得阻尼油缸内的油经连通孔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此时电磁力吸合机构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固定住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且门板不能够被推开、使得油能够在整个弹簧收缩行程中从主阻尼通道通过而产生摩擦阻尼消能,从而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作为优选,所述主阻尼通道内穿设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球面配合卡接在所述主阻尼通道内,所述阻尼杆设有支阻尼通道。油流过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时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同时会产生阻尼杆的晃动,阻尼杆晃动也会起到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作用。如果振动较小而而只有油的晃动,油晃动时阻尼杆产生晃动也能吸能,设置阻尼杆能够提高对低幅振动的吸收作用。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的两端都伸出所述门板,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都为球面。能够使得油接受到非阻尼油缸缸体轴向的振动时也能够驱动阻尼杆运行而吸能。吸能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为圆柱形,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阻尼杆周向分布的增阻槽。能够提高阻尼杆同油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应灵敏度。作为优选,所述门板复位机构为设置于门板的转轴上的扭簧。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活塞的电磁铁和设置于第二活塞的同电磁铁配合的铁磁性材料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腔的内径大于第二油缸的内径。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位移相同,此时第一油腔增大的容积大于第二油腔缩小的容积,从而使得第一油腔相对于第二油腔产生负压,产生负压的结果为油更为可靠地经门板流向第一油腔,从而更为可靠地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DMAPA的加氢反应;催化剂分散盘随主轴转动使催化剂分散散布提高催化效果;计量泵利于定量加原料;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提高加氢反应效率和效果。若干排与若干层搅拌桨间隔设置的喷嘴组增加氢气与原料的混合强度,缩短达到反应终点的时间。加热装置简单实用。外圈管和内圈管的结构兼有加热和增强反应釜体底面的强度的作用。侧热管为半圆管,底热管为半圆管,加热效果好。安全阀提高反应安全性,温控仪利于测量控制反应温度;隔震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减震脚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反应釜体1、搅拌桨2、主轴3、电机4、进料管5、催化剂进管6、出料管7、进气管8、催化剂分散盘27、管道旋转接头10、减压阀11、安全阀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1/201620674190.html" title="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原文来自X技术">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加料斗的N ,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侧围设有若干层搅拌桨且与反应釜体枢接的主轴,与反应釜体连接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上端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反应釜体上端的进料管和催化剂进管,设有出口与进料管连通的计量泵的原料罐,设有与催化剂进管连接的球阀的加料斗,设于反应釜体下端的出料管和进气管,位于搅拌桨上侧且设有与主轴连接的催化剂分散盘,加热装置;催化剂分散盘上端设有与下端贯通的过料孔组;催化剂进管的出口端与催化剂分散盘上端相对;所述反应釜体设有减震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侧围设有若干层搅拌桨且与反应釜体枢接的主轴,与反应釜体连接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上端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反应釜体上端的进料管和催化剂进管,设有出口与进料管连通的计量泵的原料罐,设有与催化剂进管连接的球阀的加料斗,设于反应釜体下端的出料管和进气管,位于搅拌桨上侧且设有与主轴连接的催化剂分散盘,加热装置;催化剂分散盘上端设有与下端贯通的过料孔组;催化剂进管的出口端与催化剂分散盘上端相对;所述反应釜体设有减震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其特征是:还包括:管道旋转接头,设于进气管进口端的减压阀;主轴下端设有中孔;主轴的下端通过管道旋转接头与进气管的出口端连接;主轴的侧围设有若干排与若干层搅拌桨间隔设置的喷嘴组;喷嘴组由若干个沿主轴圆周分布且分别与中孔连通的喷嘴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双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缠绕在反应釜体侧围外侧并与反应釜体的侧围连接的侧热管和与反应釜体的底面连接的底热管;侧热管的一端与底热管的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热管包括外圈管、内圈管和若干个沿圆周均布且分别与外圈管和内圈管连通的径向连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加料斗的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的侧热管为半圆管;底热管为半圆管。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炳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希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