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94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和多组可选择安装的动力组件,每组所述动力组件的自重规格不同,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臂,所述动力臂与所述无人机主体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动力臂内设置有管线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给无人机配备不同自重的动力组件,并使得动力组件与无人机主体实现可拆卸连接,进而在使用时可更换不同自重的动力组件,还能拆接管线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A kind of UAV which can replace different self weight power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的动力组件包括机臂等,机臂的末端设置有带动机翼的电机,需要连接电源线和信号线等到无人机主体的分电板上。另外,在无人机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出于使用负重效果的考虑,需要自重不同的无人机,因此就最好是能更换自重不同的动力组件,但是目前无人机都无法更换,造成在具体使用时的负重适应效果不好;同时即使动力组件能拆卸更换,也会涉及到动力组件的信号线和电源线等的拆卸和连接,现有的信号线和电源线等无法拆卸和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机臂无法拆卸更换,以及相关的电线和信号线也无法拆卸和更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使得无人机的机臂可以拆卸和更换,同时也能满足相关的电线和信号线脱离并重新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和多组可选择安装的动力组件,每组所述动力组件的自重规格不同,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臂,所述动力臂与所述无人机主体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动力臂内设置有管线连接器。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管体,所述动力臂上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管段和管段,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管段和管段,所述管段和管段均自身形成断口,且所述管段和管段通过该断口形成为互补式结构,所述管段内固定设置有支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锁固为一体的紧固装置。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管段通过可拆卸的销钉铰接到所述管段上。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相互扣合配合的支柱和外扣件,所述该支柱穿过所述支架,且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到所述管段上,所述支柱的上端设置有横闩板,所述横闩板呈条形,所述横闩板位于所述管段的下方,所述外扣件穿过所述管段,且上端位于所述管段的外部,下端位于管段的内部,所述外扣件的下部中空,所述外扣件的上端形成有与所述管段上表面抵触的突出结构,且所述外扣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卡入所述横闩板的闩板通孔,该闩板通孔形状与所述横闩板适配。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扣件可转动地装配到所述管段上。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扣件包括位于所述管段外部的扳手手柄,所述扳手手柄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闩板通孔设置在该连接管的下端。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管线连接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管线连接器包括PIN连接器、PIN连接器、信号线连接器。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无人机主体包括上中心板和下中心板,所述第一管体的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到所述上中心板上和下中心板上。有益效果: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给无人机配备不同自重的动力组件,并使得动力组件与无人机主体实现可拆卸连接,进而在使用时可更换不同自重的动力组件,还能拆接管线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管体部和支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扳手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不同规格的动力组件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5所示的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具有无人机主体和多组可选择安装的动力组件,每组动力组件的自重规格不同,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臂12,动力臂12与无人机主体可拆卸连接,每个动力臂12内设置有管线连接器。本技术如图5所示,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臂和动力臂悬置端的电机等,作为本技术的配置,动力组件有多组,每组动力组件的自重不同,可以满足不同负重的需求。在更换动力组件时,具体是通过动力臂12与无人机主体的可拆卸连接实现的,即为当需要更换另一组动力组件时,将上一组动力组件从无人机主体上拆下,将另一组动力组件安装上即可。为了配合拆卸和更换,在动力臂12内设置管线连接器,内部的管线通过该管线连接器实现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无人机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管体1,动力臂12上设置有第二管体2,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可拆卸连接;第一管体1包括A管段1a和B管段1b,第二管体2包括C管段2a和D管段2b,B管段1b和C管段2a均自身形成断口,且B管段1b和C管段2a通过该断口形成为互补式结构,B管段1b内固定设置有支架3;还包括用于将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锁固为一体的紧固装置。本优选方案中,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可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同时,第一管体1包括A管段1a和B管段1b,第二管体2包括C管段2a和D管段2b,其中B管段1b和C管段2a的设置即为用来在结构上互补,并可以拼接成一个整体且完整的结构。为了满足B管段1b和C管段2a互补的结构特征,必须在两者上设置断口,所谓断口即为管段侧壁相对整体的缺口状形状,可以是斜楔状,也可以是如图2和图3所示的折线状的缺口,只要两者拼合成一个结构上完整的整体即可。支架3用来作为紧固的支撑。在第一个管体1和第二管体2拼接好后,再通过紧固装置进行紧固,防止分离。紧固装置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只要将两者能够紧固即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B管段1b通过可拆卸的销钉铰接到C管段2a上。本优选的方案中,采用可拆卸的销钉来实现铰接,在销钉安装上时,可以实现B管段1b和C管段2a的铰接连接,在需要拆卸时,将销钉取下即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紧固装置包括相互扣合配合的支柱4和外扣件,该支柱4穿过支架3,且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到B管段1b上,支柱4的上端设置有横闩板4a,横闩板4a呈条形,横闩板4a位于C管段2a的下方,外扣件穿过C管段2a,且上端位于C管段2a的外部,下端位于C管段2a的内部,外扣件的下部中空,外扣件的上端形成有与C管段2a上表面抵触的突出结构,且外扣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卡入横闩板4a的闩板通孔,该闩板通孔形状与横闩板4a适配。本优选的方案中,外扣件与支柱4配合扣接,既可完成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紧固动作,基于这种构思,因此支柱4需要固定在第一管体1上,具体是固定在B管段1b上。横闩板4a用来具体与外扣件卡扣配合,具体是插入到形状适配的闩板通孔内,然后通过外扣件转动90°既可实现横闩板4a与外扣件的卡扣完成。外扣件的下部中空是为了使得横闩板4a伸入到里面后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并可以自由转动。该活动空间可以是一个柱状空腔,闩板通孔设置在外扣件的底端,由于活动空间的存在,外扣件用来设置闩板通孔部分实际形成一个瓶底状的板结构,横闩板4a通过形状适配的闩板通孔伸入到所述活动空间后,通过转动一定角度后能够抵触到该瓶底状的板结构上,如此完成限位卡扣,也就可以防止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分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外扣件可转动地装配到C管段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主体和多组可选择安装的动力组件,每组所述动力组件的自重规格不同,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臂(12),所述动力臂(12)与所述无人机主体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动力臂(12)内设置有管线连接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主体和多组可选择安装的动力组件,每组所述动力组件的自重规格不同,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臂(12),所述动力臂(12)与所述无人机主体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动力臂(12)内设置有管线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管体(1),所述动力臂(12)上设置有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管体(1)包括A管段(1a)和B管段(1b),所述第二管体(2)包括C管段(2a)和D管段(2b),所述B管段(1b)和C管段(2a)均自身形成断口,且所述B管段(1b)和C管段(2a)通过该断口形成为互补式结构,所述B管段(1b)内固定设置有支架(3);
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锁固为一体的紧固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B管段(1b)通过可拆卸的销钉铰接到所述C管段(2a)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更换不同自重动力组件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相互扣合配合的支柱(4)和外扣件,所述该支柱(4)穿过所述支架(3),且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到所述B管段(1b)上,所述支柱(4)的上端设置有横闩板(4a),所述横闩板(4a)呈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鹏胡家鹏
申请(专利权)人:神州腾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